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负担重而学习时间少; (5) 农民之间经常互相学习;
36.简述农业推广教育对象的学习特点。(2007.04) 41.试述农业推广教育中个别教学法的具体方法及应用。(2008.04)P210
(1) 走访农户;
要点:
① 选择好访问对象; ② 做好访问计划准备;
③ 注意同对象协同讨论,互相交流; ④ 做好访问记录; ⑤ 访问后指导; (2) 定点咨询;
① 咨询站的地点应选择农民来往方便的地方,规定接待的时间也要尽可能对农民
方便,而不是照顾推广人员的方便;
② 推广人员应严格坚持办公时间,不能让农民空跑;还应建立来访登记、值班登
记等制度;
③ 设置最新信息的公告栏,准备一些小册子、活页资料、挂图、推广宣传画; ④ 推广人员应热情接待来访农民,主动关心、询问他关心的问题,尽可能使来访
者心情舒畅。
(3) 不拘形式的接触; (4) 科技示范户; (5) 田间插旗法;
37.试述农业推广教育的作用及特点。(2006.04)
作用:
(一) 促进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的传播、扩散、转化和开发,使之尽快应用于生产,转变
成现实的生产力。
(二) 引导、教育和服务农民,培养农民科技推广队伍,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
设。
(三) 为科研、教学单位反馈科技、生产信息,提供新的课题和研究内容。 (四) 宣传贯彻党和政府的教育方针、政策。
特点:
(7) (8) (9) (10) (11) (12)
普及性;
内容的实用性; 实践性; 时效性;
场所、形式、手段多样性; 综合性。
第八章.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单选 多选 名词解释
26、农业科技成果转化(2010.04)
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地把科学技术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
31.推广度(2007.04)P225
反映单项技术推广的程度,即某技术在空间的分布状况
27.推广率(2008.07)
是评价多项农业技术推广程度的指标,即某技术或某行政技术已被推广的比例。
3.成果转化周期(2005.07)P223
指科研成果自鉴定之日起,到生产上普及推广之日止的时间。
27.技术上限(2003.10)P236
不计成本而取得的最高产量,称为技术上限。
简答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
(1) (2) (3) (4) (5)
农业开发研究; 农业推广机构; 大众传播途径; 农业技术市场; 中试生产基地建设。
39.简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式。(2009.04)、(2006.04)
1. ① ② ③ ④ 2. ① ② ③ ④ ⑤ 3.
经营服务方式:
符合自愿原则、等价交换原则;
农民欢迎的新技术与物资配套服务,新技术转化速度快; 比较容易实现其交换价值;
既进行新成果的转化,又补充了技术推广部门的实力。 技术承包方式:
联产提成技术承包责任制; 定产定额技术承包; 联效联质技术承包; 专项技术劳务承包; 农业科技集团承包。
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资料等服务方式
4.简要回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基本模式。(2004.07)P221
(1) 基础理论转化为生产上可以利用的硬件和软件; (2) 硬件和软件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3) 科学技术转化为人的内在因素。
37.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制约因素主要有哪些?(2007.04)
(1) 转化系统是否健全,转化系统的管理体制是否合理; (2) 农业科技成果与生产是否脱节,反馈回路是否畅通; (3) 技术储备是否雄厚;
此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还包括科学文化因素、政策法规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
自然地理因素等。
38.衡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状况的指标体系。(2005.04)
1) 转化率: R=
??0??????0
×100%
R 转化率;
??0 ―实际转化成果数; a-------研究成果数; t------------正常转化周期;
??0 -实际转化周期; 2) 推广度
反映单项技术推广的程度,即某技术在空间的分布状况 3) 推广率
是评价多项农业技术推广程度的指标,即某技术或某行政技术已被推广的比例。 4) 推广指数
推广指数=√推广率×推广度 5) 平均推广速度 6) 新增总产值 7) 新增纯收益
40.农业开发研究包括哪些方面?(2006.07)P228
1) 2) 3) 4)
联合股份开发; 独立企业开发; 综合基地型开发; 区域治理型开发;
论述
37.试述提高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民成果分布的对策。(2011.04)、(2009.07)
(一) 引进适用技术;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培植生产力新的生长点; (1) 引进适用技术; (2) 调整农业内部结构;
① 大力突破多种经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