小学语文病句修改联系
用词不当
1、湖面上的冰有分裂的危险。
2、一时间谣传四起,弄得人心惶惶,满城风雨。
3、这几天他的心情异常厌烦,简直有点坐立不安了。 4、小明爱劳动,讲卫生,难怪爷爷夸耀他。 关联词搭配不当
5、不管山路十分曲折艰险,可是他仍然坚持向上攀登。 6、他们想的不是自己,就是人民和祖国甚至全世界的未来。 7、只要坚持认真预习,才会不断的提高学习效率。 8、1980年,美国发射了一粒观测太阳的卫星。 搭配不当
9、妈妈自幼就非常酷爱文学。
10、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同学们总是热情而又虚心地帮助我。 11、在和煦的月光下,我和妈妈坐在月光下听潮。 12、我时时回想起姥姥那蹒跚的背影。
13、他特别爱听少儿广播节目和少儿电视节目。
14、我虽然没有评上“三好学生”但是我的信心没有冷却。 15、过了那个桥再往左走,便到了宋家庄。 重复多余
16、全校师生和我班同学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17、小刚低着头集中精力,聚精会神地写作业。
18、小明这次考试没考好,难过得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成分残缺
19、三月中旬,未央区小学作文比赛。 20、这些可口的食物,真让人余味无穷。
21、同学们都认识到了看书的错误,并且下次不再犯了。
22、我在学习上要改掉东抓一把,西抓一把,没有中心,没有计划。 句式混乱 23、妈妈说:“边听音乐边做作业的毛病,一定要改掉不可。” 不合事理
24、鲸是否是鱼,这个问题对我印象深刻。
25、全校老师和同学积极行动起来,人人争做三好学生。 句意不明
26、姐姐来信说:“她在工厂里很好,工人师傅很关心她。” 语序不当
27、姑娘突然和出现时一样消失。 28、她是新调来的今年的班主任。
29、市场里各种各样的水果,一让人见到就垂涎欲滴。 30、屋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鲁迅用过的物品。 前后矛盾
31、我断定小红这次数学考试可能得满分。
32、夜晚、马路上静悄悄的‘行人和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概念不清
33、学校组织春游,妈妈给我买了蛋糕、面包、苹果、梨子等水果。 指代不明
34、去年暑假,我随爸爸去张家界游玩,这里有人真多。 答案:
1、湖面上的冰有分裂(破裂)的危险。 用词不当 ,分裂原指一个整体的东西跟“统一、团结”相对。 2、一时间谣传四起,弄得人心惶惶,满城风雨。用词不当,谣传是动词改为谣言 3、这几天他的心情异常厌烦,简直有点坐立不安了。用词不当,厌烦是动词改为烦躁 4、小明爱劳动,讲卫生,难怪爷爷夸耀(夸奖)他。用词不当。夸耀是贬义词 5、不管山路十分曲折艰险,可是他仍然坚持向上攀登。关联词搭配不当,不管。。可是改为尽管。。可是 6、他们想的不是自己,就是人民和祖国甚至全世界的未来。关联词不当 不是。。。而是
7、只要坚持认真预习,才(就)会不断的提高学习效率。(关联词搭配不当) 8、1980年,美国发射了一粒观测太阳的卫星。搭配不当 一颗卫星
9、妈妈自幼就非常酷爱文学。搭配不当 酷爱前不能加程度副词,删除非常即可
10、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同学们总是热情而又虚心地帮助我。搭配不当,热情和虚心不能搭配 11、在和煦的月光下,我和妈妈坐在月光下听潮。搭配不当,和煦---月光,改为柔和的月光 12、我时时回想起姥姥那蹒跚的背影。搭配不当,蹒跚的脚步
13、他特别爱听少儿广播节目和少儿电视节目。搭配不当或者把听去掉 14、我虽然没有评上“三好学生”但是我的信心没有冷却(动摇)。搭配不当 15、过了那个(座)桥再往左走,便到了宋家庄。搭配不当
16、全校师生和我班同学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重复多余 删除黑体 17、小刚低着头集中精力,聚精会神地写作业。重复多余 ;删除黑体字
18、小明这次考试没考好,难过得流下了伤心的眼泪。重复多余(去掉伤心的) 19、三月中旬,未央区小学举办作文比赛。句子成分残缺
20、这些可口的食物,真让人(感觉)余味无穷。句子成分残缺
21、同学们都认识到了看书的(自己的)错误,并且下次不再犯了。句子成份残缺 22、我在学习上要改掉东抓一把,西抓一把,没有中心,没有计划(的毛病)。句子成分残缺 23、妈妈说:“边听音乐边做作业的毛病,一定要改掉不可(一定要改掉;非改掉不可)。”句式混乱 24、鲸是否是鱼,这个问题对我印象深刻。不合事理。鲸是否是鱼,我对这个问题印象深刻。 25、全校老师和同学积极行动起来,人人争做三好学生。不合事理(去掉黑体字) 26、姐姐来信说:“她在工厂里很好,工人师傅很关心她。”句意不明,句中的她是指姐姐自己 姐姐来信说:“我在工厂里很好,工人师傅很关心我。”
27、姑娘突然和出现时一样消失了。语序不当(姑娘和出现时一样突然消失了) 28、她是新调来的今年的班主任。语序不当她是今年新调来的班主任
29、市场里各种各样的水果,一让人见到就垂涎欲滴。语序不当“让人一见到就垂涎欲滴” 30、屋里陈列着鲁迅用过的各式各样的鲁迅用过的物品。语序不当 31、我断定小红这次数学考试可能得满分。前后矛盾,断定改为觉得 32、夜晚、马路上静悄悄的,行人和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前后矛盾
33、学校组织春游,妈妈给我买了蛋糕、面包、苹果、梨子等水果。概念不清,水果删掉 34、去年暑假,我随爸爸去张家界游玩,这里(那里)有人真多。指代不明
病句类型:
(一)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常见的情况有: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 2、把实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
