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知识提要 一、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物理学中,判断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必须事先选择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的标准,也就是选择一个参照物。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它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我们就说它相对于该参照物是静止的。
在研究物体运动时,除物体本身个,都要选择参照物,但是从简化问题出发,参照物的选择应根据需要和方便而定。
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时,若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往往运动的描述也不同,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因此,我们并不能简单地说某物体是运动的或静止的,而应该明确它相对于哪个物体是运动的或静止的。
从哲学方面讲,自然界里的万物每时每刻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二、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定义。符号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则。若物体做变速运动,则平均速度表示物体在整个过程中运动的大致快慢情况。
速度的单位是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复合而成的,其中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是m/s,常见单位还有cm/s、km/h等,那么比较物体速度大小时,若各个速度所取单位不同,则须化成统一单位后再比较。 三、运动的分类
物体的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的形状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在直线运动中,按照速度是否改变,又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情况,与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无关。物体在每一时刻都有其运动快慢的状态。我们把每一时刻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叫做瞬时速度。如果物体在做直线运动时,各时刻的瞬时速度始终相等,则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直线运动时,各时刻的瞬时速度并不都相等,则物体在做变速直线运动。
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要改变,但速度的改变是均匀增加的,每秒增加的速度始终相等。反之匀减速直线运动表示速度均匀减少。 四、运动状态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性质的一个物理量,它既表示大小又表示方向。所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就看物体的速度有没有改变。速度的改变包括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两个方面。例如: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始终不变, 则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大小改变、方向不变,则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虽然物体速度大小没有改变,但运动的方向始终在变化,所以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五、物理图像
物理学中,物理量的变化过程还可以用图像来表示。借助直角坐标系,我们可以找到各物理量之间的联系,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图像来帮助我们更方便地解决问题。在运动学中,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物体的运动规律。一般以时间为横坐标、路程、速度为纵坐标,找出一一对应的点画出图像。如图
图(a)、(b)、(c)为s-t图像,图像中体现了随着时间的增加,路程的变化规律。图(d)、(e)为v-t图像,图像中体现了随着时间的增加,速度的变化规律。 图(a):路程随时间增加是均匀的,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该直线与横坐标夹角的正切值()为速度的大小。 图(b):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该图像为曲线,路程随时间变化不均匀。 图(c):表示物体静止。时间在增加,物体的路程保持不变。 图(d):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没有随时间而变化。 图(e):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均匀增加。 在v-t图像中,我们可以用几何方法求得物体通过的路程。 六、相对速度
两物体相对于地面(或某参照物)的速度分别为v1、v2,当物体向相反方向运动时,若选其中之一为参照物,则另一个物体相对于它的速度大小为原来各自相对地面(或某参照物)的速度之和,即v=v1+v2;两物体向相同方向运动时,若选其中之一为参照物,则另一个相对于它的速度大小为原来各自相对地面(或某参照物)的速度之差,即 解题指导
例1:如图所示,竖直墙面靠着一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木块A,水平地面有一截面为正方形的木块B,现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推B,B恰能以10cm/s的速度匀速向左运动,求木块A向上滑行的速度。
例2:自行车以18km/h的速度向正东行驶。骑车人感到无风,则当时吹的什么风,风速为多大?( )
A.东风5m/s B.西风5m/s C.无风 D.西风10m/s
例3:一列火车以1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一个人以3m/s的速度从车厢的一头走到另一头,车厢长36m,则需要的时间为( ) A。2s B. 3s C. 12s D. 5s
例4: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的全过程中,前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0km/h,则在全路程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 A. 35km/h B. 40km/h C. 45km/h D. 50km/h
例5: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的全过程中,前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60km/h,则在全程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 A. 35km/h B. 40km/h C. 45km/h D. 50km/h
例6:如图表示甲、乙两个物体运动的速度图像,观察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⑴记时开始时,即t=0时,甲的速度是 m/s,乙的速度是 m/s
⑵3s时,甲的速度是 m/s,乙的速度是 m/s ⑶甲、乙两物体是不是都做匀速运动?
⑷在3s的时间内,哪个物体运动的路程长些?
⑸图中甲、乙两图线是相交的,相交的那一点是不是表示两物体相遇?
