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宋教仁 B、孙中山 C、黄兴 D、章太炎 我的答案:A 4
宋教仁1910年前后提出了革命三策,后来的武昌起义即是按照上策的革命计划进行的。() 我的答案:× 5
宋教仁没有到武昌指挥起义,间接导致了湖北脱离了同盟会国民党的领导。()我的答案:√ 1
民主宪政的特别不包括()。 A、宪法至上
B、不论人口多少都要有立法机关 C、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D、用法律形式规定人民的自由权利 我的答案:B 2
黄花岗起义后,宋教仁组织上海一带的革命人成立了()。 A、国民党 B、同盟会总会 C、同盟会中部总会 D、华兴会 我的答案:C 3
实行民主宪政的好处是()。 A、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B、防止独裁或者暴政 C、保证政治的稳定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4
宋教仁有卓越的组织能力,同盟会成立后的起义大多是他直接指挥的。()我的答案:× 5
民主宪政的实现需要借助革命或者改良的方式进行。() 我的答案:√ 1
()体现了宋教仁对人民参政权的重视。 A、《希望立宪者其失望矣》 B、《同盟会中部总会的章程》 C、《鄂州约法》
D、《英国之国会革命》
我的答案:D 2
在西方人看来,实行宪政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国家政治的稳定 B、保证人民的参政权 C、保障人民的自由 D、限制政府的权力 我的答案:C 3
宋教仁对英国推崇的原因是()。 A、英国议会革命后,推进了民主政治 B、英国没有侵略中国 C、英国战胜了俄国
D、英国完全实现了人民统治国家 我的答案:A 4
宋教仁在清末提出的“国民为国家政治之主体”观念具有开创性和颠覆性。()我的答案:√ 5
西方国家认为,政府的权力要受到限制,但君主的权力不用限制。() 我的答案:× 1
()在共和立宪国里是政治的真正的主体。 A、政党 B、议会 C、政府 D、国民 我的答案:A 2
宋教仁认为宪政的真正目的是()。 A、建立共和制 B、建立君主立宪制 C、保证人民参政
D、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 我的答案:C 3
《中华民国临时组织法草案》规定()拥有议定法律、公债募集等权力。 A、国民党 B、国民全体 C、上议院 D、参议院 我的答案:D 4
宋教仁强调政党的成员可以是全体国民。()
我的答案:× 5
传统社会的精英政治,其授权者是科举制度。() 我的答案:× 1
宋教仁不赞同总统制而赞成内阁制是因为()。 A、更换不适合的总统会动摇国体 B、总统制易导致个人独裁
C、内阁制牵制较多不易造成独裁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2
宋教仁主张两党制,他认为1912年以后政治上的两党是()和()。 A、立宪派、北洋派 B、国民党、北洋派 C、国民党、立宪派 D、立宪派、进步党 我的答案:C 3
宋教仁提出责任内阁由()组织。 A、议会中的多数党 B、议会中的两个政党 C、总统
D、国民选举 我的答案:A 4
宋教仁主张的内阁制是法国式的内阁制。() 我的答案:× 5
宋教仁和孙中山的政治主张都与欧美国家政治运作情况完全相合。() 我的答案:× 1
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宋教仁担任()。 A、农林总长 B、内阁总理 C、参议院院长 D、法制局局长 我的答案:D 2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央政府采取()。 A、总统制 B、责任内阁制 C、共和制
D、民主立宪制
我的答案:B 3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内阁总理是()。 A、孙中山 B、宋教仁 C、唐绍仪 D、蔡元培 我的答案:C 4
国民党在1912年底至1913年出的国会选举中失败了。() 我的答案:× 5
宋教仁为了限制袁世凯权力,实行责任内阁,赢得国会宣传,成立了国民党。()我的答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