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
一、概念 肺炎是由于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引起的肺部炎症,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发绀、呼吸困难,肺部听诊可闻及固定中细湿啰音。 二、分类
1.病理分类 按解剖部位和X线表现分为: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
2.病因分类 是临床最好的分类方法。根据引起肺炎的病原体分为: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真菌性肺炎、原虫性肺炎、以及非感染因素引起的肺炎,如吸入性肺炎、过敏性肺炎、化学性肺炎等。
3.病程分类 根据病程的长短分为:1)急性肺炎,病程小于1个月,小儿肺炎大多为急性肺炎;2)迁延性肺炎;3)慢性肺炎,病程大于3个月。
4.病情分类 根据病情的轻重分为:1)轻症肺炎,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2)重症肺炎,除呼吸系统的症状重以外,全身中毒症状明显,伴有其他系统表现。
一、支气管肺炎
(一)概念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最常见的肺炎。病原微生物以细菌和病毒为主。 (二)诊断要点 1.轻症肺炎
1)发热:热型不定,新生儿、重度营养不良患儿可不发热或体温不升。 2)咳嗽:早期多为刺激性干咳,以后咳嗽有痰,新生儿多表现为口吐白沫。
3)气促:呼吸加快,鼻翼扇动,重度呈点头样呼吸,吸气“三凹征”,唇周发绀。
4)肺部固定湿啰音:早期啰音不明显,以后肺部尤其脊柱旁和肺底可闻及固定中、细湿啰音。
5)血常规:细菌性肺炎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多增多,甚至见核左移,细胞质可见中毒颗粒。病毒性肺炎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
6)X线胸片:早期可见肺纹理增粗,以后出现小点、斑片状阴影,亦可融合成大片。以双肺下野、中内带及心膈区居多,可伴肺不张或肺气肿。
2.重症肺炎 除呼吸系统症状外,还累及下列系统:
1)循环系统:常表现为心肌炎和心力衰竭。心肌炎表现:面色苍白、心动过速、心音低钝、心律不齐、心电图ST段下移和T波低平、倒置。心力衰竭表现:(1)呼吸突然加快,>60次/分;(2)心率突然增高,>160次/分;(3)突发烦躁不安,面色发灰,明显发绀,微血管充盈时间延长;(4)心音低钝,奔马律,颈静脉怒张;(5)肝脏迅速增大;(6)尿少或无尿,颜面、眼睑或双下肢水肿;具备前5项,即可诊断为心率衰竭。
2)神经系统:多见烦躁不安或嗜睡;重症者意识障碍,惊厥,呼吸不规则,脑膜刺激征。
3)消化系统:轻症者食欲降低、恶心、呕吐、腹泻、腹胀;重症者中毒性肠麻痹,呕吐咖啡样物,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或排柏油样便。 (三)治疗要点
采取综合措施,控制炎症,改善肺通气,防止并发症。
1、一般治疗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以及适当温度(18-26℃),湿度(相对
1
湿度60%)。保持呼吸通道通畅,翻身、拍背,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攻击足量水分和营养,饮食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清淡饮食易消化。
2.病原治疗 细菌性肺炎应引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素等,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及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重症肺炎可用青霉素衍生物及合成投保菌素。
3、对症治疗
(1)镇咳、祛痰、解痉:常选用必嗽平、乐舒痰、沙丁安醇(舒喘灵),a-糜蛋白酶雾化吸入等。
(2)氧疗: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或头罩吸氧。
(3)镇静:烦躁病儿应使用镇静剂。常用苯巴比妥、水合氯醛、氯丙嗪。 (4)体温超过38.5℃者可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退热。
4.心力衰竭的治疗:除镇静、吸氧外,需用强心药物。常用西地兰0.03—0.04mg/Kg,首剂给予1/2量,余量分2次,4-6小时各1次。洋地黄化后,12小时可开始给予维持量(1/5洋地黄化量)。维持量使用长短视病情而定。能口服者,给予口服地高辛。
5.激素的应用,中毒症状明显,严重喘憋,脑水肿,中毒性脑病,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等,常用地塞米松0.3-0.5mg/kg/d,分2次静注。
二、呼吸道合孢病毒肺炎
(一)概念 呼吸道合孢病毒肺炎,又称喘憋性肺炎,是由呼吸道合孢病毒所致。
(二)诊断要点
1.多见2岁以内,尤以2-6月婴儿多见。流行于冬春季节,南方以春夏之较多见。
2.常在上呼吸道感染后2-3天出现干咳,低至中度发热,突然发作的喘憋为突出表现,2-3后病情加重,呼吸加快,可达80次/分,吸气“三凹征”和鼻翼扇动。严重者发绀。
3.肺部听诊闻及大量哮鸣音,呼气性喘鸣,肺底可闻及吸湿啰音。 4.严重者可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
5.X线检查 以间质性肺炎为特点伴肺气肿。
(三)治疗要点 改善肺通气功能,可应用病毒唑、干扰素。 三、腺病毒肺炎
(一)概念 腺病毒肺炎为腺病毒感染所致,3.7两型是主要病原体,11.12型次之。
(二)诊断要点
1.多见于6个月至2岁病儿,流行于冬春季。
2.多以上呼吸道感染形式起病,高热不退(轻者7-10天,重者2周),全身中毒症状重。如面色苍白,烦躁或萎靡,惊厥,昏迷,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
3.咳嗽剧烈,可出现喘憋、鼻翼扇动、吸气“三凹征”、发绀等。
4.肺部体征出现较晚,发热4-5天后出现湿啰音,病变融合可出现肺部实变部分病儿肝肿大或肝、脾均大。
5.X线检查 在肺部体征不明显时,即可有X线改变。呈大小不等的片状阴影或融合成大片阴影,可见肺气肿,少数可见胸膜渗出等。 (三)治疗要点
1.一般治疗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以及适当温度(18-26℃),湿度(相对
