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医妇科学总结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0:51:2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诊断要点:高热或高热寒战、或恶寒发热、或寒热时作、或低热不退,或伴有恶露异常,小腹疼痛。 3、鉴别:产后发热当与如用发热相鉴别。 4、治则治法:以调气血和营卫为主。 感染邪毒 血瘀 外感 血虚

五、产后恶露不绝

1、恶露、正常恶露与恶露不绝:

恶露:妇人新产后,胞宫内遗留的余血浊液通过阴道排出体外者称为恶露。 正常恶露:初为红色,继而逐渐变淡,且无特殊臭味,持续3周左右干净。 恶露不绝:产后恶露持续3周以上仍淋漓不断者称为恶露不绝。 2、病因病机:冲任不固,气血运行失常所致。

3、本病治疗以调气血、固冲人为主。产后恶露不绝属实者禁用破血之品。 气虚 血热 血瘀

八、产后自汗、盗汗

定义:产妇产后涔涔汗出,持续不止者,称为产后自汗或产后汗出不止;产后盗汗为产妇睡寐中汗出湿衣,醒来即止者。 气虚自汗 阴虚盗汗

九、产后身痛

定义: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肢体关节酸痛、麻木、重着者,称为产后身痛。 血虚 风寒 血瘀

十、缺乳

病机:气血化源不足或肝气郁结 气血虚弱 肝郁气滞

十一、乳汁自出 气血虚弱 肝经郁热 补气益血,佐以固摄 舒肝解郁,清热敛乳 八珍汤去川芎,加黄芪、五味子、芡实、麦芽 丹栀逍遥散去生姜,加生地、生牡蛎、夏枯草

补气养血,佐以通乳 疏肝解郁,通络下乳 通乳丹 下乳涌泉散 补血益气,和络止痛 养血祛风,散寒除湿 养血活血,化瘀通络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鸡血藤、当归 独活寄生汤 身痛逐瘀疡 补气固表,和营止汗 益气养阴、生津敛汗 黄芪汤 生脉散加煅牡蛎、浮小麦 补气养血,摄血止血 养阴清热,凉血止血 祛瘀生新,理血归经 补中益气汤加艾叶炭、阿胶、乌贼骨、鹿角霜 保阴煎加阿胶、旱莲草、炒地榆(肝郁化热用丹栀逍遥散) 生化汤加益母草、炒蒲黄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活血化瘀,清热和营 养血祛风,疏解表邪 补血益气,调和营卫 解毒活血汤加金银花、益母草 生化汤加丹参、丹皮、益母草 加味四物汤加苏叶 八珍汤去川芎,加黄芪 妇科杂病

(病案分析,可能有2~3个诊断)

1、妇科杂病的的病因:起居不慎,感受外邪;脏因亏少,情志不调;禀赋不足,气血虚弱。 2、治疗以脏腑、经络、气血为核心。

一、不孕症(最重要,概念、诊断)

1、原发性不孕:女子婚后,夫妇同居2年以上,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未受孕者称为原发性不孕。 继发性不孕:妇女曾孕育过,未避孕又两年以上未再受孕者称为继发性不孕。 2、诊断要点: 1)症状:

2)妇检:排出器质性病变

3)辅检:先排出非妇科因素,再作特殊检查 3、治则治法:治疗重点当种子调经 肾虚 肾阳虚 肾阴虚 肝郁 痰湿 血瘀

二、徵瘕(鉴别诊断最重要)

1、定义:妇女下腹有结块,伴有或痛、或胀、或满,甚或出血这,称为癥瘕。 癥:癥者坚硬成块,固定不移,推揉不散,痛有定处,病属血分; 瘕:瘕者痞满无形,时聚时散,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病属气分。 2、鉴别诊断:

1)妊娠子宫、尿潴留:妊娠子宫、尿潴留等可见小腹部隆起或有包块,但妊娠子宫伴有妊娠反应等表现,尿潴留往往多急发,与癥瘕迁延病情不同。

2)内外科癥瘕:除发生部位、症状不同外,可通过妇科检查鉴别。 3、治则治法:以理气、祛瘀、利湿除痰为大法。 气滞 血瘀 痰湿

三、阴挺

1、 定义:妇女子宫下脱,甚则挺出阴户之外,或阴道璧膨出,前者为子宫脱垂,后者为阴道壁膨出,统称阴挺。 2、 病机:冲任不固,统摄无力。 3、 子宫脱垂程度的诊断:

