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苏州市2014届高三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12:52: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11.点明题旨,文章写的是吃喝之外的虚的东西;(2分)总领全文,全文内容是写饮食中虚的因素对食客的影响;(1分)引出下文“对某种食品久远、美好的记忆”。(1分) 12.环境:吃喝环境会影响吃喝味道,如三十多年前小酒楼青山、碧水、白帆就餐环境下吃的桂鱼就给作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2分)心境:亲情的温暖、爱情的甜蜜会影响心情,影响吃喝的味道,如依偎在慈母的身边吃糖粥。(2分)处境(人生经历、遭际):处境不同味道不同,如少小离家的苏州人回到家乡之后品尝小吃,味道不如从前。(1分)制作工艺不如从前。(1分)

13.选取湖面上代表性事物;(1分)运用视听结合、俯仰视角结合、远近结合、动静结合多种描写手法;(任意2点得2分)句式对称、工整,语言表达富有表现力。(1分)

14.对当下追求高级宴会的行为的否定;对传统的美食文化的留恋怀念之情;对童年生活、亲人等记忆深处的情味的怀念。(1点2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15.①一个词成为热门、时髦、流行的词后就会滥俗。②“温馨”一词虽然美好,却很空洞。③把温馨作为爱情的最高境界,爱情就会平庸。(或者说“爱情固有悲剧性因素,并不全是温馨和甜蜜”)④家庭一味地追求温馨,就会出现不可愈合的裂痕。⑤以温馨为人生理想,人生将不可能壮丽(或者说“会让人失去理想”)。⑥“温馨”这个词的流行,标志着人们精神上的平庸化。

16.举例现代人追求舒适安逸的生活理想,为下文议论提供依据;(2分)具体展现“温馨”一词的“现代含义”(实在的生活情趣),暗示“温馨”一词流行的主要原因。(2分)这样做,可以使说理生动形象,切中实际,有针对性,具有讽刺意味。(2分,任意2点得2分)

17. ①作者认为讲求温馨、实际的生活态度无可厚非;(2分)②作者反对一味追求“温馨”、“舒适安逸”的生活;(2分)③作者认为应该追求“有着深刻丰富内涵”的“实在的生活”(温馨与否,不是关键,关键是人在精神上不可平庸化)。(2分) 七、作文(70分)

18.略

语文Ⅱ(附加题)参考答案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纪魏而传吴蜀/夫三国鼎立称帝/魏之不能有吴蜀/犹吴蜀之不能有魏也/寿独以帝当魏而以臣视吴蜀/吴蜀于魏何有而然哉/此寿之失也(每处1分) 20.范晔、陈寿(每点1分,有错别字不给分)

21.前辈史家各有失误,完美的修史人才很难得;后代史家应以前人教训为鉴,不要只停留在批判指责的程度。(1点1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A 项(不是一首长诗);D项(查理的归来使充满温情和善良的欧也妮重新获得了幸福)

23.(l) 事例有很多,考生要具体陈述相关情节,“智妖”陈述各占2分。大概事例有,如赤壁之战中的“草船借箭”(智)、“借东风”(妖)、观天象(妖)等。又如三气周瑜、空城计、向天借寿等事例。所谓“妖”是指非人力所能为。(仅有事例概括,如只写“借东风”三字而无具体陈述,得1分)

(2) 作者是林黛玉。(2分)黛玉夜访怡红院,晴雯正生气,借故说宝玉吩咐的,不给开门。(1分)黛玉气得哭了半夜。次日她见了宝玉也不理睬,宝玉还蒙在鼓里。(1分)她独自一人在幽僻处葬花吟诗,感叹身世、命运。(1分)又被宝玉遇着,宝玉作了(“既有今日,何必当初”)一番倾诉,才化解了这一场误会。(1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24.1985年,国家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2分)2004年起,社会上大规模呼吁调整教师节日期,很多人提议改孔子诞辰为教师节;(2分)日前,国务院法制办拟规定每年9月28日的孔子诞辰为教师节。(2分)

25. 孔子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奠定人;(1分)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1分)开创平民教育之路,(1分)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成了整个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2分)

