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rehensive Planning of Dongfeng , Zhongshan 中山市东凤镇总体规划 规划说明书
2001年东凤镇下设一个居委会、12个村委会,共244个村民小组。各村常住人口规模均在3000人以上。
其中常住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有同安、民乐、小沥、东罟步、西罟步、永益。呈三地段分布,主要分布在105国道、镇区和东阜公路南侧,其中同安、民乐、小沥、永益均以发展工业和仓储业和商贸为主。东罟步、西罟步基本上还是农业村,以灌溉水田和鱼塘养殖为主。人口规模在3000人—5000人的村庄有安乐、伯公、和泰、穗成、和平、吉昌。主要分布在东阜公路以北,一部分在镇区内。以发展工业和农业为主。
人口及劳动力
2001年底全镇18546户,其中农业户16036户,城镇居民户2510户,全镇总人口10941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159人,占总人口的4.0%,农业人口65140人,占总人口的59.3%,暂住人口40114人,占总人口的36.7%。人口密度1728人/平方公里。城镇人口比重41.68%。乡村劳动力资源总数43517人,占总人口的42.2%。东凤镇2002年总人口为122030人,其中户籍人口为69902人,暂住人口为52128人,2003年总人口为114109人,其中户籍人口为70563人,暂住人口43546人。1990年至2000年,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为10.6‰。2001至2003年机械增长率为39‰。
城镇化水平
按非农人口占全镇人口的比例计算,即城镇化水平=(非农业人口+暂住人口总数)÷(户籍人口数+暂住人口数)×100%,2001年
城镇化水平为40%。现状东凤镇在中山市各镇中城镇化水平属于偏低的水平。
经济水平
近年来,东凤镇以建设“小家电产业为龙头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特色示范专业镇”为目标,积极实施“工业强镇”发展战略。2003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5.15亿元,增长18%;完成工农业总产值51.4亿元,增长31.06%,其中工业总产值49.93亿元,增长32.1%;国地两税收总额2.2亿元,增长30.72%。目前,东凤镇拥有1000多家民营企业,在经济总量上占了全镇工业总产值近80%,民营经济已成为全镇的经济支柱。拥有工商企业4000多家,其中工业企业l390家,形成了以电子电器为支柱产业带动五金、塑料、包装印刷等行业发展的特色经济,是“小家电专业化生产的聚集镇”、“燃气热水器生产重镇”。国内知名企业“美的”、“万和”、“熊猫”等相继进入。
(1)农业。2003年农业产值1.42亿元,比上年增长3.65%,农业总收入2.63亿元,增长4.63%。农业生产实现“四增一平一减”,即水产、水果、生猪、蔬菜增产增收,花木生产持平,水稻由于种植面积减少而减产。
(2)工业及工业园区。东凤镇推进“工业强镇”进程,加速经济发展。2003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7.8亿元,比上年增长32%;完成工业增加值78750万元,工业增加值率为23.6%;全年新办企业102家,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5亿元。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全镇有市立项工业园区4个,其中和穗工业园引入企业24家,主要是电子电器、
4
Comprehensive Planning of Dongfeng , Zhongshan 中山市东凤镇总体规划 规划说明书
印刷包装等优势行业;整合同安工业区、安乐工业区,形成总面积为6449亩的同乐工业区。目前东凤镇的1061家企业,其中小家电及相关的企业占全镇企业总数的70%以上,其工业产值、税收均占全镇的50%。
(3)外经贸易。对外加工装配业务稳步发展,全年共引进“三资”企业5家,新办“来料加工”企业3家;实际利用外资597万美元,出口创汇3676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83%和55.96%;“三来一补”企业工缴费结汇270万美元。
交通运输
东凤镇具有优越的交通条件,是连接中山市中心城区和顺德区的交通必经之路。境内主要有105国道、东阜公路、兴华路、东海路、东和路(旧东阜公路)等主要道路通过。鸡鸦水道、小榄水道、东海水道均为通航水道,东凤镇现有码头一处,位于同安中心村境内。
2001年,全镇拥有机动车15505辆、其中汽车3134辆,摩托车12371辆;全镇载客汽车1118辆,载客位6463;普通载货汽车1918辆,载重量2898吨;专用载货汽车32辆,载重量171吨。
文教卫生
专科学校一所(东凤理工学校)、中学3所,小学13所(均设附设幼儿园),学生15642人(含幼儿园人数),教职员工640人,学校总建筑面积84040平方米;全镇共有病床160张,卫生技术人员162人。医院一所,分院和门诊部4所,各村均建有卫生所;影剧院一座,广播电视台一座。
集贸设施
主要市场有同安市场、金怡路市场、兴华路市场、东凤镇电子商贸城,同安市场占地面积5128平方米,建筑面积6154平方米,封闭建筑形式,零售经营;金怡路市场占地面积11697平方米,建筑面积5849平方米,半封闭建筑形式,零售经营;东凤镇电子商贸城位于伯公中心村105国道与东阜公路交汇处占地面积约3.6公顷,摊位600个,开放街道形式,批发经营。
2.1.6 对95年总规及其实施情况的回顾
(一) 积极作用
《东凤镇总体规划(1995~2010年)》是一版具有较强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体现在:
1.对于城镇性质,该版总规提出“以电子、塑料、纺织、五金等轻工业为主的外向型工业特色镇”的定位较客观。
2.上版规划中提出了“组团式”发展构想,该规划结构基本符合东凤镇发展趋势,对东凤发展的指导作用是明显的。1996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基本上实现了当时集中式布局的规划结构。同时,上版规划所规划的各公共设施和文化娱乐设施如东凤理工学校、东凤公园、三星级酒店、综合市场等基本已经建成。
(二) 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局限性
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该版总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由于区
5
Comprehensive Planning of Dongfeng , Zhongshan 中山市东凤镇总体规划 规划说明书
域经济格局的演进和发展环境的变化,该版总规在一些方面已不能很好地指导东凤镇的开发建设。
