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山东省滨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六句子衔接与排序训练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11 6:25:0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①想象远方并没有错,“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也没有错。

②可实际上,眼前既有苟且,也有诗和远方。生活再忙碌,也可以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 ③另一方面,他们将诗和远方具象化了,诗就只是诗歌,远方就必然是度假村或旅游胜地。 ④只是很多人犯了两个错误。

⑤一方面,他们将眼前的苟且与诗和远方截然分割、对立起来了。 A.①④⑤③② B.⑤③①②④

C.①⑤④③② D.⑤③②①④

16.(2018·湖北十堰模拟)请将下列句子排序,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很快,冲积平原上的大太阳又莅临了,阳光迅速蒸干了舞者衣服上的雨水。

②风来了,云朵在大片大片的稻田里投下急速变幻的阴影,风吹得男女舞者的衣袂猎猎作响。 ③年轻的舞者在上面跳了一支又一支现代舞,就在金黄色稻穗的包围中。

④雨来了,稀疏的雨点打在旁边的稻穗上,激发出更浓的香气,舞者在突来的雨点中举起高竿走动、跳跃、轻挥。

⑤舞者沉稳踏地,用一种闷闷的、倔强的身体语言,倾诉对大地、对稻米的深爱。 A.③④②⑤① B.⑤④③②①

C.③②④①⑤ D.⑤③②④①

17.(2018·江西赣州模拟)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 ②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

③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

④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曾反复出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能否走向现代化的论争:传统文化能否走向现代化?如何走向现代化? ⑤这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 A.③①②④⑤ B.③①②⑤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②⑤④

18.(2018·山东滨州二模)与下面的句子衔接最连贯的一项是( ) 每个人的成长其实都有压力和痛苦。________

①他们可以在动漫中找到某种平衡点,获得释然的感觉。

②因此,青少年还能从动漫创设的虚拟世界中获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个性张扬”,得到自我意识的强化。

③对青少年来说,观看动漫就是一种有效缓解压力的方法。

④现在,大多数动漫作品将主人公设定在与普通人群相近的状态,并让主人公通过不懈的努力而获得成功。

A.④②①③ B.③①④② C.③②④① D.①②④③

19.(2018·山东滨州滨城区模拟)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直言不讳”很好,“婉言动听”有时候也需要。 ②说话的方式很多,这里介绍两种:直言和婉言。

③所用词语的意思与所要表达的实际意思一致,直截了当,就是直言。

④批评别人或者不同意别人的意见,要尽量避免用直言,而采用委婉含蓄的语言形式。 ⑤说话要讲究方式,但是违背真实的原则,一味地追求说话的方式,是不足取的。

⑥对于有些事物,人们一般不愿意直接说明白,而用一些相应的同义词委婉曲折地表达出来,这就是婉言。

⑦我们现在的社会,抛弃了旧社会许多不必要的繁文缛节、虚伪客套,要求在有礼貌和互相尊重的前提下直截了当地交流思想,交换意见。

A.⑤②③④⑦①⑥ B.②③⑦①⑥④⑤ C.⑤②③⑦④①⑥ D.②③⑦⑤⑥④①

20.(2018·山东滨州样题)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刘家义书记在山东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上指出:机遇难得、稍纵即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就能把握主动,争得先机;与机遇擦肩而过,就处处被动,受制于人。

A.谁认识机遇早 谁顺应机遇快 谁把握机遇态度坚定行动果敢 B.谁顺应机遇快 谁认识机遇早 谁把握机遇行动果敢态度坚定 C.谁认识机遇早 谁顺应机遇快 谁把握机遇行动果敢态度坚定 D.谁顺应机遇快 谁认识机遇早 谁把握机遇态度坚定行动果敢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该语段写的是平原及平原上的麦浪,③句写的是平原,①④句写的是平原上的麦浪。②句紧接③句写平原的宽广,⑤句承上启下,引出下文对麦浪的描写,所以正确的排序应为③②⑤①④。 2.C 【解析】 四个空上的内容应是对上文“圆”的具体描述,所以第一个空应填④;②“忽明忽暗”对应“变换着色彩”;①③是对这个“圆”的比喻的说法,所以顺序应为④②①③。

3.B 【解析】 总览所有语句,可知本段是按照空间顺序进行描写的,首先写大兴安岭向阳山坡的春色,即第⑤句;然后写背阴山坡春天的到来,即第①④句;接着写了山周围的景色,即第③句;最后写山间的春水,即第⑥②句。所以正确的排序应为⑤①④③⑥②。

4.A 【解析】 本文段是议论文,论述的是吃苦的重要性。④句是本段的论点,⑥句是本段的总结。①③②⑤句运用了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对论点进行说明,所以正确的排序应为④①③②⑤⑥。 5.B 【解析】 ③句写“盥洗”一词与今天的使用词义相同的地方,⑦句写盥洗用具在古代有相应的礼仪性质,④句中的“这一点”承接上文“古人把盥洗用具归在礼器一类”。①②⑤⑥句是对“盥”字甲骨文、金文的解释,其中②句承接⑥句是“盥”字的甲骨文分析,⑤句承接①句是“盥”字的金文分析。所以正确的语序应是③⑦④⑥②①⑤。

