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二中图版地理必修3同步导学案2-3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15:12:1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三节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东北地区的范围和地形图,黑土及黑钙土、森林资源分布等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和布局特点,说明区域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学会运用资料说明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的问题,并能分析说明问题出现的原因及其危害影响。(重点)

3.联系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利用问题产生的因果联系,对症分析实现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重点+难点) 自主研习

一、东北地区概况

1.位置范围:位于中国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 。 2.地表特点: 。

(1)西面、北面、东面分别为 、小兴安岭和 ,山区森林资源丰富。

(2)中部:东北平原 由 平原、 平原和辽河平原组成

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大, 分布广泛 是中国重要的 生产基地

形象记忆东北地区地形特征:

二、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发展

3.自然资源条件

(1)辽阔富饶的 资源,为发展农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①中国东部人均耕地 的地区; ②土壤肥沃, 、黑钙土分布广泛; ③ 最多的地区。

(2)气候条件适宜,适于多种作物种植;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大部分地区农作物熟制为 。

(3)林地面积大, 蕴藏量大。 (4) 和渔业资源兼备。

4.社会经济条件:工业部门比较 ,工业体系较完整;农业机械化工业发展较快, 不断提高。

5.农业布局的变化

(1)农田向 两侧推进, 面积缩小,玉米分布更加广泛,水稻生产面积增大。

(2)城市周围规模不同的 基地大量涌现。

问题磁场

(1)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这与气候条件有什么关系?

(2)与我国主要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劣势,但是也可以认为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优势。试分别举例说明。

三、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的问题

问题磁场

(3)三江平原为什么会有大面积的沼泽地? 四、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1.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1)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向 发展;调整农作物比重,合理利用土地;按照 需求,发展 作物。

(2)全面发展 ,大力发展畜牧业以及 加工业,提高农业效益。

(3)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因地制宜,发展 产业。 12.推进农业 进程

(1)加强以 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

(2)抓好 基地建设,促进基地与龙头企业共同发展。 (3)健全和完善农业的 体系。

13.加强农业 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14.加快 的应用和推广。 1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加强 的建设和保持。

(2)搞好森林资源的 和保护。

(3)合理解决东北地区西部农牧交错带的 矛盾。 问题磁场

(4)东北地区西部农牧争地为什么能影响到该地的生态环境? 自主核对:

1.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1)大兴安岭 长白山地 (2)松嫩 三江 黑土 商品农业

3.(1)土地 ①最多 ②黑土 ③宜农荒地 (2)一年一熟 (3)森林资源 (4)草场资源

4.齐全 农业机械化水平

5.(1)东西 西部草原 (2)副食品 问题磁场

(1)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因此品质上乘;再加上气候寒

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施用农药,天然具有绿色大米优势。

(2)劣势主要表现为许多对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品种不能种植,仅能种植一些热量要求不高的如春小麦、甜菜、大豆等作物,并且只能做到一年一熟;长冬无法放牧,还要解决好牲畜的防寒问题。但冬季长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故东北的土壤较肥沃;同时冬季的积雪在来年春季融化缓解春旱现象,还可以改善土壤

6.耕地

7.林地和草地 8.沼泽地 9.水土流失

10.质量和品种 内部结构 问题磁场

(3)三江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雨水较多,集中于夏季;气候寒冷,蒸发量小,冻土发育,土壤中水分不易排干,因而沼泽面积很大,成为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

11.(1)高产、优质、高效、绿色 市场 经济 (2)农、林、牧、副、渔业 农副产品 (3)第二、第三

12.产业化 (1)农畜产品加工 (2)养畜 社会化服务 13.基础设施 14.农业技术

15.(1)耕地 (2)合理开发 (3)农牧争地 问题磁场

(4)农牧交错带,正好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半干旱和半湿润区的过度地带,环境非常脆弱。农作侵入牧区,大片的草地将变成旱地,这样使得草场面积缩小,在原有牲畜量不减少的情况下,会产生所剩牧场的超载,超载的牧场会逐步衰退,为了牲畜的发展又可能将牧场转移到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环境的退化势必日益加重。由草地开垦出来的旱地,在没有植被的保护下,极易遭受风蚀,土壤肥力逐年下降,最终造成弃荒,形成沙荒地。因此,农牧争地,会导致该地区的生态退化,荒漠化进程加快。〖FK)〗 疑难探究

探究一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条件,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1.自然资源条件

(1)辽阔的土地资源,为发展农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教材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来评价土地资源。数量分为二个指标:现有耕地数量和后备耕地资源数量。从现有状况看,东北平原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9.7%,而人口数量仅占9.5%,人均耕地约为全国的2倍;从发展潜力看,东北地区宜农宜林宜牧荒地数量多。东北平原的土地质量好,主要是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

①耕地面积广大

[来源:Zxxk.Com]项目 总面积 人均面积 数量 2 000万公顷 0.17公顷 占全国、全区地位 占全国耕地的1/5全区土地的16% 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 [图表点拨] 图2—3—2 东北平原上的农业生产

该图片反映了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之一——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由于地形平坦,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耕地占全区耕地面积的80%以上,耕地广阔,非常适于农业机械化作业。 ②宜农荒地多

从上图可以看出,东北荒地多,东北三省宜农荒地面积占全国的22%,其中可供开垦的仅黑龙江省就有300万公顷,另外,东北地区还有大量的宜林宜牧荒地沙地,以及具有多种利用前景的沼泽湿地。三江平原就是开垦沼泽湿地而形成的著名商品粮基地。

③土壤肥沃

东北地区耕地不仅数量大,而且非常肥沃。

[图表点拨] 图2—3—3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和沼泽分布

此图显示了黑土和黑钙土的主要分布区,黑土和黑钙土均为典型的草原土壤。

两种土壤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区之一(另两个黑土区是亚欧大陆北部保、匈、罗、乌、俄境内的黑土带和北美洲美国中部黑土带),其分布特征如下表:

类型 黑土 黑钙土 分布区 松嫩平原东部和北部、三江平原西部 松嫩平原中部 特征 重要性 有机质含量高黑土区是我国北方重(2.5~7.5%),黑土层要的粮、油和经济作深厚(60cm~80cm),物生产基地 肥沃,生产能力较高 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2)适宜的气候条件。 ①气候类型

东北区大部分位于我国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北部寒温带、中部中温带、南部暖温带。

②气候特点

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年降水量400~800毫米,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无霜期为100~180天,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条件可以满足一年一熟的作物的需求。由于纬度位置较高,加上离冬季风的源地较近,农作物生长中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③东北地区农作物分布状况

地区 南部 中部 温度带 暖温带 中温带 ≥10℃积温 3400℃以上 1000℃~3400℃ 作物 冬小麦、早熟棉花、暖温带水果 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水稻、甜菜、向日葵、亚麻等春播

高二中图版地理必修3同步导学案2-3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vc3z42z9c6i8ss1cmvf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