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教育领域的各级各类学校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应成立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一般( )担任。 A、校长 B、教务长 C、班主任
D、教育主管部门领导 答案: A
18、公共场所和大型活动突发事件应急的工作原则中,不包括( )。 A、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B、联合指挥、上级负责 C、快速反应、有效处置 D、预防为主、重在防范 答案: B
19、 已有的社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从六个方面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包括有:组织机构建设、物资供应保障、避险场所建设、( )、处置救援工作、( )。 A、预警形式预告 B、灾后恢复工作 C、预警能力建设 D、灾后自救工作 E、预警形式预告 F、灾后自救工作 G、预警能力建设 H、灾后恢复工作 答案: C
20、在应对突发事件中,预警处在首要阶段和第一道防线位置。对于非对抗性的突发事件,预警的步骤中不包括( )。 A、信息沟通 B、信息收集与分析
C、危机警报 D、危机监测 答案: A
21、 一份完整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该包括总则、组织体系、( )、应急保障及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并要就预案的管理制定具体的制度和措施。 A、运行机构 B、运行机制 C、运行体制 D、应急组织 答案: B
22、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是我国中央政府的应急管理综合办事机构,其职能中不包括( ) A、值守应急 B、信息汇总 C、事故调查 D、综合协调 答案: C
23、媒体应针对不同类别的突发事件,分类进行报道,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对于重大自然灾害,媒体应及时报道,全面告知,深入分析 B、对于事故灾难,媒体应发挥舆论监督功能,多做理性分析
C、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保证信息的及时公开和准确权威,做到科普与信息传递并重 D、对于社会安全事件,应及时报道,公开全面,透析深层原因 答案: D
24、我国规定,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地区、各部门要立即报告,最迟报告时限不超过(A、 1小时 B、 2小时 C、 3小时
)。 D、 4小时 答案: D
25、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承担事件处置主体责任的人民政府不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
B、限制提取存款、资金转移,暂停部分银行业务,暂停股市交易等 C、迅速消除事件的危害和危险源,标明危害区域,维持社会治安 D、立即抢修被损坏的公共设施,向受到危害的群众提供生活保障 答案: B
26、以下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的是( )。 A、突发性 B、不可预见性 C、进程缓 D、影响广 答案: C
27、媒体工作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原则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统一领导、各负其责、属地管理 B、平战结合、集中保障、综合防范 C、联络畅通、信息共享、运转高效 D、职责分明、团结协作 答案: B
28、 建筑领域安全事故中: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属于( )。 A、特别重大事故 B、重大事故 C、较大事故 D、一般事故 答案: C
29、由于特有的地质构造和自然地理环境,我国是全球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以下关于我国自然灾害形势和特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地震频率高、强度大、分布广、震源浅
B、我国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不同程度地受到洪水威胁 C、我国面临的火山喷发威胁大、频度高、范围广
D、平均每年有10个左右的台风和热带风暴在我国沿海登陆 答案: C
30、应急预案的特点包括( )。 A、假设性、应急性 B、程序性、规范性 C、可操作性 D、以上都是 答案: D
3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应急预案中基本都确立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一把手”的( )制度。 A、分级负责 B、属地管理 C、领导责任 D、统一协调 答案: C
32、关于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策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应全面深入推进“一案三制”建设
B、应健全应急管理组织系统,完善应急协调联动机制 C、应全面实施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推进应急平台建设 D、以上说法都正确 答案: D
33、突发事件都有发生发展的特定阶段特征,以下关于突发事件周期划分正确的是(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