6.A 【解析】 本题所给六个句子,是借用诗句描写雪景,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排列。③句是总领句,①句是日暮时的雪,②句是更深人静之时(深夜)的雪,⑥句是描写冬宵三友,⑤句是雪后第二天早晨的景象,④句是总结句,所以可排序为③①⑥②⑤④。

7.B 【解析】 ②③句是一个版块,①④句是一个版块,④句领起画线后面的句子。所以正确的排序是②③①④。

8.B 【解析】 此语段讲述关于人的潜能的问题,③句开启了话题,是第一句;①句结合上一句的观点论述,是第二句;②⑥句结合观点展开论述,通过重点词“也”来确认它们的顺序;④⑤句结合上两句观点展开论述,通过重点词“然后”来确认它们的顺序。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③①②⑥④⑤。

9.A 【解析】 此题文句内容是叙述核心素养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所以④句为首句,紧接着①句进一步解释,②句中的“这”指代①句的内容,所以②句应在①句后,⑤句讲述“学业质量标准制定的目的”,应在②句后,③句是对⑤句的总结,如此正确的语序就为④①②⑤③。 10.B 【解析】 通读五个句子可知,此语段讲述的是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音乐创作的问题。⑤句是总起句放第一位,排除A、C;①句为总结性的句子,点明了怎样才能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音乐创作,故应放在最后,排除D。故选B。

11.C 【解析】 ③句运用转折强调苏州园林的不对称美,与前面几句相称,为第一句;①句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不对称美是怎样的,为第二句;④句写苏州园林为什么会与中国传统建筑不同,提出问题,为第三句;②句紧接④句强调园林是美术画,解释了苏州园林与中国传统建筑不同的原因,故②句为第

四句。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③①④②。

12.A 【解析】 阅读语段可知,此题阐述的是“时空”。通读句段可以发现,③句首先明确指出说明对象“时空是分散的”,故此句应置于首位。⑤句紧跟③句,举例说明“真空”是如何分散的,注意句子中的“:”,具有引出下文的作用。①④句具体说明“一对虚粒子”,承接⑤句。②句对句子进行总结,阐述什么是“虚粒子”。所以正确的语序为③⑤①④②。

13.C 【解析】 本语段介绍燕子,按照总分总的顺序,先写燕子的外貌特征,再介绍古诗文中关于燕子的诗句,最后写燕子对人们的影响。故正确的语序为②⑤③④①。

14.C 【解析】 ②句结合语境理解,此句与空前的句子衔接最紧密,是第一句;结合“当然”一词理解①句为第二句;结合“一旦……就……”可理解④③句的顺序。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②①④③。 15.A 【解析】 作答此题,先读各个句子,理清基本的思路,然后通过抓重点词来辨析。如①句提出一个观点,可作为第一句;“只是”一词体现了④句与上一句的语意转折,体现了衔接的紧密性,可作为第二句;结合上句的“两个错误”理解⑤③句,可通过重点词“另”辨析两者顺序;②句作了小结,是尾句。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①④⑤③②。

16.C 【解析】 通读句段可看出,语段是先总领后依序写风、雨、太阳,最后总结明旨,所以可推断③句为第一句;②④句讲“风雨”;①⑤句讲风雨过后的再舞。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③②④①⑤。 17.A 【解析】 通读五个句子可知,此语段讲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问题。首先是③句,该句是一个具有总领性的句子,陈述的对象是“传统文化”。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下文还说“传统文化”,所以①句排在③句后面。接着是②句,紧承前文的大范围到小范围,由世界各民族到中国。然后是④句,承前文说中国传统文化能否走向现代化的论争。最后是⑤句,句中的“这”是指“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能否走向现代化的论争”这个问题,所以放在④句后面。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③①②④⑤。 18.B 【解析】 解答此题,先通读全句段找中心句,③句提出了一个观点,可作为第一句;①句以“动漫”为中心词展开叙述,紧接上句意思,可作为第二句;④句分析中有“获得成功”字眼与②句中的总结契合,②句中有“因此”一词可作为尾句。由上分析,可排序为句③①④②。

19.B 【解析】 阅读文段可知,此文段是有关“说话方式”的阐述。阅读各选项可知,②句是首句,引出文段的写作内容——直言和婉言,故置于首位;③句首先解释什么是“直言”,置后;⑦句紧跟上文,“直截了当地交流思想,交换意见”是直言的表现;①句是过渡句,承上启下;⑥句解释什么是“婉言”;④⑤从正反方面阐述“婉言”的不同效果。排序:②③⑦①⑥④⑤。

20.A 【解析】 此题要考虑到动作先后逻辑关系,只有“认识机遇早”,才能“顺应机遇快”,最后方能“把握机遇态度坚定行动果敢”。“态度坚定”在前,“行动果敢”在后。

山东省滨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六句子衔接与排序训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uwq92gft17yogl1itk20zdc523xwm00i3r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