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自主评价”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摘要:新理念下的评价提倡多元化的评价,充分尊重学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强调参与互动。进行自主评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自主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能力。而学生对他人评价的过程也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关键词:自主评价 激发 参与 合作 发展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见到这样的现象:教师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发言总是及时的给予评价。在多数情况下,这种即时评价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但教师权威性的评价,常常是“盖棺定论”“一锤定音”,容易挫伤学生深入探究的积极性而助长学习上的依赖性,学生甘当听众和观众。
新课标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新理念下的评价提倡多元化的评价,它一改以往“老师评,学生听”的传统评价理念,而是充分尊重学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让学生自主评价自己的学习活动,那么他们的学习热情则更高,会更加关注自身的学习状况,并作出相应的调控,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我们在充分肯定教师激励性评价为主的同时,还应该建立以学生的自主评价为主的多种渠道,如:让学生谈一谈、找一找、评一评,请学生改一改等方式,使学生充分地参与学习,认识自我,使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自尊心和特长得到最有效的张扬。
一、自评与互评相结合,让学生在欣赏与参与中进步。
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是尊重学生人格的一种表现,也是加强学生自我肯定、找出问题、相互促进的有效做法,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监督与调节的有效途径。
1、开展“找优点和闪光点” 的活动。每个同学把自己的优点、闪光点随时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收存在各自的档案袋。规定必须每天至少发现自己的一个优点,一个星期进行一次反馈。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的内容很广泛,比如:一次精彩的发言,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一份整洁的作业,一张满意的练习,一种不同于别人的解题方法,在某方面的进步等,都可以记录下来。这些记录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出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点滴进步,而活动所带来的这种心理暗示,更能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不竭动力。
2. 创设“你说,我说,大家说”的氛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重视促使学生想一想自己的成功之处及不足之处,我们应努力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的机会。在评价时,我们要怀有“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思想,无论开展哪种形式的评价,都应是师生全员参与进行评价。学生在汇报时,其余的同学不只是要认真听,同时还要认真思考,对比别人的汇报,来发现自己有什么不足,有没有比别人更好的发现,有没有对别人更好的建议等。我们可以在学生汇报后和其余学生一起来评价汇报者。这样汇报者、学生、教师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互动整体。做到这些,都需要我们从点点滴滴的小事抓起,从举手发言、小组交流到倾听他人发言,一步一步地训练要求学生。
二、巧用 “评价表”,让学生在合作与反思中发展。
如果让学生自主设计评价表,让学生来参与制定学习活动的评价标准,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对在评价中所包含的原则了解得更透彻,学生会自觉地去达标、反思、分析,充分发挥了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诊断能力。我们在开学初让学生小组合作设计评价表,从表格的设计、评价内容的选择到具体实施办法,都是由学生自主讨论、修改,学生的主动性得意彰显,能力得以提高。
小组课堂学习评价表
日期:
姓 名 能自主预习、发现提出问题 上课能专能积极参心听讲、与各项学认真学习 习活动 主动与同学合作交流 能正确、有条理地表达思考过程 认真完成课堂作业 我们把全班52人平均分成13组,每组4人,小组成员每天课后一起先评议再填写评价表,在认为做得好的栏目内印上小印章,小组内任何一名成员某一方面的表现必须得到其他3人的认可,方能得到印章。每周集体反馈一次,进行全班综合性评价,让学生对自己一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回顾、总结,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表现出色的同学将获得全班奖章一枚,还可以对小组内其他成员提出下一步的学习建议,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这样,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监督、互相促进,既保证了评价的真实性,又促动学生自主诊断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动机,有意识地去寻找学习机会, 从而促使学生重视每一个学习活动和认真完成每一个学习任务,最终可能成为一个“自我引导学习者”。
进行自主评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自主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能力。而且学生对他人评价的过程也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总之,新课程下数学学习的评价,应突出学生主体性,着重体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公正、科学地评价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历程,促使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新课程标准》 《江苏教育》 《吉林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