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第一章 地球与宇宙 (七年级上第3章)
(一) 我们居住的地球
中国人:天圆地方“盖天说”“浑天说”
1、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印度人:大地是个圆盾
巴比伦人:大地是个空心山
2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1)帆船的远去和返回 (2)登高望远 (3)月食时的阴影是圆形的 (4)麦哲伦环球航行(最早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5)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6) 天涯海角总是走不到边
(7)相同长度的杆子在地球不同地区的同一时间所形成的影子长度不同。 3 .地球概况:地球实际上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并不是正圆的。(形成的原因:地球的自转)
赤道半径:6378千米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两极半径:6357千米
地球赤道周长:约40000千米 地球由三部分构成(从外到内): 地壳 、地幔 、 地核
(二)、地球仪和地图
本初子午线(00经线)(东、西经1800 “一轴两点”:地轴和两极经纬网 经线
东、西半球的划分(200W、1600E)
赤道(00纬线)
纬线 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 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1.地球仪: 就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 。 作用:可直观地表现地球面貌和地理事物的分布,能演示地球运动等自然现象。 2经纬线比较 经 线 纬 线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在地球仪上,沿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定 义 垂直相交的线 圈 圆弧状况 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 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 就半球来说,每一条纬线长度都不相等;就全球来长 度 每一条经线长度都相等(等长) 说,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经纬线的特点:
(1)经线是半个地球的大圆,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约为2万千米。 (2)纬线都是一个完整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长约4万千米。 (3)由赤道到两极,纬线的长度逐渐减小。 3.经度和纬度的划分方法
(1)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为00经线,向东、西各分为1800。00经线以东(右)为东经,以西(左)为西经。
(2)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为00纬线,向南北各划分900。赤道以南(下)为南纬,以北(上)为北纬。
4.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
(1)东西半球:以西经200,东经1600为界,分为东西半球。
只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注:自西往东(即越往右),经度数升高的为东经;自南往北(即越往左),经度数升高的是西经; (2)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分为南北半球。
注:自南往北,纬度数升高的为北纬,纬度降低的为南纬。 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00-----300 300--------600 600-------900 5、地图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1)比例尺:定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类型: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直线式) 注意:大小比例尺
大比例尺:大于或等于 1:100000(10万分之一) 小比例尺:小于或等于 1:1000000(100万分之一) 中间的称为中比例尺 范围 内容 大比例尺 小(缺点) 详细(优点) 小比例尺 大(优点) 粗略(缺点) (2)方向 定义:表示地图上的方向
判断方法:a 经纬网定向法(最准确) b 指向标定向法
c 没有上面两种,就为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自然界其他定向法:根据太阳和钟表的方向、树冠和树轮定向等。 (3)图例和注记
图例: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符号 注记: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文字说明
(4)地图的类型:政区图、旅游图、平面示意图等。 6.重要规律:
(1)同一经线上的点只存在正南正北的关系
(2)北极点是地球上的最北点,它的四周都是南;南极点是地球上的最南点,它的四周都是北 (3)同一纬线上的点只存在正东正西的位置关系
(4)若两地同位于东经,经度值大的在东面;若两地同位于西经,经度值小的在东面
(5)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且经度之和小于1800,则东经的仍在东面,西经的在西边;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且经度之和大于1800,,则东经的在西面,西经的在东边
(三)太阳和月球
1.太阳概况:
(1)日地平均距离1.5亿千米。 (2)太阳的直径约为140万千米。(是地球的109倍) (3)表面温度约6000摄氏度。 (4)中心温度达1500万摄氏度。 (5)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6)太阳是能够自己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7)太阳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33万倍,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 太阳大气(由内至外): 光球层 (太阳黑子) 太阳活动的主色球层 (耀 斑)
要标志 日冕层 (日 珥) 2、太阳活动及其影响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
只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太阳活动的影响:
(1)扰乱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2)产生“磁暴”现象,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3)南北极地区形成极光。
(4)影响地球上的气候、水文、地质及人类的生活。
(5)太阳活动危及星际航行。3学习使用天文望远镜:使用步骤及注意点 3、月球
.月球的概况:
(1)月球直径约为3476千米,地球直径的3/11,约为太阳直径的1/400 (2)地月距离约38.44万千米,约为日地距离的1/400
(3)体积和质量:月球的体积约为地球的1/49;月球的质量只有地球的1/81 问:月球直径约为太阳的1/400,但看上去却大小相似,为什么? 4、明亮的部分是:山脉、高原;阴暗的部分是:平原和低地
问:月球直径约为太阳的1/400,但看上去却大小相似,为什么? 月球上没有大气、没有水、没有生命而布满环形山的荒凉世界。 5.月球与地球差异:
(1)月球上物体会变得轻:由于月球的质量比地球小得多,引力小。
(2)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月球表面没有大气,白天迅速升温,夜晚能量丧失殆尽。 (3)在月球上听不见声音:由于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4)月球表面布满环形山:没有大气的保护,月球遭受陨石肆无忌惮的撞击形成的 6.月球为什么始终用一面对着地球?