例7:一列火车长310m,要穿过一个长为740m的山洞,列车从进山洞互完全离开山洞共花1min10s,则列车速度为 km/h。
例8:一队士兵以v1=2m/s的速度匀速前进,队伍长1200m,骑兵通讯员以v2=10m/s的速度从队尾向队首传达命令,到达队首后又立即掉头以原速返回,求通讯员往返一次用了多少时间。
例9:端午节赛龙舟,开始甲队的船落后于乙队,甲队急起直追,从甲队船头追上乙队船尾到超过乙队船头,共历时80s。已知两队船长均为10m;乙队划船速度保持7m/s不变,甲队超越乙队的过程中船速也不变,那么甲超越乙队时的速度是多大?
例10:一列火车以30m/s的速度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在相邻的平直轨道上创面开来一列长300m的货车,速度是20m/s,坐在窗口的乘客看到货车从他眼前经过的时间是多少? 例11: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直铁轨上相向行驶,甲车车长为150m,乙车车长为200m,甲车速度为54km/h,乙车速度为72km/h,问从甲乙两车相遇到错开共经历多少时间?
解题训练
1. 宇宙飞船“和平号”与空中补给站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 ,此时两物体间彼此应处于相对 状态。(填“运动”或“静止”)
2. 独轮车驶过地上一小水洼后,路面上留下一块块水迹,测得第一块水迹中心与第五块水迹中心距离是6.28m,由此可知独轮车车轮外沿直径是 。
3. 李明同学放学回家,正砬上刮风下雨,他以5m/s的速度由西向东快跑,此时发现了奇怪的现象:雨滴成竖直下落状态,请你确定这时刮的是 风,风速是 m/s。
4. 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受到世人的瞩目,该飞艇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进入太空,16日早上6点回到地面,共绕地球运动14圈,每圈用的时间约为 h。 5. 一宇宙飞艇的面积S=50㎡,它以10km/s的恒定速度航行,设在宇宙空间平均1㎡有一颗微流星,那么飞船在1min内碰到的微流星颗N= 颗。
6. 如图是小车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从0到12s这段时间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
7. 放学了,某同学在离校回家的路上,运用所学到的物理知识估测出他在前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2m/s,后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3m/,那么,请你计算一下,该同学在回家的全程中平均速度为 m/s。
8. 两艘潜艇相距L,以相同的速度v成单纵队航行,后艇的超声定位器发出信号到达前艇并被反射回来,声音在水中速度等于v0,求发出信号和收到回声两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9. 打雷时,小王先看到闪电,经过3s听到雷声,请你估算发生雷电处离小王大约在 m。 10. 用图像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如图所示,下列各图像用来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
A. (A)(B) B. (C)(D) C. (A)(C) D. (B)(D) 11. 在一条行驶十分平稳的船站着两个瞄准的射手,一个在船,一个站在船尾用的枪支一样,并且同时开枪,谁先中弹?() A. 站在船头的 B. 站在船尾的人 C. 同时中弹 D. 无法判断
12. 一列客车和列货车在相互平行的轨道上相向行驶,已知两长度均为300m,车速均为54km/h,且保持不变,两车从相遇到分离的时间为 s。
13. 一般在水中的航速为v0保持不变,先沿江面顺流到某处,再逆水回至原处,往返使用时间分别为t1和t2,算得江水的流速为( ) A. B. C. D.
14. 小亮同学站在火车轨道旁,一列正在鸣笛的火车飞驰而过,则他听到的鸣笛声的频率将( )
A. 先变小后变 B. 先变大后变小 C. 保持不变 D. 无法判断
15. 一小球从光滑斜面滚下,在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那么在t+t/(t/>0)时间内小球的平均速度( )
A. 大于v B. 小于v C. 等于v D. 无法判断
16. 车站的自动扶梯用1min可将一个站在扶梯上的人送上去,若自动扶梯不动,沿扶梯走上去要3min,那么此人沿运动着的扶梯走上去需要( ) A. 1min B. 2min C. 0.25min D. 0.75min
17. 一个木箱漂浮在河中,随平稳流动的河水向下游漂去,在木箱上游和下游各一船,与木箱距离相同,两船同时划向木箱,若两船在水中划行的速度大小相等,则( ) A. 上游的小船先捞到木箱 B. 下游的小船先捞到木箱 C. 两船同时捞到木箱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18. 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运动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它们的速度相比( )
A. v甲>v乙 B. v甲=v乙 C. v甲<v乙 D. 无法确定
19.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苏联的卫国战争中曾发生一个故事,在一列以15m/s的速度驶向战争前线的列车上,有一节宽2.4m的车厢,被垂直于车厢移动方向上飞来的枪弹击穿,位于车厢两壁上的弹孔彼此间相对位移量为6cm,试问枪弹的速度是多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