1.99年之后东凤经济的迅猛增长引致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的急剧扩张,大大超出95年总规的预测,上版规划对人口的增长速度估计不足,特别是暂住人口的增长。上版规划中提出的到2000年8.5万人的近期预测标在1996年已经达到。而上版规划提出的到2010年11.4万人的远期预测在2000年已经接近达到。人口的预测明显滞后。由此,引发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对滞后、土地开发调控力度不足等弊病。
2.近年来的发展中,东凤镇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95年总规过于偏重物质空间规划,而未能深入分析城镇空间生长和分异机制、城镇化和产业化的动力机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与城镇建设的关联机制,因此在面临新的形势和问题时欠缺灵活性和引导性。
3.内部道路系统不合理,分级不明确,道路等级低。内部道路在105国道和东阜公路上开口过多,而且多是错位相交,停车视距不足。镇区东西向联系弱。
4.上版规划的第一、二、三、四工业区虽然已经建成,但由于没有留出发展余地,使得其被各种居住用地包围,形成了城中工业,对城区发展影响较大。
5.工业布局混乱,各种工业遍地开花,村村点火,而且集中在
105国道和东阜公路沿线两侧,没有成片集中开发。`各村的工业区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而且工业与居住混杂,相互干扰大,使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配套很不经济。
6.建筑物过多集中在105国道和东阜公路两侧形成“一层皮”建设,既降低了道路、电力等市政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也使土地利用很不经济,同时也为将来道路的拓宽、开辟带来困难。
7.上版规划中提出的节约用地,减少人均用地面积和控制私人建房占地的目标没有实现,许多建设用地征而未用,造成部分耕地丢荒,全镇有部分土地需要整理和调整。建筑档次不高,大部分是低层高密度建设,不利于居住环境质量的改善和城市形象的提高,也给基础设施的完善带来困难。虽然近年已经出现比较高标准的商业住宅区,带来了节约用地的新风,但私人建房用地过多的矛盾依然在加重,人均建设用地标准已经接近国家150平方米/人的规划限值,达147.7平方米/人。
8.村镇建设滞后,村庄布局分散,占地大,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环境比较差,与日益提高的城市化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不相适应;
9.给水管网不完善,没有形成环形供水,给水安全性低。排水设施缺乏,污水未得到处理,城区内部小河涌生活污水污染严重。
10.河堤外滩涂保护不足,违章建设严重,同时河堤缺乏防护。
2.2 发展现状与问题
2.2.1 人口与劳动力
1 概况
截止2003年,全镇有常住人口7056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286
6
Comprehensive Planning of Dongfeng , Zhongshan 中山市东凤镇总体规划 规划说明书
人,农业人口65277人),乡镇从业人员合计44771人;暂住人口43546人,总人口为114109人。
2 问题
(1). 劳动力文化层次无法适应产业化要求
1995年至今,东凤镇劳动人口文化层次有所提升,但是大专以上劳动人口较少。丰富的中等教育程度劳动力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支撑,而高等教育程度劳动力的稀缺将不利于产业的升级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文化水平层次较低的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较弱,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结构性失业,加大东凤镇未来就业压力。因此,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是未来东凤镇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2). 劳动力生产效率仍需进一步提高
将2002年三次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创造的GDP进行横向比较(见图3-1),可发现东凤镇第一和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效率均低于中山市平均水平。这与东凤镇丰富的土地资源、悠久的农业发展历史不甚符合。另一方面,由于加入WTO对农产品价格和质量标准的冲击,可以预见:未来东凤镇第一产业生产组织方式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轨的进程将加快,其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将大大提高。同样,第二、三产业劳动力生产效率仍需进一步提高。
图3-1:三次产业劳动生产效率比较(2003年)100000800006000040000200000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东风镇中山市
(3). 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同步
东凤镇历史上是农业大镇,随着工业化进程,全镇非农业人口与农业人口之比有所上升,但农业人口仍占户籍人口的大多数,为92.51%,远远高于全市57.38%水平。其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同步,2003年东凤镇工业化程度为69.08%,而城镇化程度仅为42.79%。规划期内,全镇农业人口比例应降至30%,其转移压力较大。而且目前东凤镇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无法适应工业化要求,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农村隐性失业的现象还会较严重。
(4). 暂住人口变化带来诸多挑战
东凤镇产业的飞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外来劳工,除了199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和2003年受“民工荒”影响外,10年来暂住人口保持了高速增长,2002年全镇暂住人口达52128人。可以预见,未来十几年内,东凤镇暂住人口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届时,庞大的暂住人口队伍对公共服务、社区管理、社会治安、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将形成严峻的挑战。同时,金融危机暴露了东凤镇的应对外部环境变化
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