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巴丹吉林沙漠是我国第三大沙漠,沙漠里有众多湖泊,湖泊水位多年变化较小,在湖泊旁有众多高大的沙山,有的海拔达1 000多米。下图示意巴丹吉林沙漠及周边地理事物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湖泊水位多年变化较小的原因是( ) A.降水量年际变化小 B.山地冰雪融水多 C.年均温多年较稳定 D.地表径流量大 2.巴丹吉林沙漠中多高大沙山的成因有( )
①冬春季节风力较大 ②南部高大山地阻挡 ③沙漠面积大,沙源广阔 ④靠近湖泊,沙丘湿度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混合而成的一种固态物质,外表极像冰雪或固体酒精。下图为“我国南海可燃冰富集区域示意图”。完成3~4题。
3.我国南海可燃冰的开采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①开采技术和成本要求高 ②运输困难,远离消费市场 ③容易对开采区环境产生污染 ④分布不集中,汇集难度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若对我国南海可燃冰富集区域进行大规模开采,将会( )
①促进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多样化 ②促进我国对传统能源的开发力度 ③优化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延长煤炭产业链 ④增加能源战略储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下图为“不同区域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读下图完成5~6题。
5.若该自然资源为天然气,则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我国东北地区—① B. 我国华北地区—② C.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③ D. 我国西北地区—④
6.图中四地之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A. ①→②B. ④→①C. ③→④D. ②→③
读某区域图,近年来图中甲湿地水域变化较小,乙湖水位不断下降,读图完成7~8题。
7.甲湿地水域变化小的主要原因是( ) A. 河道弯曲,水流平缓 B. 降水多,季节变化小 C. 气温年较差小,蒸发稳定 D. 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 8.乙湖泊水位下降会( ) A. 导致海平面上升 B. 加剧湖区草场沙化 C. 使入湖径流大幅减少 D. 使湖泊调蓄洪水能力下降
福建省莆田市萩芦镇已建全省最大的山区风电场,首次选用直径90 m的大叶片风机,且朝向东北(如右图所示)。左图为海峡两岸部分区域图。读图回答9~11题。
9. 该地风电设施的密度和叶片朝向,下列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①人口的分布 ②年降水量 ③风频 ④地形 ⑤日照时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②③⑤ 10. 该省大力发展风电的原因是( ) ①减少酸雨的危害 ②发电量大且稳定
③因地制宜发展可再生能源 ④以新能源全面替代常规能源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②③
11. 位于福建自贸区的平潭市要对接台湾经贸合作,其最大优势区位因素是( ) A.地理位置 B.市场 C.自然资源 D.科技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伊犁河是亚洲中部的一条国际河流,全长1 236 km,流域面积15.1万km2,是巴尔喀什湖的主要补给水源。在伊犁村(卡普恰盖)以上,河道蜿蜒曲折,流经多沼泽与湖泊的宽谷中。自伊犁村(卡普恰盖)以下,进入卡普恰盖峡谷,水流清澈。伊犁河上游水资源最为丰富,干支流均有汛期,且干流汛期较长、流量相对平稳。 材料二 伊犁河流域水系示意图。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哈萨克斯坦在伊犁河中游修建了一座多目标的综合性水利工程——卡普恰盖(伊犁村)水库,每年从水库调配41亿立方米的水量用于供水和灌溉,主要供给阿拉木图。多年来,随着伊犁河流域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河水污染、湿地面积不断减少,水资源问题也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
(1) 说明伊犁村以下河段水流清澈的主要原因。
(2) 分析伊犁河干流汛期长、流量平稳的原因。
(3) 分析卡普恰盖水库的修建对巴尔喀什湖的不利影响。
(4) 从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角度,简述保护该流域水环境的措施。
答案
1.C 2.B 3.C 4.D 5.C 6.D 7.D 8.B 9.A 10.B 11.A
12.(1)上游修建有多个水库,泥沙大量沉积库区;上游沼泽广布,对水流起到过滤作用,导致下游河段泥沙来源减少等。
(2)春季冰雪融化,夏季冰川融化且受西风影响,降水丰富,故汛期长;伊犁河流域常年受大西洋(西风带)水汽影响,得益于均匀的降水;以及两侧山脉冰川及流域内湖泊(水库)、沼泽等的有效调节,流量相对平稳。
(3)使注入巴尔喀什湖的径流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湖泊面积减小;含盐量升髙、水质变差;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恶化等。
(4)从公平性的角度要建立流域协同治理机制,统筹兼顾、合理分配水资源的利用。从持续性的角度,要进行水资源功能区规划,科学使用水资源、注重流域内植被保持,建设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加强污水治理,防止河流污染。
解析
1.湖泊水位多年变化较小的原因是湖水的年蒸发量约等于年补给量,该地区降水稀少,湖水主要依靠地下水补给(地下水补给比较稳定),而影响蒸发量的因素主要是气温,所以湖泊水位多年变化较小的原因是年均温多年较稳定。故选C。
2.高大沙山形成的条件有较强的风力、稳定的沙源、沙堆积后固定性强。该地冬春季节风力强,沙漠面积广大,为沙山的形成提供了沙源;由材料可知,沙山位于湖泊附近,可推知该地地下水丰富,使沙丘内部湿度较大,吸附作用强,固定性增强,长期积累,形成高大沙山。结合沙山位于湖泊附近可知,巴丹吉林沙漠中多高大沙山的成因与南部高大山地阻挡关系不大。故选B。 3.南海可燃冰开采技术条件要求高,投入的成本也较高,容易造成开采区的环境污染问题。 4.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不平衡,能源消费依然以矿物能源为主,对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可燃冰是清洁能源,大规模开采对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扩大清洁能源的使用量,增加能源战略储备,促进能源消费结构多样化具有重要意义。
5.若该种自然资源为能源,我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能源储量大,需求量大,对应数字④,A、B错。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能源储量小,市场需求量大,对应③,C对。C错。我国西北地区能源储量大,需求量小,对应②,D错。所以选C。
6.图中四地,东南沿海地区能源储量小,市场需求量大。西北地区能源储量大,当地市场需求量小。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②→③ ,D对。A、B、C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