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月考试卷(四)
生 物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1.5分,共36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结构或物质没有核糖参与构成的是(B) A.酶 B.质粒 C.ATP D.叶绿体
2.细胞中不同结构间联系密切,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B) A.内质网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并对其进行分类和包装 B.叶肉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时,水通过原生质层渗入细胞液
C.肝脏细胞中mRNA从细胞核被运入线粒体,以指导合成线粒体蛋白质 D.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细胞质基质产生的NADPH和丙酮酸进入线粒体 3.下列关于人体内成熟红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C) A.可以通过无丝分裂进行增殖
B.能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形成是细胞核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在蒸馏水中,其吸水能力逐渐增强,以致于发生破裂
4.将等量的α-淀粉酶(70 ℃及以下活性不受影响,100 ℃高温下失活)与β-淀粉酶(70 ℃处理15 min即失活)加适量蒸馏水混合,分为甲、乙、丙三组后,分別按下表所示步骤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组别 甲 乙 丙 步骤 70 ℃水浴处理 100 ℃下处理 步骤一 25 ℃下处理 15 min后取出 15 min后取出 在25 ℃条件下加入 步骤二 等量且足量的淀粉溶液 —段时间后,分别测 步骤三 量三组淀粉剩余量 a b c 淀粉剩余量 A.上述两种酶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氨基酸与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B.丙组按步骤一处理后冷却至70 ℃,其中α-淀粉酶有活性 C.a与b的差值可体现出α-淀粉酶的活性
D.a-b与b-c的大小可用于比较两种酶在25 ℃下的活性 【解析】D正确。
5.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D) A.苯和乙醇的跨膜运输都不需要消耗ATP
B.ATP中的A代表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结合而成
C.细胞中ATP和ADP的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D.细胞中的放能反应总是与ATP的水解相联系
6.下图表示某自养型生物细胞光合作用、细胞呼吸过程中[H]的转移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
H2O――→[H]――→(CH2O)――→[H]――→H2O
A.图中过程①③④都能产生ATP
①
②
③
④
B.过程③需要水的参与,能产生CO2
C.过程①和过程④分别离不开叶绿体和线粒体 D.过程①和过程③产生的[H]不是同种物质 7.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D)
A.在研究马铃薯块茎的呼吸方式时,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鉴定
B.在研究蛋白酶专一性实验中,可以用双缩脲试剂鉴定底物蛋白质是否被彻底分解
C.为使叶绿体中的色素分离开来,可以用纸层析法,含量高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的快,反之则慢
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步骤为: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 【解析】D正确。
8.下列对肺炎双球菌和T2噬菌体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B) A.R型肺炎双球菌可使人和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B.R型肺炎双球菌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粗糙,菌体的外面没有荚膜 C.T2噬菌体也可以在老鼠体细胞内复制和增殖
D.T2噬菌体的外壳是由多糖和脂质构成的荚膜,起到保护噬菌体的作用
9.如图为生物体内转运亮氨酸的转运RNA,对此叙述正确的是(D) A.该转运RNA还能识别并转运其他氨基酸 B.亮氨酸只能由该转运RNA转运 C.亮氨酸的密码子是AAU
D.转运RNA是由许多个核糖核苷酸构成
10.在一个随机交配的规模较大的二倍体动物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40%,Aa的基因型频率为40%,有50%含a基因的雄配子致死,那么随机交配繁殖一代后,aa个体占(B)
A.1/5 B.1/10 C.1/16 D.1/20 【解析】B正确,A、C、D均错误。
11.某二倍体植物有高茎与矮茎、红花与白花两对相对性状,且均各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高茎红花亲本,其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白花=5∶3∶3∶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B)
A.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出现5∶3∶3∶1的原因是可能存在某一种基因型植株(或受精卵)致死现象 C.出现5∶3∶3∶1的原因是可能存在某种基因型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现象 D.自交后代中高茎红花均为杂合子 【解析】D正确。
12.下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甲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三个细胞乙、丙、丁。有关叙述正确的是(D)
A.图中乙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不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B.乙细胞的子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丙细胞连续分裂后的子细胞具有一个染色体组 C.丙细胞正在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丁细胞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的异常联会 D.一个丙细胞能产生四种基因型不同的精子,丁细胞能产生两种基因型的精子 13.戈谢病是患者由于缺乏β-葡糖苷酶-葡糖脑苷脂酶从而引起不正常的葡萄糖脑苷脂在细胞
内积聚所致,患者肝脾肿大。下图是用凝胶电泳的方法得到的某患者家系带谱,据图分析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B)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2号为该病携带者,5号为杂合子的概率是2/3 C.1号和2号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8 D.该病可通过测羊水中酶的活性来进行产前诊断 【解析】D正确。
