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5718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4:03:4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9年国家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职业资

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经常性活动的班级管理方式是( )。

A、常规管理 B、民主管理 C、平行管理 D、目标管理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8章>第3节>班级管理 【答案】:A 【解析】:

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来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班级常规管理是建立良好班集体的基本要素。遵守班级规章制度是对每个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个学生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和职责。

2.认为“学校的教学应以活动为核心”的课程论是( )。

A、学科中心课程论 B、社会中心课程论 C、教师中心课程论 D、学生中心课程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2章>第1节>课程理论流派 【答案】:D 【解析】:

学生中心课程论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特别是活动为中心来编制课程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学校的教学应以活动为核心。同时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

3.如果个体对成功或失败作任务难度归因,从归因因素角度讲,这种归因属于( )。

A、外部、不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B、外部、可控和稳定归因 C、外部、不可控和稳定归因 D、外部、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4章>第8节>学习动机理论 【答案】:C 【解析】:

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表4-2 成就动机的归因模式

三维度

六因素

稳定性

内在性

4.文化(精神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最直接的方面就是( A、教育制度 B、教育规模 C、教育方法 D、学校课程内容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3节>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

【答案】:D 【解析】:

作为精神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最直接的方面,就是学校课程内容(各门学科),它正是文化的一部分。

5.“某某同学在班里表现最好”,此评价属于( )。

A、目标评价 B、目标游离评价 C、绝对评价 D、相对评价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7节>教学评价的种类 【答案】:D 【解析】:

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属于相对评价。 6.最早提出启发性教学的是( )。

A、孟子 B、孔子 C、老子 D、荀子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4节>我国目前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 【答案】:B 【解析】:

启发性教学源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最早提出的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7.狭义的教育是指( )。

A、家庭教育 B、职业教育 C、社会教育 D、学校教育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1节>教育的含义 【答案】:D 【解析】:

狭义的教育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8.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效果的关系可以描绘成( )。

A、波浪线 B、斜线 C、U型曲线 D、倒U型曲线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4章>第8节>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答案】:D 【解析】: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曲线关系。

9.研究表明,能够激起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是( )。

A、教师的赞赏 B、学习材料的趣味性 C、父母的奖励 D、同学的钦佩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4章>第8节>学习动机的分类 【答案】:B 【解析】:

内部学习动机是由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外部学习动机是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教师的赞赏和父母的奖励都属于外部学习动机。而只有学习材料的趣味性属于内部学习动机。

10.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新内容编制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做,以判断学生的掌握程度。他所运用的评价方法是( )。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配置性评价 D、甄别性评价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7节>教学评价的种类 【答案】:A 【解析】: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称为终结性评价。配置性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分班、分组。 11.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

A、教育是为谁服务 B、谁掌握教育的领导权 C、什么人应接受教育 D、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6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答案】:D 【解析】: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 12.初中阶段开设的科学课,融合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内容,该课程属于( )。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2章>第1节>课程的分类 【答案】:B 【解析】:

综合课程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与方法。 13.人从明处突然进入暗处,人的感觉阈限( )。

A、缓慢下降 B、急速下降 C、缓慢上升 D、急速上升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4章>第2节>感觉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暗适应现象。暗适应是感觉适应的一种,暗适应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是一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5718篇)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vkxa07i1z0a0pl1szsm0n19a8hrgx00gu4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