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海岸动力学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2 23:01:0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海岸动力学

第一章

1.海岸带宽度按从海岸线向内陆扩展10km,向外海延伸到-15~-20m水深计算。 2.海岸的类型:基岩海岸,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生物海岸(包括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

3.海岸的组成部分:海滩,滩肩,后滩,前滩,外滩,离岸区,溅浪带,破波带,近岸区,海岸带(图见p5)

4.淤泥质海岸由陆到海: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

5.海岸地貌特征:海岸地貌是由波浪、潮汐、海流、风和生物等作用,在地壳运动,构造岩性等因素影响下的海岸水底地表形态。

6.海岸地貌的平面形态:沙嘴,连岛沙洲,泻湖,岬角,韵律海岸,沙脊,障壁岛,淤泥海岸地貌

7.淤泥海岸地貌:侵蚀地貌:潮水沟,潮汐通道

淤积地貌:潮汐三角洲,潮间浅滩,湿地(然后成为海积平原) 8.海岸动力因素:波浪的作用,海岸波生流,潮流的作用,径流的作用,海流的作用,风暴潮和海啸,风的作用,海平面上升。

9.本节课的研究方法:1)理论分析方法2)实验室试验方法3)数学模型4)现场调查研究(P25优缺点要会编) 第二章 10.波浪的分类

按波浪形态分类:规则波(涌浪),不规则波(风浪和混合浪)

按波浪传播海域的水深分类:深水波,h/L=1/2,有限水深,h/L=1/20,浅水波

按波浪运动状态分类:振荡波(立波),推进波(推移波) 按波浪破碎与否分冷:破碎波,未破波,破后波

根据波浪运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处理方法:微幅波(线性波),有限振幅波(非线性波)

11.波浪运动的描述方法:微幅波理论,有限振幅波理论,椭圆余弦波理论,流函数波理论(p29)

12.波浪运动控制方程:拉普拉斯方程(实质不可压缩流体的连续性方程) 定解条件:1)海底表面设为固壁,因此水质点垂直速度应为零。 2)在波面z=-η处应满足动力学边界条件和运动学边界

条件

3)流场左、右两端的边界条件可根据简单波动在空间和

时间上呈周期性来判断

13.微幅波的质点运动轨迹:封闭椭圆(水面处b=A,即为波浪的振幅;水底处

b=0,说明水质点沿水底只作水平运动)

14.弥散方程——计算P34 15.波能:EK=1/4ρgA

2

EP=1/4ρgA2

E= EK + EP =1/2ρgA2

波能传播速度:cg=cn

16.波群:不同周期不同波高的许多波叠加在一起,不规则波

波群速度同波能传播速度:cg=cn

17.驻波的特点:1)存在腹点和节点

2)势能及动能均为行进波的两倍,总能量不变 18.斯托克斯波(p45)

19.浅水非线性波理论:椭圆余弦波,孤立波 习题:2-9,2-10,2-11,2-12,2-14 第三章

20.波浪的浅水损失:1)摩阻损失 2)渗透损失 3)泥面波阻力损失 21.波浪浅水变形:底摩阻引起波高损失

22.波浪折射:1)引起波向线变化 2)引起波高变化

23.水流对波浪运动的影响:教材P77

24.波浪破碎的原因:1)运动学原因(水质点速度大于波峰移动速度,溢破波) 2)动力学原因(质点离心力大于重力加速度,溢破波) 25.破碎波的类型:崩破波、卷破波、激破波 26.极限波陡和破碎指标

27.破碎带:外破波区,内破波区,爬坡区 习题:3-1,3-2,3-3,3-9 第四章

28.潮波运动(看PPT) 习题:4-1(本章无计算) 第五章

29.破碎波引起的动量转移(PPT) 30.第二~第四节看看(有可能计算) 31.第五节,PPT,简答+填空 第六章

32.粘性泥沙沉降和固结的四个阶段

1)絮凝沉降:当含沙量较低时,由于絮凝作用使泥沙颗粒连接成絮团而加速沉降,随沉距和和含沙量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2)制约沉降:起始含沙量超过一定数值后,絮团相互连接形成的絮凝结合体规模较大,它们之间相互影响是沉速减小,含沙量对沉速的表现为阻滞作用,沉速随含沙量的增加而迅速减小。

3)群体沉降:随着含沙量进一步增大,絮团与絮团连结形成絮凝结合体。絮凝结合体连结形成网架结构。这时泥沙沉速大幅度降低。(从外观上来看,表现为搅拌均匀后的浑水经过大约2~20min后开始形成一个清浑水交界面,界面随时间均匀下降,平均沉速恒定,不再随时间和深度而变化。)

4)密实过程:当起始含沙量继续增加时,泥沙的沉降是由上面的颗粒向下压缩,絮团网架结构间的孔隙水受挤压后向上排除而造成压密固结,流态从塑性状态向固态发展。密实过程的沉速很小,并逐渐趋近于零,已属于固结过程。 33.粉沙的特性和发生骤淤的原因:

1)泥沙易起动,易沉降,在波浪作用下容易形成底部高浓度含沙层; 2)沉积的粉沙群体颗粒间有一定粘着力,密实性好; 3)粉沙质海岸开挖航槽后易产生航道骤淤。

34.泥沙的运动方式:推移质(接触质,跃移质,层移质),悬移质 35.二者区别:P144 第七章

36.单个泥沙受力

1)水流拖曳力 2)升力 3)惯性力(不考虑) 3)水底摩擦力 37.泥沙起动条件:水流作用力大于泥沙颗粒阻抗能力 38.希尔兹马鞍形曲线p149(貌似说B卷) 39.推移质运动的四个阶段: 1)无泥沙运动,泥沙全部静止

2)轻微的泥沙运动,屈指可数的细颗粒泥沙运动

3)中等强度的泥沙运动:在床面各处都可以看到有中等大小以下的沙粒运动,且无法计数。

4)普遍的泥沙运动:各种大小的沙粒均已投入运动,引起床面外形急剧改变。 40.判断海底变形:1)是否有泥沙起动 2)是否引起净输移和水底变形 41.界限水深:由于海岸处水深向岸减少,波高向岸增大,这使波浪由离岸深水区向海岸浅水区域传播过程中,水质点速度的前后不对称性逐渐增强,泥沙输移也从在深水区域的无净输移和无水底变形转变成浅水区域的存在净输移和存在水底变形,这一转变对应的水深称为界限水深。 42.沙纹四个不同发展阶段(深水到浅水):

残留沙纹,漩涡沙纹,过渡沙纹,层移(碎波带内)

搜索更多关于: 海岸动力学 的文档
海岸动力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whf95of367wp9920syu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