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四年级上《算法与编程》说课稿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9:09:4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算法与编程(第一课时) 说课稿

富阳中学 张莉

一、说教材

1、地位、特点和作用

《算法与编程》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对算法与编程的简要介绍,提出算法的概念、算法的表示形式及初识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属于算法与编程的入门知识。本节内容的独立性和抽象性都较强,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对于本节内容的处理,我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为“算法篇”,引入算法的概念、表示形式和用算法思维解决问题。第二课时为“编程篇”,是结合实例对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进行介绍和分析。同时补充理解算法具有的特征。

下面着重介绍的是第一课时的设计思路。我对本课的设计旨在通过联系实际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寻求难点的突破,理论与实践交错融合,以达到利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2、理解算法的概念和表示形式

3、初步学会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一个算法 (2)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算法的思维探索或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探索未知世界,有效地加工所获取信息的能力。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养成严谨的科学的有步骤分析问题的习惯,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3、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算法的概念和表示形式 2、算法的流程图描述 难点:

用流程图来描述算法

二、说学生

高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基本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由于多数学生是首次接触算法与编程,算法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很强,学生对此较难理解。所以设计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穿插结合,加深理解、加强运用。

三、说教学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针对趣味性问题和生活实际中会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从中引导或总结得出关于算法的概念与描述方法,帮助学生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所有内容以任务为驱动,学生独立思考和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落实教学重难点。将讲授、探究、合作、交流等多种教学活动有机结合。

1

四、说学习方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任务,通过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观察、理解、思考、总结到模仿,再到实际操作、运用,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建构并用算法的知识和思想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

五、说教学环境

教学媒体:多媒体网络教室、极域电子教室控制软件 教学资源:自制PPT课件

六、说教学过程

1、趣味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帮助理解概念。 (1)教师出示一个脑筋急转弯题目:把大象放进冰箱,总共分几步? (2)学生独立思考或讨论得出答案:

分三步:第一步把冰箱门打开,第二步把大象放进去,第三步把冰箱门关上。

(3)教师总结:诸如此类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称之为算法。从而引出算法的概念。

设计意图:算法的概念比较抽象和理论化,直接给出定义学生难以理解。因此设计从一个脑筋急转弯的小题目引出解决问题要分几步走,从而归纳得出算法的概念。学生印象深刻,容易理解,又把枯燥的算法与程序拉近生活中,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泡茶问题,引发讨论,探讨解决问题的最佳算法,以提高效率。 (1)教师给出著名的华罗庚“泡茶”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对教材上的“泡茶”问题适当精简后形成如下两个算法) 算法一:

第一步:烧水;

第二步:水烧开后,洗刷茶具; 第三步:沏茶。 算法二:

第一步:烧水;

第二步:烧水过程中,洗刷茶具; 第三步:水烧开后沏茶。

(2)学生讨论得出结果:第二种算法效率更高,节省时间。

(3)教师总结:解决问题要寻找一个科学的最合适的算法,才能又快又好地达到目的。

(4)再将生活中的事件引导到计算机解决问题上:如果你家里有一个机器人保姆,她为你泡茶的工作程序是需要你来为她设定好的,那么为了能更快喝到茶,你提供给她的就应该是效率更高的第二种算法。从而引入到总结出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有三: ①分析问题确定要用计算机来“做什么”,即确定解题的任务 ②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③用计算机进行处理

设计意图:教师从“泡茶”问题入手,引发学生关于两种算法谁更优化的比较,从而得出算法的择优。把课本上的”泡茶”问题适当精简的用意是简化泡茶步骤,简明扼要突出算法步骤先后顺序上的处理,又保留“泡茶”问题的精髓所在。随后巧妙地从“机器人保姆泡茶”问题,总结出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泡茶”问题曾出现在语文教材《统筹方法》一文中,学生有一定印象。借助新知与旧知的联系,自然过渡到算法相关理论,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充分利用一个实例展开,将两个知识点落实。 3、原例示范,说明规则,小组讨论解决趣味“过桥”问题,认识流程图。

(1)教师讲授:算法的表示方法不仅仅是可以用语言文字来描述,还可以用更加简洁明了的流程图来表示。仍然以“大象放进冰箱”为例,展示该算法流程图的表示方法:

