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该乡可能位于( )
A.江汉平原 B.松嫩平原 C.宁夏平原 D.成都平原 答案 B
解析 该乡种植业以种植大豆、玉米为主,且有野猎、狍子、山鸡等特色养殖业,应为松嫩平原。
12.关于该乡农业产业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
②有利于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 ③有利于减少农产品深加工带来的环境污染 ④有利于推动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 ⑤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A
解析 该乡发展了多种经营,且对农产品进行了深加工,可以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资源,提高了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此外,农、渔、副业的综合发展,以及合理地利用沼气,也有利于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③④无法体现。 13.该乡发展沼气工程的最不利因素是( ) ...A.热量不足 B.原料不足 C.资金不足 D.技术落后 答案 A
解析 根据第11题分析,可以推测该乡位于纬度较高的地区,因此发展沼气工程的最不利因素是热量不足。
(2011·郑州期末检测)沼泽是在多水条件下形成的特殊自然综合体,三江平原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有“北大荒”之称。新中国成立后,“北大荒”由湿地变成“北大仓”,而环境问题也日益突现出来。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4~15题。 14.下列有关三江平原的正确叙述是( ) A.粮食单产高,但商品率较低 B.主要粮食作物为冬小麦
C.纬度高,气温低,多为一年两熟
D.尚未开发的沼泽性荒原适宜建立自然保护区 答案 D
解析 三江平原纬度较高,粮食作物主要为春小麦,一年一熟,单产较低,但是总产量大,商品率高。
15.沼泽遭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有( )
A.沼泽化、盐碱化面积扩大 B.酸雨加重,土地荒漠化加剧
C.河川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上升 D.气候恶化,生态环境破坏 答案 D
解析 沼泽有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的功能,一旦破坏,生态环境就有可能恶化。
(2011·江西上饶四校联考)黑龙江省是我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据此完成16~18题。
16.该省成为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
A.土地肥沃 B.雨热同期 C.人均耕地多 D.可垦荒地多 答案 C
解析 黑龙江省成为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主要有利条件是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 17.2011年该省小麦在晚种了3~5天的情况下,仍然获得了近640斤/亩的好收成。小麦 晚种的主要原因是 ( )
A.年均温偏低 B.春季气温偏低 C.春季降水偏少 D.春季积雪融水偏少 答案 B
解析 该省小麦种植期延迟是因为春季气温偏低(黑龙江省种植春小麦,春季播种)。 18.近十几年来,该省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其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变暖 B.雨热同期 C.市场扩大 D.交通改善 答案 C
解析 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但更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市场需求量的增大。东北地区谷粒饱满,口感好,基本上没有污染,消费市场广阔。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3分)
19.(12分)从2000年起,我国一直存在粮食缺口。2004年中央政府提出的粮食预期生产目标是4550亿千克,当年的国内总需求大概是4 900亿千克,有350亿千克的缺口。从2004年开始,我国增加了粮食的进口。读下表,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 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比较(2002年) 人均耕地面(公顷) 单位面积谷克/公顷) (1)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4分)
(2)东北平原不仅现在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而且将在我国的商品粮供应方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你认为这一论点有道理吗?为什么?(5分)
(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低,这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3分)
答案 (1)土地辽阔,耕地面积广;人口较少,人均粮食产量较高。
(2)有道理 东北平原目前单位面积产量较低,增产潜力大;同时还有宜农荒地可开垦。而其他一些商品粮基地,由于人口增加、城市发展等原因,耕地面积会有所下降;同时目前单产较高,增产潜力已较小。
(3)纬度高,热量条件差;农业科技水平低;农业投入不足等。
解析 东北地区土地面积大,平坦开阔,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地区专业化生产水平高,粮
黑龙江 0.31 吉林 0.21 辽宁 0.10 上海 0.02 江苏 0.07 浙江 0.07 全国 0.10 4 916 5 872 5 870 7 044 6 207 6 175 4 885 食总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东北地区人均粮食占有量高。故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较高。东北目前单产较低,增产潜力较大;同时还有宜农荒地可开垦。而其他商品粮基地,由于人口增加,城市发展等原因,耕地面积有所下降;同时由于现在单产较高,已没有多大的增产潜力。但东北还存在明显的缺点,如: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业科技水平低, 农业投入明显不足,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20.(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北湿地成因示意图。
材料二 土壤质量与开垦年限示意图。
材料三 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地发展建设东北农业生产基地,东北走“农—牧业结合共同发展”的道路。建立了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注:易地育肥,是指将牧区的犊牛、羔羊,在其食量大增时,送到农业区;通过喂饲粮食饲料促进其长大。)
(1)简要阐明“北大荒”沼泽地形成的原因。(4分)
(2)据材料二分析土壤质量与开垦年限的关系是 。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3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易地育肥”发挥了产粮区的哪些优势?它对草场建设有何意义?(4分)
答案 (1)(纬度高)气温较低,蒸发微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受永久冻土层的隔水作用,地表水不易下渗,造成土壤积水。
(2)开垦年限越久,土壤质量指数越低,退化越严重 土壤侵蚀的加剧和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3)产粮区可以为牲畜提供充足的粮食饲料;牲畜育肥期间需要的人力多,产粮区的人口
比牧区多。 当牲畜的食量增大后,将它们转移到产粮区喂养,可以减少对牧区的过度放牧,减缓对草场的压力,有利于实施退耕还草(答出减少对牧区的过度放牧或退耕还草任一点也可以)。
解析 第(1)题,结合材料一可知,“北大荒”沼泽地的形成与所处纬度高、气温低,地势低平,和冻土层的影响有关。第(2)题,读材料二图可知,开垦年限与土壤质量呈负相关,这是由于不合理开垦,造成地表侵蚀严重。第(3)题,产粮区在饲料、劳动力等方面具有优势。“易地育肥”可减少对牧区的过度放牧和减缓对草场的压力,有利于退耕还草。
www.zxxk.com www.zxxk.com www.zxxk.com 中学学科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