Ⅰ度: 轻型为宫颈外口距处女膜缘<4cm,未达处女膜缘;重型为宫颈外口已达到处女膜缘,未超出该缘,检查时在阴道口可见宫颈;

Ⅱ度: 轻型为宫颈已脱出阴道口,宫体仍在阴道内;重型为宫颈及部分宫体已脱出阴道口; Ⅲ度: 宫颈及宫体全部脱出阴道口。 气虚 肾虚

四、阴痒

女子外阴或阴道内瘙痒,甚至痒痛难忍,或伴带下量多者称为阴痒。 肝经湿热 阴虚血燥

五、阴疮

女子阴户红肿疼痛,或积结成块,甚至化脓溃破,黄水淋漓或阴户一侧积块,如蚕茧状,称为阴疮。 热毒 寒凝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温经散寒、化痰消结 五味消毒饮加乳香、没药、赤芍、丹皮 阳和汤 泻肝清热、除湿止痒 滋阴降火、养血止痒 龙胆泻肝汤 知柏地黄丸加当归、生首乌、白鲜皮 补气升提 补肾固脱 补中益气汤加川断、金樱子 大补元煎加金樱子、芡实、鹿角胶、紫河车 行气导滞、活血散结 活血祛瘀、散结消徵 理气化痰、散结消徵 香棱丸 桂枝茯苓丸加土鳖虫、莪术 苍附导痰丸加川芎、莪术 温肾暖宫、养血温冲 滋肾益精、养肝调冲 疏肝解郁、养血理脾 燥湿化痰、理气调冲 温经化瘀、活血调经 温冲汤 养精种玉汤加女贞子、旱莲草 开郁种玉汤加柴胡 启宫丸加石菖蒲 少腹逐瘀汤

八、盆腔炎(可能出现在病案分析中)

1、定义: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炎症,包括子宫体、卵巢、输卵管炎症,范围较广,可局限于某一部分,也可几个部分同时发病。 2、特征:腹痛、或腹痛阵作伴有发热。

3、病因病机:湿热瘀阻胞宫胞络,致冲任带三脉失常。 4、诊断要点

1)症状:下腹部疼痛,甚至剧痛,高热,白带增多,呈脓性秽臭,或伴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伴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 2)体检:急性面容,心率加快,腹胀,全腹压痛,反跳痛或肌紧张;阴道脓性分泌物;宫颈提举痛;两侧附件压痛明显。

急性盆腔炎 热毒壅盛 湿热内结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清热解毒、利湿活血 黄连解毒汤加生地、牡丹皮、乳香、没药 清热调血汤去白芍,加败酱草、红藤、薏苡仁、山栀子 一附院急盆清解汤:银花、连翘、败酱草、丹皮、栀子、赤芍、桃仁、公英、没药、乳香、甘草

慢性盆腔炎

1、 病因病机:湿瘀之邪蕴于子宫、胞络,致冲任带功能失调。 2、 诊断要点:

1) 症状:下腹痛或追胀痛,或腰骶疼痛,疼痛一般不剧烈,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白带增多,月经异常,低

热,不孕。

2) 妇检:子宫后倾,大小正常,活动受限,附件压痛,或扪及肿块。 3) 辅检:腹腔镜可见盆腔内炎性病变。

3、慢性盆腔炎须与内膜异位症、盆腔瘀血证、慢性阑尾炎、慢性结肠炎、肠粘连。 气滞血瘀 寒湿凝滞 脾虚瘀浊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温经化湿、理气化瘀 健脾化浊、祛瘀通络 血府逐瘀汤(罗老喜用膈下逐淤汤) 少腹逐瘀汤加茯苓、白术(罗老喜用金匮温经汤) 香砂六君子汤合桂枝茯苓丸去桃仁、生姜、大枣、加丝瓜络

要求熟记方剂:

1、 清经散《傅青主女科》:

