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生物地理中考知识点整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6 23:34: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8中考生物地理知识点汇总复习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

半圆;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

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

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1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其中,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

(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运动 ① 地球运动(自转) 绕什么转 地轴方向 自西向东周期 约24小时产生的自然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 地球运动(公转) 绕什么转 太阳方向 自西向东周期 一年产生的自然现象:四季更替、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

、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2、 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臵:(识图P29图2.6七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

向转。

5.地图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 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 ⑤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

拔。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

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一、大洲和大洋

1、 海陆面积:海洋面积为71%,陆地面积为29%。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

大洲和四大洋,记忆P26阅读材料) 大洲名称 经过重要经纬线 位臵特点 东半球、南北半球;热、亚洲 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 温、寒带,低、中、高三个纬度带 欧洲 北极圈、0°经线 东半球;处于温带,中、高纬度 非洲 赤道、南、北回归东半球、南北半球;以线,0°经线 热带为主 大洋东半球、南半球,;洲 南回归线 热、温带 北美西半球、北半球 洲 北回归线、北极圈 热、温、寒带,低、中、高三个纬度带 南美赤道、南回归线通西半球、南半球;热带洲 过 面积广 南极绕经线一周,跨经南半球;以南寒带为主 洲 度最大的洲 3、 七大洲和四大洋的面积排序 七大洲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亚洲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④预言:几千年,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地中海将会消失,

南极洲跨经度最多)

四大洋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4、 大洲分界:

亚欧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界线: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界线:巴拿马运河。欧非界线:直布罗陀海峡。

亚北美洲界线:白令海峡。欧北美洲:丹麦海峡。南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 填注:七大洲和四大洋 二、 海陆的变迁

1、 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识图: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图) 2.通过图中板块运动方向可以解释或预测一些地理现象:

①喜马拉雅山在不断长高:喜马拉雅山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②红海面积在不断扩大: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③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

3

大西洋面积将超过太平洋。

3、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例如:2004年印度洋海啸,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4、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①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②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5、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 6、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另外人类活动也对其有影响。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风向及风力。风向是指风的来向,有八个基本方向。风力是风强弱的级别,共分18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①日变化: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年变化

北半球北半球南半球南半球陆地 海洋 陆地 海洋 月平均气温最高值 7月 8月 1月 2月 月平均气温最低值 1月 2月 7月 8月 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一年中最低月平均气温=气温年较差 ③气温的分布: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同纬度,夏季陆地高于海洋,冬季海洋高于陆地 ④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②降水的分布:赤道降水多,两极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②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③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4

④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

水少。

4.世界的气候

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②世界气候分布图

③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⑤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海陆、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1.人口与人种

①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②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某区域的人口数(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该区域的面积(平方千米)/总人口

搜索更多关于: 2018生物地理中考知识点整理 的文档
2018生物地理中考知识点整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v0751s51x47le14lopx1jxus0hkxz00vu5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