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之文言文课本复习学案 编制:高三语文备课组
8. 趋出( ) .
9. 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邺( ) ..10. 窥以重利( ) .
11.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 .12.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 .13. 人不敢忤视( ) .14. 比诸侯之列( )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5. 愿大王少假借之( ) ..16. 药囊提荆轲也( ) .17. 重赦之( ) .
18. 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 )
19. 然其立意较然( ) .
1.吾曩者目摄之( ) 7、于是太子豫求天下之利匕首( ) 2.荆轲嘿而逃去( ) 3.北购于单于( ) 4、心惛然( ) 5、右手揕其匈( ) 6、樊於期偏袒扼捥而进曰( ) 三、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并解释: 1.吾曩者目摄之( ) 2. 稍蚕食诸侯( ) 3. 臣海内之王者( ) 4. 舍上舍( ) 5、皆白衣冠以送之( ) 一、
1.拥有,据有2.义:振奋3.义:放置5.救,挽救6.延长7.拂拭,掸8.小步快走 9.抵,到达10.示,引诱11.残酷12.杀13.逆,抵触14.义:比照15.宽容
16.打,投掷17.难18.治罪,办罪19.清楚、明白
二、1.摄【通假:同“慑”,威慑,震慑】2.嘿【通假:同“默”】3.购【通假:同四、翻译下面句子:
21
8、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 9、卒起不意( )
10、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 ) 11、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 ) 12、举筑朴秦皇帝( )
“媾”,讲和】4、惛【同“昏”,糊涂】5、匈【同“胸”,胸膛】6捥【通假:同“腕”】7、豫【同“预”】8、振【通假:同“震”,震慑】9、卒【通假:同“猝”,突然】10、庸【通假:同“佣”,被雇佣的人】11、擿【通假:同“掷”,投掷】12、朴【义:同“扑”,击】
三、1.目【活用:名词作状语,用眼睛】2.蚕【活用:名词作状语,像蚕??一样】3. 臣【义:使??臣服,称臣】4. 舍【义:使??往】5、白衣冠【活用:穿白衣带白帽】
2011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之文言文课本复习学案 编制:高三语文备课组
1、今闻购将军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现在我听说秦王用千金黄金和封邑万户来悬赏征购将军您的头,您预备怎么办呢? 2、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
怎么可以因为被欺侮的怨恨,就想去触犯秦国的逆鳞呢!
3、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以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
樊将军在天下各地困厄,找不到容身之处,投靠到我这里来,我到底不能因为被强秦所威
胁,就抛弃我所同情、怜惜的朋友。
秦始皇本纪
一、解释下面加点词:
1. 皆坑之 ( ) .2.秦王觉之,体解轲以徇 ( ) .3.乃益发卒诣王翦军。 ( ) .4.诸侯或朝或否。 ( ) .5.大雨雪 ( ) .6.降越君 ,置会稽郡 ( ) .7.博士七十人前为寿 ( ) .8.发卒受地韩南阳假守腾 ( )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彗星见东方 2.寡人以眇之身,兴兵诛暴乱。 3.毋以填之 4.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 5.异取以为高 6.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 一、
1.坑埋 2.示众 3.到 4.朝拜 5.下6.使??投降 7.祝寿 8.代理 9.罪 10.取法 11.灭族 12.亲属 13.土地方圆14.百姓 15.古代祭祀时用的牲畜16.总共 二、
1.见同“现”,出现 2.眇同“渺”,微小 3.填同“镇”,镇压 4.拂同“弼”,与辅同义。 5.取同“趣”,趋向 6.臧同“藏”,收藏
三、翻译下面句子:
22
9.王咸伏其辜, ( ) .10.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 ( ) .11.以古非今者族 ( ) .12.然后属疏远 ( ) .13.昔者五帝地方千里 ( ) ..14.以非当世,惑乱黔首( ) ..15.增牺牲 ( ) ..16.所置凡七庙 ( ) .
2011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之文言文课本复习学案 编制:高三语文备课组
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 过去天下混乱,没有人能够统一。
赵世家
一、解释下面加点词:
1.赵盾骤谏,灵公弗听。______________ ..
2.盾素仁爱人,尝所食桑下饿人反扞救盾,盾以得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而笑,拊手且歌。________________ ...4.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______________ .
5.今诸君将诛其后,是非先君之意而今妄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韩厥告赵朔趣亡。__________________ .7.有遗腹,走公宫匿__________________ .8.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皆喜。____ .9.而叔带去周适晋____________________ .10.矫以君命,并命群臣。_____________ .11.王北略中山之地___________________ .12.夫有高世之名,必有遗俗之累_______ ...13.简、襄王之烈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宠有孝弟长幼顺明之节,通有补民益主之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愚者暗成事,智者睹未形___________ .16.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叔不服___________ .17.公子成再拜稽首曰_________________ ..18.臣不佞,寝疾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_____________ .20.夫翦发文身,错臂左衽_____________ .21.穷乡多异,曲学多辩_______________ ..22.侵暴吾地,系累吾民_______________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释其適子而更求君? _______________ 2.赵宗灭乎,若号___________________
3.衣以文葆,匿山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2011届高三语文复习资料之文言文课本复习学案 编制:高三语文备课组
4.国人哀之,故见龟策。______________ 5.蛮夷之所义行也__________________
6.而怫学者,离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黑齿雕题,却冠秫绌________________ 三、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并解释:
1.赵盾患之,恐其宗与大夫袭诛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1.多次劝谏。 2.向来,平素。 遮挡,保护。 逃跑。 3.不久。 拍。 4.涉及,牵连。 5.违背。 滥杀无辜。 6.快步走,疾行。7.藏匿。8.的确,却是。 9.到。10.假托。11.巡视。 12.背离习俗。 牵累,牵制。
13.功业。 14.孝顺父母、尊敬兄长。 显贵,得志。 15.不明白。16.教令,命令。 17.叩头。 18.不才。 19.仿效。 20.涂饰。 21.偏颇浅陋的学说。 22.捆绑,拘捕。 二、
1.“適”通“嫡”,嫡子,正妻所生之子。 2.“号”通“嚎”,嚎哭。
3.“文”通“纹”,花纹。“葆”通“褓”,襁褓。 4.“见”通“现”,显现。
5.“义”通“仪”,榜样。 6.“怫”通“悖”,背离,违背。 “离”通“罹”,遭受。 7.“秫”通“鉥”,长针。 三、
1.意动,以??为患。 2.使动,使??活。 3.名词作动词,穿胡服。 四、翻译下面句子:
1.赵武啼泣顿首固请,曰:“武愿苦筋骨以报子至死,而子忍去我死乎!”
赵武啼哭叩头坚决请求,说:“我宁愿使自己筋骨受苦也要报答您一直到死,难道您忍心离开我去死吗!”
2.而叔顺中国之俗以逆简、襄之意,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
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