清经散治经多早,清火滋水此方好;丹皮地骨黄柏芍,茯苓熟地嫩青蒿。 2、 两地汤《傅青主女科》

两地汤方用干地,胶芍玄参地骨皮;月经先期因虚热,清经凉血复滋阴。 3、 完带汤

完带汤方重健脾,双术参淮草陈皮;柴芍车前黑荆芥,脾虚湿困带下宜。 4、 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

寿胎丸用菟丝子,川断阿胶与桑寄;气虚加术和参芪,寒甚骨脂热生地。 5、 生化汤《傅青主女科》

生化汤宜产后尝,川芎桃草酒炮姜;恶露不行少腹痛,温养活血可参详。 6、 解毒活血汤《医林改错》

解读活血连翘甘,升散退热柴胡根;红花归地桃仁芍,枳壳散结邪瘀分。 7、 金匮温经汤《金匮要略》

温经归芍桂萸芎,姜夏丹皮又麦冬;参草扶脾阿胶共,温寒止痛最暖宫。 8、 苍术导痰丸《叶天士女科》

苍术导痰丸茯苓,陈夏甘枳药南星;生姜苍术和香附,痰湿经少或闭经。 9、 膈下逐淤汤《医林改错》

膈下逐淤行气滞,台乌香附延胡枳;甘草丹皮芎归芍,逐瘀桃红配灵脂。 10、少腹逐淤汤《医林改错》

少腹逐瘀小茴香,芎归桂花与干姜;延胡灵脂蒲黄没,祛寒化瘀效力强。 11、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血府逐瘀芎归芍,红花生地柴胡枳;桔梗牛膝升降复,甘草和中调诸药。 1.清经散:丹皮.地骨皮.白芍.熟地.青蒿.黄柏.茯苓(柏母弟要服青皮。) 2.两地汤:二地要卖生胶。生地.地骨皮.玄参.麦冬.阿胶.白芍

3.清热调血汤:桃花乡穷,连弟要生母饿归。牡丹皮.黄连.生地.当归.白芍.川芎.红花.桃仁.莪术.香附.延胡索 4.清热固经汤:黄子三弟教龟母炒藕炭。生地.地骨皮.炙龟板.牡蛎粉.阿胶.黄芩.藕节.陈棕炭.焦栀子.地榆.甘草 5.固本止崩汤:敌人归还姜叔。人参.黄芪.白术.熟地.当归.黑姜

6.顺经汤:京母归地服沙药。当归.熟地.沙参.白芍.茯苓.黑荆芥.丹皮 7.完带汤: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苍术.甘草.陈皮.柴胡.车前子.黑芥穗

8.止带方:二苓子要黄因牛子携母。猪苓.茯苓.车前子.泽泻.茵陈.赤芍.丹皮.黄柏.栀子.牛膝 9.寿胎丸:土姣继续。菟丝子.桑寄生.川断.黄芩.黄柏.甘草

10.天仙藤散:江苏草皮白,二林想写乌藤瓜。天仙藤.香附.陈皮.甘草.乌药.生姜.木瓜.苏叶.茯苓.猪苓.白术.泽泻 11.生化汤: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炙甘草

12.解毒活血汤:连翘.葛根.柴胡.枳壳.当归.赤芍.生地.红花.桃仁.甘草

13.毓麟珠:八珍穿鹿狗肚。人参.白术.茯苓.芍药.川芎.炙草.当归.熟地.菟丝子鹿角霜.杜仲.川椒 14.启宫丸:制半夏.苍术.香附.茯苓.神曲.陈皮.川芎. 15.阴痒外治法:

1)塌痒汤:鹤虱.苦参.威灵仙.归尾.蛇床子.狼毒.

2)蛇床子散:蛇床子.花椒.明矾.苦参.百部苍附导痰丸:陈叔帮南子神父服生甘。 归肾丸:二山种地归服兔狗。 二仙汤:二仙母白天归。 温经汤:(良方)母牛炒贵鹅,人当要穷。 举元煎:黄麻人炒叔。 寿胎丸:土姣继续。

胎元饮:二伯归地炒人肚皮。 保元煎:二黄二弟要断药草。

搜索更多关于: 中医妇科学总结 的文档
中医妇科学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w7ml3g0h062a888eeah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