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有毒,能跟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 D.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26.用H2、C、CO分别还原mg氧化铜,所消耗的H2、C、CO三者质量之比为( )
A.1:1:1 B.1:6:14 C.1:3:14 D.14:3:1
27.能把N2与CO2、O2与CO2、HCl气体与CO2一一区别开来的试剂是( )
A.燃着的木条 B.蒸馏水 C.澄清的石灰水 D.紫色石蕊试液
28.CO和C分别跟CuO反应,若生成等质量的Cu,则反应中消耗的CO和C的质量比为(假定CO全部用于还原CuO)C
A.1∶1
B.7∶3
C.14∶3
D.1∶2
29.将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再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最后剩余的气体是D
A.氮气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和氮气
30.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
A.都是无色有毒的气体 B.都是氧化物,都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 C.都能用碳和氧气反应制得 D.都能溶于水,并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31.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鉴别CO和CO2两种气体的是D
A.澄清石灰水
B.紫色石蕊试液 C.灼热的氧化铜
D.稀盐酸
的是
32.右下图装置,有贮气、洗气等多种用途。以下有关该装置用途的说法中正确D
A.用排水法收集O2,瓶内盛满水,气体从A管进 B.用于病人输氧,瓶内盛放水,B管接供氧钢瓶
C.测量HCl体积时,瓶内盛满水,气体从B管进,A管接量筒 D.除去H2中的CO2,瓶内盛放NaOH溶液,气体从A管进
1-9单元期中考试 基础知识复习专题 第 - 33 - 页 共 62 页
33.下列各组中两种物质质量均相等,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后,产生等质量CO2是()
A.CaCO3 KHCO3 B.MgCO3 Na2CO3 C.CaCO3 NaHCO3 D.K2CO3 NaHCO3 34.取10克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4.44克CO2的是( )
A.CaCO3 Na2CO3 B.Na2CO3 Na2SO4 C.MgCO3 KHCO3 D.Na2CO3 NaHCO3
35.O2 和 CO的混合气体50克,点燃后充分燃烧,把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后测得剩余气体为6克。求CO与O2的质量比
A.17:8 B.7:4 C.7:8 D.14:11
36.在密闭容器中,将一定质量的CO和O2的混合气体引爆,测得反应后所得物质中有一定量的CO和22 g CO2,若原混合气体中CO和O2的质量比为5∶2,则原混合气体的质量为C
A.19.6 g
B.22.0 g
C.28.0 g
D.40.0 g
37.用足量的CO还原+2价金属R的氧化物mg,可得金属ng,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
A.16/(m-n)
B.(m-n)/16
C.(m-n)/16n
D.16n/(m-n)
38.区别H2和CO可用的方法是B
①点燃后观察火焰的颜色 ②点燃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③将点燃产物通入石灰水中
A.①
B.②③
C.③
D.①②③
39.有下列四种实验设计及操作,实验过程中其现象不足以说明C02与Na0H溶液发生了反应的是B
40.一种新型绿色电池——燃料电池,是把H2、CO、CH4等燃料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
1-9单元期中考试 基础知识复习专题 第 - 34 - 页 共 62 页
使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发电站。这三种气体作为燃料的原因是B
A.都是无毒、无害气体
B.都可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C.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和水 D.均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
41.当今世界三大环境问题是:酸雨、臭氧内层衰竭和温室效应,其中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的BD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氮
42.下列关于世界三大化石燃料的各种说法不正确的是CD
A.石油是颜色深暗的黏稠状液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 B.焦炭是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制得的,是冶金工业的重要原料 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它不属于化石燃料
D.石油和煤的主要成分都是氢元素和碳元素,同时含有少量其他元素,如硫、氮等 43.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下列燃料电池比较适合宇宙飞船上使用的是C
A.O2—CH4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
44.点燃下列混合气体时,可能发生爆炸的是B
A.CO与CO2
B.O2—C2H5OH燃料电池 C.O2—H2燃料电池
D.O2—CO
B.CH4与O2 C.O2与N2
D.CO与CH4
45.氢能是一种应用前景非常诱人的新能源。但目前仍处在研究试验阶段,还未能进入实用阶段,其主要原因是BC
A.氢气燃烧对环境影响的评价问题尚无定论 B.氢气的制备耗能巨大、廉价制氢的技术尚未成熟 C.氢气贮存、运输等安全技术尚未完全解决
1-9单元期中考试 基础知识复习专题 第 - 35 - 页 共 62 页
D.氢气燃烧的放热量低于相同质量的矿物燃料,经济效益欠佳 46.下列变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D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B.分馏石油制汽油 C.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 D.将煤炼制成煤气
4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A.干冰蒸发时需吸收大量的热,这就是化学反应中的吸热现象 B.硫燃烧需要先加热,所以它燃烧是吸收热量
C.水蒸气液化放出热量,这是化学反应的放热现象 D.化石燃料的燃烧放出热量 48.最近,我国南海海底发现巨大的“可燃冰”带,能源总量估计相当于中国石油总量的一半;而我国东海“可燃冰”的蕴藏量也很可观。“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水合甲烷晶体(CH4·n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 CH4·nH2O是混合物 B CH4·nH2O的组成元素有3种 C CH4·nH2O中CH4和H2O的质量比为1∶1 D可燃冰能燃烧,说明水具有可燃 1. A2. A3. C4. D5.C6. D7.D 8. A9.BC 10. A11. D12.D13.A 14. CD15.AC 16. C 17. CD18. A19. C20. A21. C22. C23. B24. A25. D26.B27.C28. C29. D 30. C31. D32. D33.A.34.C 35.AD36. C37.D38. B39. B40. B41. BD42. CD43. C 44.B45.BC46. D47.D48.B
7.长期存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上常附有一层白色固体物质是(填化学式) ,生成该物质的原因是(用方程式表示) 。若欲将其除去,应先加入的适量试剂为 ,然后再用 冲洗干净,在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7.CaCO3
1-9单元期中考试 基础知识复习专题 第 - 36 - 页 共 62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