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国海洋大学《地震勘探原理》考研历年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3:44:0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青岛海洋大学200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524 科目名称:地震勘探 一、名词解释(10分)

1. CDP 动校正 2. 时距图 3. 波前面 4. 视速度 5. 静校正

6. 地震资料数字处理 7. 一维数字滤波 8. 粘弹性介质 9. 吉布斯现象 10. 动校正拉伸畸变 二、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 何为完全弹性介质、均匀介质、层状介质、连续性介质和双相介质?

2、 什么是叠加速度?不同地层模型时叠加速度的含义是什么?如何获取叠加速度? 三、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 当地震纵波(P波)垂直入射到一个分界面时,会得到哪些地震波?

2、 一倾斜界面反射时距曲线有什么特点?其极小点位置(hm,tm)与界面法线深度h、

倾角φ和波速V有什么关系?

四、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水平层状介质反射时距曲线有什么特点?线性连续介质时的射线轨迹和等时线轨迹有什么特点?

2、什么是平均速度、均方根速度、层速度、等效速度和射线平均速度? 五、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 路上和海上地震勘探的震源主要有哪些?

2、 什么是底波、鸣震和拖曳噪声?如何消除他们? 六、回答及计算下列问题(10分)

1、 较详细说明,大断层下盘处常出现地震资料空白带的原因。

2、 接受排列N=96道,覆盖次数n=6、12、24时,计算出单边放炮、双边放炮观测系

统中的泡点距道数γ值。

七、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 比较叠加速度谱和相关速度谱各有什么特点? 2、 什么是反滤波?反滤波主要有哪些用途? 八、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 有限差分法波动方程偏移为什么要进行波长分离?如何进行分离? 2、 动校正实现时,为什么要作动校正表?动校正表的形式是什么样? 九、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 处理地震资料的数字滤波器,其频率特性H(ω)和时间特性h(t)应是具备什么特点的

函数?时域频率滤波主要有哪些步骤? 2、 在下面的速度谱图形中(地层倾角φ=0),画出叠加速度曲线(vd-t0曲线),并对与

曲线无关的能量极值进行解释。

十、分析及计算下列问题(10分)

1、 已知地阵子波

b1[t]=[b1[0], b1[1], b1[2]]=(20,2,-1) b2[t]=[b2[0], b2[1], b2[2]]=(-2,1,14) b3[t]=[b3[0], b3[1], b3[2]]=(1,18,1)

通过分析,指出他们的能量分布特性和相位分布特征。 2、 已知海水层的滤波特性

(R为海底反射系数,τH为海面至海底双程时间),求取反鸣震滤波器的频率特性A(ω)和时间特性a(t)。

青岛海洋大学200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524 科目名称:地震勘探 一、天空(20分)

1、表示到达侧线上任一观测点 同观测点与激发点之间的 的关系曲线,称为时距曲线。采用纵测线观测时,折射波时距曲线是 ,反射波时距曲线是 。 2、一个复杂的振动信号,可以看成是由许多简谐分量叠加而成;即许多简谐分量及其各自的 、 和 ,就叫做那复杂震动的 。 3、低降速带测定的基本方法主要为 和 。

4、海上地震勘探的特殊干扰波主要有 、 、 和 。

5、水平叠加是将不同 收到的来自地下同一 的不同 的信号,经过动校正叠加起来,这种方法能 ,改善地震记录质量,特别是压制一种 效果最好。 6、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各种波的标志特征有 、 、 、 和 。 7、地震波运动学是研究波的 规律,主要为 、 、 ,地震波动力学则主要从 的角度研究波的特征,主要为 、 、 、 。 8、在地震资料数字处理中,根据子波的相位延迟性质可分为 、 和 。 9、地震资料数字处理主要步骤包括 。

10、一维频率域数字滤波的基本步骤为 、 、 、 。 二、回答下列问题(60分)

1、 地震组合法的形式有哪些?组合目的是什么?并简述组合的频率特征?

2、 地震波在岩层中传播时,纵波速度与什么有关?什么是平均速度、均方根速度、等

效速度、叠加速度、层速度?并写出其表达式。

3、 什么是多次覆盖技术?并计算排列为120道时,单边放炮、双边放炮观测系统中炮

点距道数分别为1、2、4时,他们的覆盖次数分别是多少? 4、 陆上和海上地震勘探的震源主要有哪些?并简述它们的优缺点。

5、 试推导一个均匀界面情况下倾斜界面的共泡点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并简述其主

要特点。

6、 什么是正常时差?它的计算公式及其意义是什么? 三、论述题(20分)

通过你在地震勘探中的学习或工作,描述一种地震勘探方法或技术。(提升:包括该方法技术的方法原理、实现步骤、应用效果、结论及建议等)

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524 科目名称:地震勘探 一、名词解释(20分)

1、 反射定律

2、 费马(Fermat)原理 3、 纵波 4、 波阻抗 5、 频谱

6、 垂向分辨率 7、 动校正 8、 伪门 9、 DMO 10、 极性反转 二、简答题(60分)

1、 什么是地震勘探?地震勘探发展过程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地震勘探生产工作基

本上分为哪几个环节?

2、 地震野外生产主要有哪些?干扰波调查方法有哪些?干扰波有哪些类型? 3、 地震组合的形式有哪些?选择组合参数主要步骤? 4、 主要野外采集参数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5、 地震剖面上有哪些特殊地质现象? 6、 波动方程偏移方法有哪些? 7、 简述速度谱参数选择?

8、 将宽为τ,长度为h,周期为2l的矩形波,展为复数形式的付氏级数;当时,试作

出振幅谱图形。

9、 一维时间域数字滤波基本步骤?

10、什么是水平叠加?如何进行相对振幅保持处理? 三、论述题(在以下二题任选一题)(20分)

1、 论述利用反褶积方法消除虚反射干扰的方法。 2、 论事共反射点叠加方法。

中国海洋大学《地震勘探原理》考研历年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wdzd27l3p47le14lldy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