26.能与中秋国庆假期有一个衔接,对教师而言会更加方便;向孔子表达敬意;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更好地领悟到职业尊严,更好地实现职业精神的反省、叩问与升华;为了重新“发现”那些我们赖以安身立命却一度丢弃了的文化价值。(1点1分。考生个人理解若言之有理,一样给分)

[参考]作文阅卷评分细则 一、审题

1. 对“材料作文”的基本认识

提供给考生的材料,总是多义的。单义的材料,十分罕见。这就给“阅读材料”、“根据要求作文”的“材料作文”,提供了“角度自选”、“立意自定”的多种可行性。由于任何语言材料的存在,都有语境义和聚焦性,故考生在“自选”和“自定”时不能越出“材料”能指、所指的“固有范围”,不能任意发挥、无边无际。

2. 对材料的基本理解

这是一则经命题人改编的流传材料。一般来说,作文立意可从材料的“人”、“事”、“情”、“理”等角度入手,抓住“设计师”、“园艺师”、“牛津大学校方”、“预想”、“守护”、“原有风貌”等关键词,形成的“不脱离材料内容或含义”的立意,都是允许的。

二、判分 1. 判分原则

本次作文阅卷,坚持从试卷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坚持一以贯之的公平公正;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从考生的基本能力和综合语文素养等维度全面评价,重点评判考生的文章究竟写得好不好。

2. 判分等级

一类卷63分以上;二类卷56~62分;三类卷49~55分;四类卷42~48分;五类卷28~41分;六类卷27分以下。

3. 评分表解 分类 赋分 切题 立意 结构 记叙文 主旨与材料“神似”而有个性,有一 70~63 切题 准确、正完整、有确 基本正基本切题 四 48~46 确 略有牵强 牵强贴逻辑层或机械扩写,或简单续写,或故事不切题 六 27~0 标签 不正确 次不清 虚假,记叙描写能力薄弱 基本完整 所叙人和事与“材料”相似,主题基本接近“材料”某一含义,故事平淡,写人叙事能力一般 特点 独到、深精巧、严刻 谨 “灵犀”的相通之默契,有巧妙而深入“分析”,对某一“含义”进机智的构思,有生动传神的细节,行“分解”和“剖析”,多问几个有浓郁而清新的文采,故事有真实感和亲近感 主旨与材料“神似”,有“灵犀”能够“分析”,能对某一“含义”相通,有构思,有细节,有文采,进行“分解”或“剖析”或多问几故事真实,富有生活气息 个“为什么” 观点能从材料中来,但论证不很充分,虽略有“分析”,也有一定的层次或条理,但内在逻辑不够严谨 满足于简单“解读”材料,或一味“例证”,用大同小异的几个事例证明某一“含义” 立意貌似从材料中来,但整体论证已经越出材料或含义范围,且文章基本是观点加材料 会论证,没有条理或逻辑 “为什么” 议论文 二 62~56 三 55~49 五 41~28 无章无另起炉灶,胡编乱造,故事低俗,观点或立意完全不与材料沾边,不法 表达能力很差 4. 几点说明

①作文评分应坚持兼顾“语文素养”。凡词汇贫乏、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者,凡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思路混乱者,凡书写潦草、错别字病句较多者,一律下浮一个档次;严重者直接判入六类卷。

②文体模糊不明,最高不超过41分;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 ③特别提醒,不能只从立意上简单评分。一方面,同一角度中的立意表达有高下之分;另一方面,即使同一立意,也要看文章写得如何。

5.个案处理

①确认为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0分。

②写成诗歌的,一律单独处理。

③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勺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不能超过46分(不满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左右41~46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④游戏考试、游戏人生、语言格调很低的“问题卷”,最高不超过40分;凡思想感情庸俗底下,即使切题,最高不超过20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最高不超过10分。

⑤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 ⑥无标题,扣2分。

⑦文章与材料的挂钩无法判明的,提交组长裁决。

搜索更多关于: 苏州市2014届高三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的文档
苏州市2014届高三调研测试语文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wg8m135126d7jn4l20o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