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物质循环'环境污染 (2)抵抗力 物种多样性 (3)人类的干扰 自然演替'(4)整体性'(5)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并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改露天放置为
掩埋处理,地表种植植物等(合理即可)
技法提升
不同生态工程中的关键点和基本原理
(1)不同生态工程中的关键点
①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核心是沼气工程,优点是开发可更新资源,减少环
境污染。
②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综合”表现在同时考虑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不同气候带、不同自然条件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各具特色。
③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考虑树种生态适应性问题,种植适宜品种;考虑物
种多样性,保证防护林体系稳定性。
④湿地生态恢复工程:主要措施是退耕还湖;主要困难是解决迁出湖区居民的生
计问题。
⑤××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种植耐旱的灌木、草和树;改良表土。⑥城市环境生态工程:解决大气污染,禁止使用有铅汽油;解决水污染,减少或
禁止污水排放,进行污水净化。 (2)不同生态工程中的基本原理
①在六类生态工程实例中除“××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外,其余五大生
态工程均涉及整体性原理。
②除“××区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及“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外,均涉
及协调与平衡原理。
③只有“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涉及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④只有“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及“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涉及物种
多样性原理。
⑤只有“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及“××区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涉及工
程学原理。
板块三 方向·真题体验
1.[2017·江苏高考]江苏省××市多年来围绕“一城青山半城湖”理念,实施
2019年
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生态效应逐渐显现。下列有关该生态工程的分析评价不合理
的是( )
A.使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 B.使生物群落的组成更为复杂 C.使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样
D.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答案 D
解析 生态建设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价值(间接价值),而
不是直接价值。
2.[2014·重庆高考]为治理某废弃采石场的生态环境,对其进行了公园化建设。(1)对其进行整理和覆土,并选择适生植物进行人工造林,不同恢复时期的植物物种数如图所示。t0→t1,植物残体及凋落物中的有机物被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转化为无机物,使土壤条件得到改善;同时由于人工林土壤中存在________,导致群落中植物物种数增加;t1→t3,人工林抵抗力稳定性的变化是________;群落中植物物
种数逐渐增加,物种之间________加剧。
(2)通过人工林建设和园林景观构建,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可提高社会和经济
效益,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原理。 答案 (1)分解者 种子或繁殖体 增强 竞争
(2)整体性
3.[全国卷]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兼氧池→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污
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回答问题:
(1)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在这个过程中,微
生物通过________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2)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________(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在植物池的食物网中,植物位于第________营养
级。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所固定的________能。(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________和________等
原理。
(4)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________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
2019年
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答案 (1)无氧和有氧(或细胞)
(2)群落'一'生产者'太阳
(3)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 系统学和工程学(答出两点即可)
(4)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或受损的生态系统)
解析 (1)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分析,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时,有些微生物能通过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流经曝气池时,有些微生物能通过有氧呼吸分解有机物;流
经兼氧池时,微生物能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
(2)据本小题提供的信息可推知植物池中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群落。植物处于食物 链的第一营养级;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物质循环再生
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等。
(4)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可推测出,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
境或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
限时规范特训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主要体现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匹配最恰当的是( )
A.中国传统农业——物种多样性原理
B.在养分稀少的深海有物种丰富的珊瑚礁——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C.包孕吴越的太湖中水葫芦泛滥——违反了协调与平衡原理
D.水乡的桑基鱼塘——整体性原理
答案 C
解析 中国传统农业主要是应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A错误;在养分稀少的深海有物种丰富的珊瑚礁主要是体现了物种多样性原理,B错误;包孕吴越的太湖中水葫芦泛滥主要是违反了协调与平衡原理,C正确;桑基鱼塘主要是应用了系统的结构
决定功能原理,D错误。
2.如图所示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2019年
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答案 C
解析 在该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作物可以成为家畜的饲料和人的食物,家畜也能成为人的食物,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可以利用农作物秸秆、人和家畜粪便中的有机物,而沼液和沼渣又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肥料,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又能成为人类的能源物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A、B正确,C错误;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利用的是植物秸秆、动物粪便等中的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
的地位属于分解者,D正确。
3.下图是一个庭院生态工程的模式图,对该生态系统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生态工程的目的是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经济效益
B.该生态工程遵循了物质与能量多级循环利用等原理
C.饲养鸡鸭能提高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利用效率,增加产量,但由于食物链延长,
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会降低
D.建沼气池和制作生态缸需要考虑的因素是一样的
答案 A
解析 题图生态工程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益,A正确;该生态工程遵循了物质循环利用和能量多级利用等原理,能量不能循环利用,B错误;食物链延长不会改变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但是随着食物链延长,最高营养级的生物获得的能量会降低,C错误;建沼气池和制作生态缸需要考虑的因素不完全一样,如沼气池中的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生态缸中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生产者,所以生态
缸需要提供适宜的光照,D错误。
4.下列关于农业生态系统设计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依据生态系统的相关原理,合理巧接食物链,实现物质和能量多级利用 B.设计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减少环境污染 C.合理设计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是为了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D.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生态农业中
答案 C
解析 农业生态工程以生态学原理为依据,利用物质良性循环等技术手段,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农作物产量和畜牧业产品的产量;合理设计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是为了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