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配种、妊娠舍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一、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1、 引种的重要性: (1)、重视引进种猪的健康水平,要求比本场种猪的健康水平高,不能低于本场种猪的健康水平。 (2)、重视其繁殖能力,如产仔数、泌乳力、母性等 (3)、重视种猪的形体。 2、引种的体重范围
后备母猪引种体重最好在40-70kg,体型未固定,体型的缺陷会在以后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出来。体重大于70kg,不利于配种前隔离适应,而且引种的运输途中应急过大,瘫痪、肢蹄病、跛腿、脱肛等现象严重。 3、饲养要求 (1)、100kg以前,要求自由采食,这个阶段是母猪体格发育完善的时期,100kg至配种,要求限饲料2.5~3.0kg/d左右来控制膘情,防止过肥过瘦,否则影响发情及排卵数等。 (2)、后备母猪70kg以前,饲喂中猪育成料;70kg至配种,要求饲喂后备料,最次也要用哺乳料,不要用育肥料或妊娠料。因育肥料、妊娠料在营养方面满足不了后备母猪生长发育的需要,尤其是生殖系统的发育。后备母猪更需要一些特定的营养成分,特别是氨基酸、钙、磷、生物素、叶酸、生育酚等。 4、进行正确的隔离适应
在隔离适应阶段,进行正确的隔离、感染、接种等至关重要,隔离时间最好是8周,不能少于4周。严格的隔离能缓解后备母猪长途的应急,让后备母猪逐渐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饲养管理模式。 5、后备母猪的催/诱情 (1)、杂交后备母猪开始于公猪接触的最佳时间为150~170日龄。纯种及晚熟品种开始于公猪接触的最佳时间为170~190日龄。 (2)、公猪的选择:分泌唾液多、性欲强且稳定的公猪作为催情公猪。 (3)、每天定时把公猪赶入后备母猪栏内刺激2次。 (4)、最好能够每天或定期地使用不同的公猪,更有利于后备母猪诱情。 6、后备母猪达到配种条件的标准 (1)、发情期:最好在第3个发情期配种,不要早于第2个发情期,不要迟于第4个发情期。 (2)、背膘:最好在背膘达16~18mm时配种,不要小于12mm,不要大于22mm(背膘以p2=3.0—3.5英寸为准)。 (3)、体重:最好在135-145kg配种,不要小于120kg,不要大于150kg。 (4)、日龄:最好在220-240日龄配种,不要早于210日龄,不要大于250日龄。 (5)、在体成熟、性成熟两方面发生矛盾的时候,体成熟更加重要,以体成熟为主。 (6)、若后背母猪在体重、体格偏小的情况下,最好多饲养一个情期,等待下一个情期再配种。 (7)、在配种前14天进行短期优饲,以刺激雌激素、促卵泡激素的分泌,有利于发情排卵。
二、断奶母猪的饲养管理 1、做好哺乳后期的饲养管理,确保断奶母猪哺乳期体重损失在10kg以内(夏季)。 2、哺乳期母猪膘情较差时,适当加餐保证断奶发情不受影响。
3有计划的淘汰7胎以上或生产性能低下的母猪,确定需要淘汰的母猪在断奶时最经济。
4、母猪断奶后一般在3-7天开始发情,此时做好母猪的发情鉴定和公猪的试情工作。母猪发情稳定后才可配种,不能强配,并分批统计7天内发情率记录,确保90%以上。
5、断奶母猪饲喂哺乳料,日喂两餐(不控制喂量)
6、断奶后9天不发情母猪激素处理(PMSG、HCG、氯前等) 三、非生产性母猪饲养管理(返情、流产、不发情等)
1、配种18-24天仔细观察返情猪,配后28天做一次妊娠诊断,及时调出未受孕母猪,采取处理措施。
2、每头每日喂妊娠前期料3公斤左右,日喂2次。 3、膘情调控:过肥或过瘦母猪通过调节喂料量增减体重,恢复正常膘情后再配。 4、非正常发情母猪集中于配种舍大栏饲养,每天放公猪进栏追逐10分钟或放运动场公母混群运动,观察发情情况。 5、补充青绿饲料1kg/天/头。
6、流脓母猪采用长效土霉素20ml或1%高锰酸钾冲洗子宫,间隔一个情期再配种。 7、不发情或屡配不孕的母猪可对症使用PG600、血促性素、绒促性素、排卵素、氯前列烯醇等外源性激素。
