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二、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1、日内瓦会议:1954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了日内瓦会议,这是中国政府代表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在世界外交舞台亮相,并对会议做出了积极贡献。
2、万隆会议:
① 1955年4月,亚非29个独立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讨论亚非主权国家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的发展问题。
②中国派出了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出席会议。周恩来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及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和分歧,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亚非会议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了解和友谊。
③会后,我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第20课 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
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美国极力阻挠中国在联合国席位的恢复。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要求中国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2、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中美建交
1、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同毛泽东会见,与周恩来会谈。双方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发表,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
三、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发展和完善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路线,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和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活动。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经济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我国现在已与16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了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的交流和合作。中国的外交不仅在国际斗争中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而且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
第六单元 现代文化和社会生活
第21课 现代科学技术之花
1、“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①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科学家钱学森、邓稼先等努力;(钱学森、邓稼先图片)
② 1960年11月成功发射自制的第一枚近程导弹“东风1号”;
③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1970年4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⑤1975年成功发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⑥1984年第一颗通信卫星被成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
2、袁隆平在国际上首先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能增产20%至30%,已推广到欧美,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3、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
①1958年,我国研制成功了第一台小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
②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超级计算机的发展历程。1983年,银河Ⅰ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运算能力达到每秒一亿次。90年代研制出银河Ⅱ型和银河Ⅲ型巨型计算机,其中银河Ⅲ型运算能力达到每秒百亿次。2002年,联想推出每秒运算能力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
③计算机的应用日益广泛,从科学计算扩展到过程控制、信息处理、经济管理、情报检索、人工智能等方面。
④“华光激光照排系统”为汉字印刷告别铅字开辟了通途。
4、“863”计划的制定:
1986年3月,四位科学家向党中央建议,组织专家对中国高新技术发展战略进行论证。同年底制定《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为纪念科学家们的建议,这个纲要命名为“863”计划。
第22课 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1、教育事业的发展:
①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人民教育制度,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制定“科教兴国”国策。
③先后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制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这就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确立了,教育事业得到全面、快速的发展。
2、文学艺术的繁荣:
①文艺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提出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文学艺术事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②文学:优秀小说:《青春之歌》、《红岩》、《芙蓉镇》、《平凡的世界》。
③戏剧艺术:昆剧《十五贯》、歌剧《洪湖赤卫队》、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现代京剧《红灯记》、话剧《茶馆》。
④绘画、音乐、舞蹈:
绘画《开国大典》、钢琴协奏曲《黄河》、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⑤电影、电视:电影有《南征北战》、《红高梁》,
电视剧《四世同堂》、《西游记》。
3、中国已成为世界体育强国:
①1955年,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我国已名列世界前茅的体育强项有:乒乓球、排球、羽毛球、游泳、跳水、体操、举重、射击等。
②2000年悉尼奥运会获28枚金牌,金牌总数第三名。
③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将在中国北京举行。
第23课 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
1、日常生活变化大:服装、饮食结构、住房、交通工具(衣食住行)、消费、娱乐的改变,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充实。
2、就业制度的变化:
企业打破“铁饭碗”,干部终身制正在废除。聘任制和劳动合同制逐步实现,用人单位和应聘者双向选择,用人方式多样化。大学生统分制度已经取消,建立了人才市场,采用上岗资格制度。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并完善:
①20世纪80年代末,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开始改革。
②1998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在全国城镇建立统账结合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③我国还建立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兴办了各种社会福利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