14.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D)
A.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缺失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
B.若某基因缺失了单个碱基对,则该基因编码的肽链长度就会变短
C.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二者共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均可能使其染色体上出现不曾有过的基因
15.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妻子染色体正常,丈夫染色体异常如下图1所示:9号染色体有
+-
一片段易位到7号染色体上(7、9表示正常染色体,7和9分别表示异常染色体,减数分裂时7
+-
与7、9和9能正常联会及分离,且不考虑交叉互换)。图2表示该家庭遗传系谱图及染色体组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C)
A.该夫妇生下相应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子代可能性为1/2 B.子代相应染色体组成与父亲具有相同缺陷的可能性为1/8
+
C.该痴呆患者来自含(7、9)的精子和含(7、9)的卵细胞的结合
++--
D.若父亲的一精子含(7、9),则来自同一精原细胞的三个精子为(7、9)、(7、9)、(7、9)
+-
【解析】妻子只产生1种卵细胞:(7,9),丈夫产生4种精子1(7,9)∶1(7、9)∶1(7,9)∶1(7+-
、9),故该夫妇生下相应染色体组成正常(77,99)的子代可能性为1/4,故A错。子代染色体组
+-+
成为(77、99)可能性为1/4,故B错。该痴呆患者染色体组成为(77,99),故C正确。来自同一
+-
个精原细胞的4个精子两两相同,有2种类型:(7、9)和(7,9),故D错。
16.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B)
[:]
A.环境引起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变异,不能传给后代 B.21三体综合征可能由于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异常引起 C.基因异常可引发遗传病,不带有致病基因的人不患遗传病
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性状分离,该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1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A.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的比例 B.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C.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
D.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
18.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表列举的有关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所属的研究方法错误的是(A)
选项 科学家 研究成果 科学研究方法 A 施旺、施莱登 细胞学说 调查法 B 摩尔根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实验和假说演绎法 C 沃森和克里克 DNA双螺旋结构 物理模型法 D 林德曼 能量传递的特点 调查和系统分析法 19.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又被称为“青春痘”。雄性激素与皮脂腺细胞内的受体结合,进入细胞核,引起脂质分泌。雄性激素水平升高导致脂质分泌增多,堵塞毛囊口,形成痤疮。由于毛囊内的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因此痤疮通常会伴随炎症的发生。青少年由于学业压力大,是痤疮的常发人群。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D)
A.痤疮丙酸杆菌是一种厌氧微生物,繁殖所需的能量只能来自细胞质 B.雄性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通过调节脂质合成代谢影响脂质的分泌 C.痤疮患者体内通常能检测到抗痤疮丙酸杆菌抗体的存在
D.痤疮发生的原因是雄性激素水平升高和痤疮丙酸杆菌异常增殖
【解析】痤疮丙酸杆菌是一种厌氧微生物,且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没有其他细胞器,所以繁殖所需的能量只能来自细胞质,A项正确;据题干信息可知雄性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其进入细胞核,引起脂质分泌增多,B项正确;据题干,由于毛囊内的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因此痤疮通常会伴随炎症的发生,可知痤疮丙酸杆菌(抗原)进入机体,可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C项正确;据题干信息可知,雄性激素水平升高导致脂质分泌增多,堵塞毛囊口,形成痤疮,D项错误。
20.下列关于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B)
A.大脑皮层是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是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
B.某人因出汗较多,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会加强 C.多种激素参与体温调节过程,但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只有一种激素参与调节 D.某人发烧时体温一直维持在38 ℃左右,此时其体内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21.往受试者皮内注射白喉毒素24~48 h后,如出现局部皮肤红肿,则说明受试者对白喉毒素无免疫力;反之,则说明受试者血清中含有足量的抗白喉毒素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C)
A.局部皮肤出现红肿说明受试者对白喉毒素产生了过敏反应
B.若受试者注射白喉毒素后皮肤没有红肿,则说明其机体没有发生免疫反应 C.抗白喉毒素抗体的产生需要相应抗原的刺激和淋巴因子的参与
D.若受试者注射白喉毒素后皮肤出现红肿,下次注射一定还会出现红肿 2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C)
A.根尖能够产生细胞分裂素 B.脱落酸能抑制马铃薯发芽
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赤霉素施用过多可引起水稻植株疯长
23.由于农田的存在,某种松鼠被分隔在若干森林斑块中。人工生态通道可以起到将森林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