8、长期病弱或空怀2个情期以上的,应及时淘汰。 四、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1、饲养全价怀孕料,分阶段按标准饲养,定量饲喂。
2、每日投放饲料要准、快,以减少应急和机械性流产。根据母猪的膘情调整投料量。母猪膘情的眼观标准及分级如下: 母猪膘情的眼观标准及分级 严重瘦2.5分 尖脊、削肩,不用压力便可辩脊柱,膘薄、大腿少肌肉 瘦弱3分 脊柱、腰角、肋骨明显,脊椎历历可数 偏瘦3.5分 脊柱尖、稍有背膘(配种最低条件) 标准4分 身体稍圆,肩膀发达有力(配种理想条件) 偏肥4.5分 平背圆膘、胸肉饱满,肋部丰厚(分娩前理想状态) 肥胖5分 体型横、背膘宽厚 3、不喂发霉变质饲料,防止中毒。 4、减少应激,防流产防疾病。 5、妊娠诊断: (1)、在正常情况下,配种后21天左右不在发情的母猪即可确定妊娠(其表现为:贪睡、食欲旺、易上膘、皮毛光、性温驯、行动稳、阴门下裂缝向上缩成一条线等)。 (2)、配种后28-34天进行B超孕检。 6、对妊娠母猪定期进行评估,按妊娠阶段分三段进行饲喂和管理。妊娠期间0-84天饲喂前期料,85天以后开始喂哺乳料。
妊娠母猪喂料表 妊娠阶段 喂料量(公斤/天/头) 2.0-2.2 妊娠前期(配种-28天) 2.5-2.8 妊娠中期(29天-84天) 3.5-3.8 妊娠后期(85天-114天) (1)、日喂2顿,早上5:30-6:30 下午16:30-17:30 (2)、根据膘情,严格控制投料量,每条棚舍总喂量不变的前提下,增减体况偏瘦或偏肥的母猪日喂量。
7、每周二、周五、所有猪舍带猪消毒一次,使用卫可1:200
8、冬天做好关窗等防寒保暖工作;夏天做好防暑降温,室内气温达到30度开风机,适当对猪舍内洒水降温。
9、每年进行三次2-3%敌百虫喷洒体表驱虫(春、夏、秋);每季度(春夏秋冬)进行一次体内驱虫(饲料加药驱虫)
10、保胎30天后,要对偏肥偏瘦的母猪做出明显的标志,以便饲养员加料、减料。
11、根据各场疾病的发病特点,每月做好药物预防保健工作。 12、进猪之前,对妊娠舍中空栏位要进行严格的冲洗和消毒。 13、配种后3-28天严禁移动母猪。
14、妊娠母猪临产前一周转入产房,进产房之前,要对母猪身体进行严格清洗和消毒,特别是乳房和外阴部。
15、配后每天检查返情工作,主要分三个时期(18-24)/(36-48)/(52-74),杜绝空胎进产房或复配。
16、对妊娠母猪流产后注射氯前或催产素,肌肉注射畅销强力霉素消炎,以防子宫炎发生。流产后一星期赶入配种舍,等到第二情期发情配种。
产房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一、产前准备
1、清洗:空栏后先清除剩余饲料和积粪,收好保温灯,移走保温箱、垫板,初步清洗,基本干净后再用打泡机将1:200全清打成泡沫喷涂在墙壁四周、顶棚、料槽、保温箱和地板等处,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重视清洗质量,确保冲洗到边到头、到顶到底,无粪迹、无污垢。冲洗机为高压电动机,冲洗前检查电线,确保用电安全。
2、粉刷石灰:空栏清洗干净,自然晾干后粉刷,要求中间、两边走道、窗户以下的墙面、床下水泥地面全部粉刷到位,确保不留死角。
3、空栏消毒:时间在转猪前3天,消毒前关闭门窗,使用1:400农福喷雾消毒,每栋产房使用消毒水3桶(约450斤),12小时干燥后,打开门窗再自然晾干。 4、临产母猪进产房后,使用1:500卫可体表喷雾消毒。
5、母猪上产床当天,挂号繁殖卡,在墙面上方用粉笔标记预产期和实际产期,以便喂料。
6、母猪进产房后维持怀孕后期的喂料量,在预产期前3天开始控料,每天递减1公斤(即产前3天日喂料量分别为3.75kg,2.75kg,1.75kg)分娩当顿不喂料。 7、有分娩征兆的母猪,准备好保温箱、麻袋、栏板、接产断尾工具、2%碘伏和0.1%高锰酸钾消毒水等,气温低时要打开保温灯。 二、判断分娩
1、阴道红肿,频频排尿。
2、坐立不安,拱栏,食欲下降。
3、乳房皮肤绷紧有光泽,两侧乳房外涨,母猪前面的乳头能挤出乳汁,约24小时产仔,中间乳头能挤出乳汁时,约12小时产仔,最后一对乳头能挤出乳汁时,约4-6小时产仔。 三、接产
