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学美术九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及说课稿
研究性学习
本课教学时,为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行研究性学习,其特点是体现学生的参与性。
课前教师布置,要求学生查找各种活动的海报信息,并调查本校正在进行的活动或将要进行的活动信息。
教师准备以节庆为例的系列海报范例。 主要教学活动:
(1)由学生介绍收集资料的方法和渠道。让学生谈一谈,调查到的本校正进行的活动或将要进行的活动的信息。展示自己收集的海报。将海报按内容分成几大类。
(2)根据学生准备情况,请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海报知识(形式、材料、造型特点等),以及这些海报在活动中起的作用。也可向其他同学提出问题,由其他同学回答。
(3)教师展示节庆海报范例并提出问题:节庆的海报有哪些种类?有什么样的特点?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在本校正进行的活动需要哪些种类的海报?这些海报可以设计成什么形式?可以用哪些材料制作?可以用哪些方法制作?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整理。
强调学生研究性学习,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主动地研究问题。教师帮助学生把主动地学习,主动地研究的知识引向更深的层次,使学生对学习的知识记忆深刻。 合作式学习
以一次校园节庆活动海报的设计制作为例,以举办一次大型的海报会的形式进行校园活动宣传设计:让学生用口头和文字的方法描述自己的创作思路。可把单独评分制度,改为以小组共同完成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评分。使学生更感兴趣,有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主要教学活动:
教师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让学生推荐出小组的组长。强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给绘画设计基础差的学生一个参与和学习的机会,除了设计制作训练,还有口头表达训练、分工合作训练。做到因势利导、人尽其才。从中模拟实际工作、增长合作经验,提高了每个学生参与、竞争的意识。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海报的设计技能和制作兴趣的效果。
2.本课需解决的重点与难点的要点:
海报在设计时,要经过集体讨论解决办法之后,发挥集体智慧,使海报设计风格鲜明,,具有独特的创意,分头设计制作。为避免学生用一些局部的方法,犯一些常见的错误:如在很大的纸上画一些很碎很小的图案,画一些与主题无关的卡通形象,教师在进行范图讲解是可举例说明,展示的海报:A、要有独特的创意,画面主题突出,图形设计简洁,富于形式美。B、色彩要求响亮、明快、醒目。C、表现方法多采用色块平涂方式。
3、教学评价 评价点:
(1)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2)认识到海报在活动中的重要性及认识到海报的种类。
37
人教版中学美术九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及说课稿
(3)用口头和文字的方法描述自己的创作思路。
(4)认识到海报的设计方法,运用色彩对比与和谐、构图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 (5)海报设计主题明确,构图合理,色彩搭配和谐,效果强烈。 (6)有一定动手能力,作业完整,制作精良。
《节庆海报设计》
(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为了学习和掌握平面设计基本规律,了解海报宣传的基本特征而设置的。
海报是一种信息传递艺术,是一种大众化的宣传工具。它的社会功能在于告诉人们确定的信息,以引起人们的相应反应,它常以内容及时、形式生动、活泼被广泛运用到人们社会生活中。在学校里,海报常用于文艺演出、运动会、故事会、读书会等。
海报设计必须有相当的号召力与艺术感染力,要调动形象、色彩、构图、形式感等因素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它的画面应有较强的视觉中心,应力求新颖、单纯;还必须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设计特点。
海报设计总的要求是使人一目了然。在具体创作上,要引导学生注意构图要相对集中,不宜太散;形象和文字选择要恰当,要和主题内容相统一;形象、文字比例要适度。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海报设计的特点及构思、构图、绘制的一般过程。 2、运用所学过的美术字、图案及色彩知识完成一个海报设计。
3、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探究知识,提高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和了解海报的种类、特点,海报设计的方法,体会海报的设计过程。 教学难点:海报设计风格要个性鲜明。
学具准备:铅笔、尺子、橡皮、16开纸、、调色盘、水粉颜料、毛笔。 教具准备:各类海报范图、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海报的功能和特点。(板书)
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活动,如:运动会、杂技节、新影片上映、戏剧节、书展、灯展、花展、音乐会
3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