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关于当代大学生恋爱观、婚姻观的评析 2011/12/10 调查方式:选取周边20名大学生以调查问卷方式调查 调查问卷;
1. 性别
A.男 B.女
2. 你谈恋爱了没
A.有 B.没有
3. 你谈过恋爱没
A.有 B.没有
4. 你为什么谈恋爱
A.大家都有男女朋友,没有很没面子 B.寻找心灵寄托,弥补内心空虚 c.对学习有所帮助 D.寻觅结婚对象
E.两情相悦,就自然在一起了 5. 大学恋爱是否要以结婚为目的
A.是 B.只是单纯找一个男女朋友 C.顺其自然 6. 对于未来择偶的标准重要的有哪些(可多选) A.样貌B.家世C.性格D.学历E.能力F.重责任 7. 对于同居的看法
A.不反对 B.不赞同 C.顺其自然 D.无所谓 8. 什么阶段结婚
A.大学期间 B.大学毕业 C.事业有成 D顺其自然 E.听从父母安排 F.不婚 9. 对于网婚、裸婚、闪婚等的态度
A.只能理解不支持 B.坚决反对C.很正常D.有这个想法 10. 对于婚姻的看法
A.是一种责任 B.有情人终成眷属 C.父母喜欢就行 D.爱情的坟墓
E.事业的跳板,不是自己爱的人,是对自己有帮助的人 11. 面包、爱情选择哪一个
A.事业为重 B.爱情价为高
论文
爱情,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是诗人们歌颂的,作家们撰写的不老神话。对于大学生来说,爱情更如蜜一般甜,如阳光一般灿烂,让每个人都充满美好幻想。婚姻,是情侣之间互相的承诺,是2人准备一起面对苦难幸福的保证,是将2个人的世界变为一个的决定。但随着时代进步,人们对爱情.婚姻的观念都有了不同的追求,从而更是将大学生们的爱情观,婚姻观引向不同的道路,大学生是走向社会准备着的群体,对于恋爱、婚姻的选择更是直接关系到了社会的发展,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是大学生比需掌握的一门课程,然而时代进步的现今,大学生的恋爱观、婚姻观却在逐步堕落。 首先,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1. 参加调查的为10男10女大学生
2. 其中80%的大学生正在恋爱,20%没有男女朋友 3. 20人中,90%的大学生谈过恋爱,10%从没谈过恋爱
4. 25%的大学生认为谈恋爱为了面子,35%的大学生认为恋爱是为了弥补自己内心空虚,
寻找心灵寄托,30%的大学生认为恋爱是两情相悦,5%的大学生认为恋爱有助于学习,5%的大学生则是以结婚为前提谈恋爱
5. 对于大学恋爱是否已结婚为目的,75%认为顺其自然,15%认为只是单纯的想谈一场恋
爱,10%的大学生认为就应该已结婚为目的
6. 对于未来择偶标准,60%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具备能力、责任、性格三点,15%的大学生
认为应该具备样貌、责任、学历,20%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具备家世、能力、责任,5%的大学生则认为样貌、能力、家世、学历、责任都应该具备。
7. 对于同居的看法,65%的大学生持坚决反对态度,25%的大学生认为只要顺其自然就行,
10%的大学生认为同居没什么不可,5%的大学生则认为无所谓同居与否。
8. 对于什么阶段结婚,10%的大学生选择大学毕业之后结婚,45%的大学生选择事业有成
之后结婚,25%的大学生选择顺其自然,15%的大学生选择听从父母安排选择结婚时间,5%的大学生则选择了不婚,对于大学期间结婚的观点无人选择。
9. 55%的大学生认为闪婚、裸婚、网婚等方式只能理解,但不支持,25%的大学生则认为
闪婚、裸婚、网婚等方式很潮流,很正常,10%的大学生有过这样的想法,10%打的大学生则对此持坚决反对的态度。
10. 40%的大学生认为婚姻是两情相悦,5%的大学生认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15%的大学生
则认为结婚只要父母喜欢就行,10%的大学生认为婚姻是与自己不爱的结合,但是对自己有帮助,是自己事业的保障,20%的大学生认为婚姻是一种责任。
11. 对于爱情与面包的选择,45%的大学生认为爱情价更高,55%的大学生则认为事业更为
重要。
那什么是恋爱呢?
恋爱,在不同时代有不同定义,现代定义为两个人基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对对方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最强烈、最稳定、最专一的感情。 那什么又是爱呢?
心理学家把爱界说为:「抽象思维或具体物体所产生的刺激,该刺激带来一种舒适或快乐。」所谓「具体物体」,可以是人类父母兄弟、邻居朋友等;可以是动植界中的瘦菊古松、黄莺白鹤等;也可以是自然界中的夕阳明月、青山绿水等。所谓「抽象思
维」,则指伦理道德、爱国情操等。也有人所爱的就是爱本身,为爱而爱,不为其他。社会学家则把爱缩小到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之中,谓:「爱是与他人相认同的强烈情绪,以此为基础所建立的社会关系,能为相爱的一方或双方带来满足和愉快。」于是爱这种情绪,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出现于人际关系之中,如孔子的仁爱、墨子的兼爱、释迦牟尼的普爱。
在大学生活中,恋爱早已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许多大学生因为各种原因而走到一起,结成一对,但是很多的大学生的恋爱观存在许多错误,以‘爱’之名,但却背‘爱’而驰不在少数,那么大学生才能在哪些不良的恋爱观呢?