1、仔猪出生后,立即将口鼻粘液擦净,用抹布将猪体抹干净,断脐并用碘伏消毒。
2、断脐要求:断脐前要把脐带内的血液往仔猪腹部方向挤压数次,在留2-3厘米处用线将脐带结扎,然后用碘伏消毒,把仔猪放入保温箱中(箱内温度在30°C左右)。
3、假死仔猪处理:擦净口鼻粘液后,一手抓颈部,一手抓臀部,向内侧做节律性曲伸或将仔猪倒提有节奏的拍打胸腹部,反复数次,直至能顺畅呼吸为止。 4、母猪的初乳中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很高水平的母源抗体,仔猪初生后应及时吃够足量的初乳,以增加仔猪体质,便于以后的饲养管理,仔猪吃初乳能够增加母猪子宫平滑肌收缩,加快产仔,缩短产程。
仔猪吃初乳前,用0.1%的高锰酸钾水将乳房和臀部擦洗干净,再将每个乳头的最初几滴奶挤掉,减少仔猪吃到乳头内外的脏物引起拉稀。 5、剪牙:吃初乳前剪牙(剪牙钳清洁无缺口,无铁锈),并用碘伏消毒,剪去仔猪口腔两侧犬牙,剪牙要平、齐、无裂痕,避免靠近牙根,防止剪到牙龈而引起发炎。
6、断尾:断尾和剪牙可同时进行,在尾根部留下3cm处剪断,用碘伏浸泡消毒或用高锰酸钾消毒。
7、固定乳头:初生重小的放在前,大的在后。
8、有羊水排出,母猪强力分娩30分钟还不见仔猪产出可视为难产,要立即采取措施。
四、难产的处理
1、超过预产期两天还挤不出奶水或有难产史的母猪,肌肉注射2ml氯前列烯醇或律胎素1ml。
2、母猪子宫收缩无力或铲子间隔超过1小时或胎衣未排尽的,可注射缩宫素20-30万单位。 3、注射缩宫素仍无效或由于胎儿过大、胎位不正、骨盆狭窄等原因造成难产的,应人工助产。人工助产前要剪平指甲,戴上一次性助产手套,润滑并消毒后,随着子宫收缩节律缓慢伸入阴道里,手掌向上,五指并拢,抓住仔猪的两后退或下领部,如果手拉不出来,可以用钩子钩住仔猪的下颚或者眼睛,随着母猪用力分娩拉出仔猪,对创伤要及时处理。
4、人工助产的母猪要有详细记录,注明难产原因,静脉注射要加大抗生素的用量,青霉素800万单位,庆大霉素20ml,第二天注射长效土霉素10ml。 五、饲养
1、饲养员不得擅自离岗,产猪期间至产后三天,饲养员24小时在岗,以防压死仔猪发生。
2、哺乳母猪实行湿拌料饲喂:每日饲喂3顿,饲料在饲喂前半小时浸泡,以便饲料营养更好的吸收。具体时间为:早上5:30-6:30:;上午10:30-11:30;下午17:30-18:30.
备注:夏季高温季节,母猪饲喂时间可适当晚点,一般在18:00以后。 附:哺乳期母猪喂料标准(25天断奶模式): 1 2 3 4 5 6 7 第一周 产后日龄(天) 3 3 4 4 4.5 4.5 喂料量(kg/日) 2 8 9 10 11 12 13 14 第二周 产后日龄(天) 6.5 7 7 喂料量(kg/日) 5.5 5.5 6.5 ﹥7 15 16 17 18 19 20 21 第三周 产后日龄(天) 喂料量(kg/日) ﹥7 ﹥7 ﹥7 ﹥7 ﹥7 ﹥7 ﹥7 22 23 24 25 第四周 产后日龄(天) 7 7 喂料量(kg/日) ﹥7 7 备注:饲喂过程中应把握4个关键:a、产后14天,日饲喂量在7kg/天以上,b、饲料缓慢增加,要根据母猪体况均匀投喂,以上标准是平均数;若母猪不愿站立吃料时应驱赶母猪并仔细观察;c、清晨空腹断奶,早上不喂料,哺乳期间按标准饲喂。d、哺乳期母猪采食量与仔猪断奶重成正比。
3、保健:母猪在产前产后饲料中加药各一周。根据季节和猪群健康选择性添加阿莫西林、强力霉素、磺胺、头孢、支原净、多维等。断奶仔猪在人工乳中常规添加支原净、强力霉素、阿莫西林。
4、哺乳期内要保持舍内安静,圈舍干燥、清洁、严禁用水冲洗,无刺鼻气味,冬季协调好通风与保温的关系,保持适宜温度。
5、仔猪产后24小时内不得寄养和调群,打过耳号、吃足初乳、伪狂犬疫苗滴鼻后,根据母猪产子数量进行调群,留小去大,对于出生较小的仔猪应集中一栏,找一头母性好,泌乳性能强,乳房稍小的母猪代养;初产母猪带足头数,一般带11头,其它胎次母猪根据实际带奶能力来确定带奶仔猪头数;产仔猪数与母猪的有效乳头数相等,同一窝个体大小相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