2

开始 把冰箱门打开 把大象放进去 把冰箱门关上 结束 (2)教师介绍流程图的六种基本符号: 处理框:框中指出要处理的内容

输入、输出框:可以无输入但必须有输出 判断框:出现判断框必然会出现两种选择状态 连接框:成对出现,数字或字母必须统一 流程线:从上一步到下一步的流向控制

开始、结束框:每个流程图都必须有一个开始和一个结束框

(3)教师给出“过河”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同桌两个同学为一组,以小组协作的形式,讨论出最合适的算法及得出的结果。最快最有把握的一个小组可抢答,回答时可以用自然语言表述也可展示做好的流程图。(学生可借助word软件绘制流程图,教师利用极域电子教室控制系统将某一台学生机上的画面广播给所有学生)最终教师给出答案的流程图供参考。

“过桥”问题:有A、B、C、D四个人,过一个独木桥(都是从一边,走向另一边),时间是晚上,4个

人必须用手电才能通过,但是手电只有一个,而且独木桥只能同时允许2个人通过,已知A通过需要1分钟,B通过需要2分钟,C通过需要5分钟,D通过需要10分钟,如果两个人同时走,过桥的时间是较慢的人的时间。问怎么走才能最快让四个人都过去?最快需要几分钟?

①自然语言表述最佳算法:A和B先走花2分钟,A再回来有用了1分钟,总共3分钟,C和D过去,花10分钟,总共13分钟,B再回来花2分钟,总共15分钟,A和B过去花2分钟,总共17分钟。 ②流程图表示最佳算法:

开始 A和B过桥 A回来 C和D过桥 B回来 A和B过桥 结束

3

(4)教师总结算法的表示方法 ①自然语言 ②流程图

③计算机语言(下一课时介绍)

设计意图:教师延续使用较为简单明了的“大象放进冰箱”的例子,引出算法的表示方法。并给出两种表示方法,供学生比较和理解。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流程图的表示,率先明确流程图的六种基本符号,规范学生设计流程图的方法,为下面用流程图来描述算法打好基础。再通过一个“过桥”趣味问题的探讨,巩固学生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表示算法的能力。在极域电子教室控制系统的帮助下,轻松广播交流和评价学生流程图作品。

4、巩固知识,操作训练,对“起床――上学”问题的流程图描述,突破教学难点

(1)教师给出课堂任务:每位同学用流程图描述你从起床到上学的算法步骤,要求如下:

①包括:起床、梳洗、整理书包、热早点、吃早点、看天气情况判断是否带雨具、上学等这几个基本步骤(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

②要求设计最高效、合适的算法

③要求借助word软件用流程图描述该算法

(2)学生独立思考,小组成员讨论,完成算法的设计和流程图的绘制。教师选取部分同学的算法进行展示和讨论。(借助极域电子教师控制软件进行学生机屏幕的切换)教师给出参考的流程图设计:

开始 起床 梳洗 热早点整理书包 Y 吃早点 N 是否下雨 带雨具 不用带雨具 上学 结束 (3)教师课堂小结,本堂课的相关知识点回顾。

设计意图:设计一个“起床――上学”问题的算法练习,重点在于加强学生利用算法思想解决问题,利用流程图描述算法的能力。练习中加入一个判断框的运用。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软硬件资源,形成协作讨论,展示成果,完成评价。

4

七、说板书

1、算法的概念: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2、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①确定解题的任务

②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即算法 ③用计算机进行处理 3、算法的表示形式: ①自然语言 ②流程图

③计算机语言

八、说教学评价

本堂课的设计采用了形成性评价、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在一个个课堂任务的驱动下,学生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探究,得出各自的结果。教师以个别学生探究结果为例,及时进行形成性评价,并且学生和老师都参与此过程中,给于自己的评价,以更好的巩固复习,推进教与学活动的继续前进。

九、说教学特色

本堂课的设计始终以任务为驱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趣味问题的提出引导新知识的展开,新的知

识与技能又帮助解决更多的问题。同时充分发挥教学媒体的功效,展示流程图,利用电子教室控制软件形成小组合作交流,进行讨论,完成评价。师生互动贯穿始终,教与学的活动丰富多样,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氛围,在学习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轻松学习。

5

搜索更多关于: 四年级上《算法与编程》说课稿 的文档
四年级上《算法与编程》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whrj9e50z9pugm7q9t8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