答:月球自转方向与它绕地球公转的方向相同,它自转周期也与它公转周期相同,即同步自转。 7、正确使用天文望远镜:
(1)选择视野开阔的地方安放。
(2)用寻星镜对准目标星体:a.先在镜筒外沿镜筒延伸方向用眼睛瞄准目标星体。b.用调节手柄做水平方位和不同高度的搜索。C.将目标星体置于视野中央。
(3)用主镜观察目标星体。a.调节目镜的焦距使主镜内的影像清晰。b. 用调节手柄缓慢调节,直至在主镜内找到目标星体。c. 瞄准目标后再次调节目镜焦距,使目标星体的像清晰。(绝对不能用双筒望远镜或不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直接观察太阳。
(五)月相
1、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2、月相变化的原因: 月球本身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光
由于日、地、月的相对运动而造成三者位置的变化
3、月相变化的规律: 新月(初一) 上弦月(初七、初八)
周期(29.53)天
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 满月(十五、十六)
新月 日、地、月三者成一直线,月居中 上弦月 日、地、月三者成一直角
月相变化时日地月的位置关系 满月 日、地、月三者成一直线,地居中
下弦月 日、地、月三者成一直角
月相与农历:春节、端午、重阳和中秋等节日
只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1)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边的天空,且月亮的西侧(即右)半边明亮。 (2)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现在东边的天空,且月亮的东侧(即左)半边明亮。 可以简记为:“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月相名称 新月(朔) 上弦月 满月(望) 下弦月 出现的时初一 初七、初八 十五、十六 二十二、二十三 间(农历) 月出 清晨 正午 黄昏(傍晚) 半夜 月落 黄昏(傍晚) 半夜 清晨 正午 同太阳升同升同落 迟升后落 此升彼落 早生先落 落比较 夜晚见月半月,上半夜西天, 一轮明月, 半月,下半夜东天, 彻底不见 情况 西半边(右边)亮 通宵可见 东半边(左边)亮 日地月三者大致处日地月三者大致处日地月三日地月三者大致呈日地月三者大致呈在一条直线上,月在一条直线上,地者位置 直角(垂直) 直角(垂直) 球居中 球居中 4.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我国的农历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每月的朔为农历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5.月球影响地球的表现——潮汐
在向着月球的地方和背月的地方,形成高潮,两者之间即为低潮。 6.写出与下列诗句相应的月相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 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上弦月) (2)去年元夜日,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枝头,人约黄昏后。(满月) (3)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鹘。(新月) (4)采莲去,月没春江曙。(满月)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满月) (6)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满月) (7)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满月)
7. 一嫌疑犯,被证人指证在农历初八晚上12点在草垛东侧往西看,清清楚楚看见疑犯的脸。你如何推测?
答:上弦月晚12点,月已落山,或正悬于西方近地平线,由东往西看正是对光,而犯人背光,不可能看清。 8.月相变化歌: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月在日地间。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朝西面。 满月出在十五六,通宵达旦都可见。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七)探索宇宙
1、太阳系 八 排列:(距日远近)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大行 运动:按一定的椭圆轨道绕日自西向东运动 星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
分类 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阳:太阳系中心天体,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 慧星:一种常见的天体,有慧核、慧发、慧尾,由岩石碎片、固体微粒和冰构成,组成 只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最著名的是哈雷慧星(76年一周期)
流星体和流星 卫星 小行星和星际物质
2、银河系
构成:由众多恒星及星际物质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 大小: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
形状: 侧看:像一个中间厚、四周薄的铁饼
俯看:像一个大旋涡,有四条螺旋状旋臂从中间伸出;
在地球上看:像一条横贯夜空的银河
太阳系的位置:太阳系位于银河系的一条旋臂上,与银河系的中心相距约3万光
年。
3、宇宙
由银河系和类似银河系的河外星系构成,它是无边无际的
宇宙的层次结构:地日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海外星系→宇宙 4、补充
体积最大:土星、木星
有光环是:土星、木星、天王星 卫星最多:土星共有21~23颗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适宜生命存在的天体,有一卫星:月球
伽利略在17世纪第一次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到太阳系(太阳占太阳系总质量99.86%) 唯一逆向自转行星:金星
银河系中共有像太阳一样的恒星2000亿颗
天文学中用光年表示距离 1光年约为94605亿千米(9.46×1012 千米) 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太阳到银河系中心的距离3万光年。
银河系:侧看:中间厚,四周薄像铁饼。。 俯视:大旋涡,有四条螺旋臂 人可以观测到像银河系一样的星系10亿个左右 第一个等上月球的人,美国,阿姆斯特朗。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试飞成功
第二章 不断运动的地球 (七年级下第4章)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2)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1天(约24小时)。
4.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东升西落 (2)昼夜交替
5.昼夜现象: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昼夜交替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转。
只供学习与交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