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敦煌石窟简介及历史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23:39:5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敦煌石窟简介及历史

简介: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敦煌河西走廊的西端。它始建于先秦时期的十六国,经过十六国、北朝、蜀、唐、第五代、西夏、元代等代建筑,形成规模庞大,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彩塑2415件,是世界上最现存、最丰富的佛教艺术。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省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山石窟并被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历史: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世纪,据唐\\李克让修莫高窟佛碑修\\的记载,前秦建元两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穿过这座山,突然看到金光闪闪,如现在的百万佛,于是他挖了石壁上的第一个洞。此后,法里安禅师等在此修洞,被誉为\\沙漠高洞\\,意为\\沙漠高洞\\。后世因\\沙漠\\和\\莫\\普世,后来改为\\莫高窟\\。另一位说: 佛说,建佛洞无功而居,莫无,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也就是说,没有比建造佛洞更高的修缮。

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

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

元代后敦煌停止开洞,逐渐荒废。明嘉靖关了七年(1528年),使敦煌成为边境上的游牧地方。清康熙57年(1718年)平定新疆,余正元(1723年)在敦煌沙州研究所,三年(1725年)改变沙洲魏,并从甘肃州移民到敦煌屯坦,重新建设沙州。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变沙州魏到敦煌县,敦煌经济开始复苏。莫高窟开始被人们注意了。

二十六年(1900年)清光绪发现了震惊世界的洞穴。不幸的是,在晚清政府腐败和侵占、西方列强侵华的具体历史背景下,藏洞文物不久后被发现,英国斯坦、法人博希和、日本橙瑞超、俄罗斯老堡等西方探险家跟随到敦煌,以不正当手段,从道教王手中骗取了大量藏洞文物,导致文物通过洞穴被抢掠,绝大多数不幸散居,隐藏在英、法、俄、日等国家,许多公私收藏机构,只有一小部分保存于国家,在中国文化史上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搜索更多关于: 敦煌石窟简介及历史 的文档
敦煌石窟简介及历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vzoh5913a670et7c26i4qfr01784a016mh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