2
湿度60%)。保持呼吸道通畅,翻身、拍背,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供给足量水分和营养,饮食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清淡易消化。
2.病原治疗 抗病毒治疗,病毒唑、干扰素、静脉丙种球蛋白也可试用。继发细菌感染者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选用红霉素、庆大霉素、先锋霉素等。
3.对症治疗
(1)镇咳、祛痰、解痉:常选用必嗽平、乐舒痰、沙丁安醇(舒喘灵),a-糜蛋白酶雾化吸入等。
(2)氧疗: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或头罩吸氧。
(3)镇静:烦躁病儿应使用镇静剂。常用苯巴比妥、水合氯醛、氯丙嗪。 四、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一)概念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金葡菌肺炎)是由于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 (二)诊断要点
1.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
2.多呈弛张热,婴幼儿可呈稽留热,少数体温不高或不升者病情更严重。 3.中毒症状明显,面色苍白,呻吟、咳嗽、气急,呼吸困难。 4.肺部体征出现较早,可闻及干、湿啰音,多局限,且可变化。 5.易并发脓胸内、脓气胸、肺大疱。 6.皮肤常见猩红热或荨麻样皮疹。
7.X线检查 易变性为特征。依病变不同,可出现小片状浸润影、小脓肿、肺大疱或胸腔积液。
8.外周学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核左移,中性细胞比例升高,有中毒颗粒等。
(三)治疗要点
1.一般治疗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以及适当温度(18-26℃),湿度(相对湿度60%)。保持呼吸道通畅,翻身、拍背,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供给足量水分和营养,饮食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清淡易消化。
2.病原治疗 金葡菌多为耐药菌株,可应用青霉素或第一代头孢菌素,如青霉素无效应用万古霉素。若青霉素过敏,可选用红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钠霉素等其他大环类酯类抗生素。
3.对症治疗
(1)镇咳、祛痰、解痉:常选用必嗽平、乐舒痰、沙丁安醇(舒喘灵),a-糜蛋白酶雾化吸入等。
(2)氧疗: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或头罩吸氧。
(3)镇静:烦躁病儿应使用镇静剂。常用苯巴比妥、水合氯醛、氯丙嗪。 五、支原体肺炎
(一)概念 支原体肺炎是由于肺炎支原体所致的肺炎。 (二)诊断要点
1.多见于年长儿,近年来婴幼儿感染率呈上升趋势。 2.多数病情较轻,进展慢,病程较长,可达4-8周。 3.发热,热型不定,热程较长,达1-3周。
4.刺激性干咳为突出表现,严重者可呈百日咳样咳嗽,可伴咽痛、胸闷、胸痛。
5.肺部体征不明显,呼吸音减弱或闻及少量干、湿啰音,可有胸腔渗液。
3
6.常有肺外表现,如心肌炎、心包炎,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脑膜炎,各型皮疹,一过性肾损害等。
7.X线检查 可有四种改变:(1)以肺门阴影增浓为主;(2)支气管肺炎改变;(3)间质性肺炎;(4)均一的实变影。 (三)治疗要点
1.一般治疗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以及适当温度(18-26℃),湿度(相对湿度60%)。保持呼吸道通畅,翻身、拍背,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供给足量水分和营养,饮食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清淡易消化。
2.对症治疗
(1)镇咳、祛痰、解痉:常选用必嗽平、乐舒痰、沙丁安醇(舒喘灵),a-糜蛋白酶雾化吸入等。
(2)氧疗: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或头罩吸氧。
(3)镇静:烦躁病儿应使用镇静剂。常用苯巴比妥、水合氯醛、氯丙嗪。 3.抗感染可选用红霉素,如有过敏症状,可选用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 六、衣原体肺炎
(一)概念 衣原体肺炎,是由沙眼衣原体或肺炎衣原体所致的肺炎。 (二)诊断要点
1.沙眼衣原体肺炎
(1)多见于<6个月婴儿,缓慢起病。
(2)生后3-12周后出现鼻塞、流涕、气急、频繁咳嗽,有的酷似百日咳样阵咳。
(3)可同时患有结合膜炎或有结合膜炎病史。 (4)肺部可闻及哮鸣音或湿鸣音。
(5)X线检查:间质性肺炎改变或肺气肿改变。
2.肺炎衣原体肺炎,多为5岁以上儿童,与支原体肺炎相似,起病缓慢,一般症状较轻,常伴咽喉炎、鼻窦炎。 3.鹦鹉热衣原体肺炎
(1)症状重,有发热、不适、乏力、纳差、头痛、咽痛、关节肌肉痛等。 (2)咳嗽初为干咳,渐加剧,可血丝痰或脓痰,呼吸困难明显。 (3)早期常无肺部体征,后期有局限的湿啰音或实变征。 (4)常累及其他器官,如脑膜、心内膜、肝脏、肺脏等。
(5)X线检查:早期显示毛玻璃样阴影的间质性肺炎改变,从肺门向外延伸,亦可见点状、斑片状浸润阴影及肺气肿。 (三)治疗要点
1.一般治疗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以及适当温度(18-26℃),湿度(相对湿度60%)。保持呼吸道通畅,翻身、拍背,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供给足量水分和营养,饮食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清淡易消化。
2.对症治疗
(1)镇咳、祛痰、解痉:常选用必嗽平、乐舒痰、沙丁安醇(舒喘灵),a-糜蛋白酶雾化吸入等。
(2)氧疗: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或头罩吸氧。
(3)镇静:烦躁病儿应使用镇静剂。常用苯巴比妥、水合氯醛、氯丙嗪。
3.抗感染治疗可选用红霉素、氯霉素。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