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类推法是常见的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之一,可用来预测很多物质的性质,但类推是相对的,必须遵循客观实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u与Cl2反应生成CuCl2,则Cu与S反应生成CuS
B.Al与Fe2O3能发生铝热反应,则Al与MnO2也能发生铝热反应 C.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则Na2O2与SO2反应生成Na2SO3
D.CO2通入Ba(NO3)2溶液中没有现象,则SO2通入Ba(NO3)2溶液中也无明显现象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氯气的氧化性强,所以Cu与Cl2反应生成高价态的CuCl2,S的氧化性较弱,则Cu与S反应生成较低价态的Cu2S,故A错误;
B. 铝热反应是指活泼金属铝与不活泼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的置换反应,所以Al与Fe2O3能发生铝热反应,Al与MnO2也能发生铝热反应,故B正确;
C. 过氧化钠具有氧化性,能将+4价S氧化为+6价,所以Na2O2与SO2反应生成Na2SO4,故C错误; D. CO2通入Ba(NO3)2溶液中不反应,没有现象;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可将+4价S氧化为+6价,所以SO2通入Ba(NO3)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分析选项中前后两个反应是否可以类比,每个反应体现的反应物性质有可能不能,不能通过反应物的类别进行简单类比。
2.X、Y、Z、W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最高正化合价和原子半径如下表所示: 元素 最高正化合价 原子半径 X +3 0.082 Y +1 0.186 Z +5 0.110 W +7 0.099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具有两性 B.ZW3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e-结构
C.Y的一种氧化物可用作供氧剂,Z的一种氧化物可用作干燥剂 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Z>X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X、Y、Z、W为短周期主族元素,联系最高正化合价,X可与为B元素或者Al元素,Y为Li元素或Na元素,Z为N元素或P元素,W为Cl元素,又原子半径:Y>Z>Cl>X,则X为B元素,Y为Na元素,Z为P元素,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详解】
A.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H2BO3是弱酸,不具有两性,A选项错误; B.PCl3的电子式为
,所有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e-结构,B选项正确;
C.Na的氧化物Na2O2可作供氧剂,P的氧化物P2O5是酸性干燥剂,C选项正确;
D.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Cl>P>B,则热稳定性:HCl>PH3>BH3,D选项正确; 答案选A。
3.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二氯甲烷的共价键数为NA个
B.一定条件下,2 mol SO2和1 mol O2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的分子数大于2NA C.含4.8 g碳元素的石墨晶体中的共价键数为1.2NA个
D.2 mL 0.5 mol/L 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备Fe(OH)3胶体,所得胶粒数目为0.001NA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标准状况下,二氯甲烷是油状液体,标准状况下22.4 L二氯甲烷的物质的量不是1 mol,故A错误; B. SO2和O2生成SO3的反应可逆,2 mol SO2和1 mol O2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的分子数大于2NA,故B正确;
C.石墨中每个碳原子参与形成三条共价键,即每个碳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的个数=3×
1=1.5,含4.8 g碳元2素的石墨晶体中,含有碳原子是0.4 mol,共价键是0.4 mol×1.5=0.6 mol,故C错误;
D. 2 mL 0.5 mol/L 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取Fe(OH)3胶体,胶体粒子为氢氧化铁的集合体,所得胶粒数目小于0.001NA,故D错误; 答案选B。
4.已知室温下溶度积常数:Ksp[Pb(OH)2]=2×10-15,Ksp[Fe(OH)2]=8×10-15。当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1视为沉淀完全。向20mL含0.10mol?L-1Pb2+和0.10mol?L-1Fe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0.10mol?L-1NaOH溶液,金属阳离子浓度与滴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A表示c(Pb2+)的曲线
B.当溶液pH=8时,Fe2+开始沉淀,Pb2+沉淀完全
C.滴入NaOH溶液体积大于30mL时,溶液中c(Fe2+)=4c(Pb2+) D.室温下,滴加NaOH溶液过程中,【答案】C 【解析】 【详解】
A. Pb(OH)2的Ksp小于Fe(OH)2的Ksp,则等pH时,Fe2+浓度较大,则曲线A表示c(Fe2+)的曲线,A错误; B. 当溶液pH=8时,c(OH?)=10?6mol/L,此时(Fe2+)×c2(OH?)=0.1×10?12=10?13>Ksp[Fe(OH)2],Fe2+没有生成沉淀,B错误;
C. 滴入NaOH溶液体积大于30mL时,曲线发生变化,溶液中c(Fe2+):c(Pb2+)= Ksp[Fe(OH)2]/Ksp[Pb(OH)2]=4:1,则c(Fe2+)=4c(Pb2+),C正确;
D. c(Pb2+)?c(OH?)/c(H+)= c(Pb2+)?c2(OH?)/[c(H+)?c(OH?)]=Ksp[(PbOH)2]/Kw,Ksp[(PbOH)2]/Kw为定值,则c(Pb2+)?c(OH?)/c(H+)为定值不发生变化,D错误; 答案为C。 【点睛】
Ksp[Pb(OH)2]< Ksp[Fe(OH)2],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时,Pb2+先生成沉淀。 5.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或制取实验等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苯分子结构中不含有碳碳双键,但苯也可发生加成反应 B.溴苯中溶解的溴可用四氯化碳萃取而除去
C.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酸反应制取硝基苯的实验最好采用水浴加热 D.乙烷和乙烯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加以鉴别 【答案】B 【解析】 【详解】
A.苯分子结构中不含有碳碳双键,但苯也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故A正确;
cPb2??cOH?????c?H??比值不断增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