1. 将恋爱、学业之间的关系把握不到位。恋爱是每个人必经的道路,也是人生
的重要一部分,但是,我们正处于求学阶段,恋爱固然是人生大事,但也不是人生的全部,我们应以学业为重,学习是我们读大学的主要目的,但同时也要认识到爱情并不是学业的绊脚石,只要我们处理得当,爱情反而会促进学业的发展。
2. 不会爱。我们应该要对爱的能力进行培养,懂得怎样去爱人,怎样接受或拒
绝别人的爱;懂得正确的取舍,才不会伤害自己,也不会伤害别人。
3. 不会正确处理恋爱挫折。爱情是双向的,互相的,如果没有了爱,那么恋爱
将会以失败告终,面对失恋,很多大学生不知如何宣泄心中的痛苦,从而选择了轻生的举动,这一错误方式不仅为自己带来无法弥补的遗憾,也为父母,老师,甚至你爱的人带来更深的伤痛。所以,大学生在面对失恋打击的现实时,不要过分隐藏和压抑失恋带来的痛苦,找适当的方法宣泄,如可通过唱歌、大哭、大叫、运动等方法,也可以将将自己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之上,参加社团娱乐活动,不断工作,防止自己乱想,把感情升华为自己动力,作为成长的养分。
4. 没有建立正确的恋爱动机。恋爱的目的是寻找自己终身的伴侣,而不是为了
面子,为了玩玩,为了心灵寄托,更不是为了为自己的事业寻找垫脚石。这些都是不正确的恋爱动机。
5. 恋爱不应该出现第三者。恋爱是两个人的事,双方要专一对待,不能允许第
三者的介入,恋爱不是儿戏,不是花言巧语,不存利用,不容许背叛,不能见异思迁,脚踏两船。这是一个人道德素质的体现。
6. 不懂得爱的本质。爱是一种责任与奉献,不是彼此的求全责备,要为爱的人
付出,才有可能得到爱的回报,更要能够为爱负责任,要明白自己所做,将来会担负起什么责任。
7. 爱却不会互相包容,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相爱的双方都是在不同的环境下
成长,造就了不同的人生际遇,有不同的人生认识,我们不能要求对方的完全赞同,只能互相包容彼此的差异,为对方慢慢改变,同时,也要自立自强,不能想着完全依赖另一方,否则,在恋爱中容易丧失自我。
8. 恋爱不懂得平等互待。没有天生的强者,没有必然的弱方,没有谁必须为谁
做的,也没有谁欠谁的,恋爱的双方必须是平等的,才能创造没有阴影的爱情。
9. 不懂得分清是爱还是喜欢。很多大学情侣都分不清在一起的原因是爱还是喜
欢,有的是因为样貌,有的是因为才气,就单纯的因为爱的少之又少。 大学是正值青春活力的时期,难免在人生选择方面出现偏差,一场正确的恋爱,也是对大学生是否持有正确恋爱观的考察。 那什么又是婚姻呢?
男人和女人结为夫妻;已结婚的状态。男人为女人而婚,女人为自己而嫁,婚姻的本质在于共同相爱、精彩的生活并延续自己的生命。
现在的婚姻对于大学生来说,是过于沉重的话题,大学生的思想活跃,开放少禁忌,任何一种对于固有事物的创新态势都容易赢得他们的认同,同时,他们也把这种敢于挑战传统的大胆行为当做彰显个性和标志成熟的标志。
现在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婚姻趋于物质化和自私化,大学期间是一个青春过渡期,冲动的我们往往只顾眼前的享乐,却忘记了享乐的代价,忘记还不够成熟的我们完全无法负担起‘爱’这一个字的重量,更无法承担‘婚姻’的所以肩负的责任,认为爱情是婚姻基础的大学生越来越少,在婚姻态度上更注重于自我体验,合则结,不合则分,一切凭感觉,闪婚闪离现象日趋增多,就是因为大学时期不正确的婚姻观导致。
是什么造成了现今日趋堕落的婚姻观?
1. 教育的不到位。家庭和学校一致反对大学之前恋爱,认为恋爱影响学生学习,
对大学恋爱期望值不高,导致大学期间大学生恋爱时期缺乏正确引导,正确的婚姻观观念薄弱,从而产生一系列悲剧的婚姻。
2. 家庭因素。父母不知道的是,他们的婚姻观对孩子也会产生一些影响,孩子
会不自觉的将自己的爱人与父母的爱情比较,如果做得不错的父母,会让孩子对婚姻有好的认识,而那种处于离异家庭,或单亲家庭,从小对孩子婚姻方面的教育容易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3. 社会因素。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大学生思想上存在双重性,既有东方
的传统保守,又受到西方开放行为的影响,导致行为思想的偏差。
4. 传媒文化的影响。越来越流行的偶像剧,韩剧文化,总是千变不离“爱”这
个主线,广为传播的爱情小说层出不穷,许多大学生对其中传播的浪漫爱情都有一种向往,从而忽略现实。
爱情与婚姻本是让人羡慕的词语,有爱才互许承诺,才结为夫妇,才有了婚姻,婚姻是爱的传承,也是一份责任,当代大学生是社会接班的一代,为了更好的未来,更需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学会爱人与被爱,学会承担责任,学会为了爱付出,学会把握爱的孰轻孰重,学会平衡恋爱与学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