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后的\的\)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 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 7、主客颠倒:
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应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8、分句位置不当:
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
例:纪念三领先节的到来。(\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能是\到来\)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认真\、\慎重\等) 4、主宾搭配不当:
例如: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农业和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应将\国家\改为\行为)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既然\和\也\不能搭配使用,应将\也\改为\就\)
(三)成分残缺赘余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例: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应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2)缺谓语
例: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 (3)缺宾语:
例: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应在\敢搏\后加\精神\) (4)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
例:一开春,小麦就长得很好,获得了可喜的收获。(应在\获得\前加\夏季\以限制时间) (5)关联词语残缺:
例: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应在\时间\前加\尽管\一词) 2、赘余
(1)主语多余
例: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前边有了主语\革命前辈\,因而\他们\不必要有。) (2)谓语多余:
例:同学们正在努力复习,迎接高考到来。(\迎接\的是\高考\,而不是\到来\,故应删去。) (3)宾语多余:
例: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钧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的地方\多余,应去掉)
(4)附加成份多余:
例: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一些\与前\略加\重复,可以删掉一个)
(四)结合混乱
(1)句式杂糅
例: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把反问句和判断句式糅在一起,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完整。如果用反问句,应是\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呢?\如果用判断句,应是\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 (2)语句杂糅 例:上海文艺出版社会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要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
(五)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
2、句子歧义:
例: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究竟况是\妹妹\心里着急呢?还是\爸爸\妈妈\心里着急呢。还是\妈妈\心里着急呢?可在\爸爸\和\妈妈\中间加逗号,也可在\爸爸\前加逗号)
(六)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例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2、范围不清:
例: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应说\各学科的专家和其他人才\) 3、强加因果:
例:我两次看见他从这个工厂走出来,我才知道这个热心帮助病人的老人原来是个工人。(凭两次看
见老人从工厂里走出来就断定他是工人,理由不充分。) 4、否定失当:
例: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无时无刻\即\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小结:以上对病句的分类并不严格,对于病句,不必死记其类型,只要多练习,能够发现语病并能够改正就可以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