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区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终考查参考卷(2010.1)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判断题(每题1点,共23点)
1.不同的机械有不同用途,选用合适的工具,可以使我们做事情更省力、方便。( √ )
2. 材料的厚度和宽度相比,厚度更多地影响着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 √ )3.改变材料的形状,能改变抗弯曲能力。 ( √ )4.有些杠杆即不省力也不费力,使用起来毫无意义。 ( × )5. 在调查校园的生物种类和分布情况时,不能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 ( √ )
6.人的头骨近似于球形,有利于保护大脑。 ( √ ) 7.只有开花植物才能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 × ) 8. 拱形能比平展的形状承受更大的压力,是因为拱形受力时能把压力向外和向下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 √ ) 9.拉索桥可以增加桥的跨越能力。 ( √ ) 10. 人的前额发际是一样的,不能用以区分人的相貌。 ( × ) 11. 把薄形材料从“ ”改为“ ”,抗弯曲能力增强了,原因是:减少
了材料的宽度但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 √ )
12. 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 √ ) 13.电能都是由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的。 ( √ ) 14. 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电磁铁线圈的圈数可以增加电磁铁的磁力。 ( √ ) 15. 有些物体工作不需要能量。 ( × ) 16.归根结底,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 ( √ ) 17.不同的环境生存着不同的生物。 ( √ ) 18.植物和动物所具有的结构特征,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 ( √ ) 19.如今的生物,已经经过了长期的演变,以后再也不会有变化了。 ( × ) 20.镊子的用力点位于阻力点和支点之间,是一种费力杠杆。 ( √ )
21.不同生物有不同特征,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 √ )
22.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都会改变生物的特征。 ( √ )
23.每一种生物都需要生活在生物多样性的环境中。 ( √ )
二.填空题(每空1点,共7点)
1
1.我们可以用 、 、 等方法增强物体抵抗弯曲和承受压力的能力。(改变厚度、宽度、形状、采用框架结构等。答案不限于此,有道理即可。((如果学生三格均指向同一点(例如做成拱形、做成波浪形、做成工形),适当扣1-2分) 2.在静止的磁针上方拉一根与磁针平行的导线,给导线通电时,磁针立刻偏转,说明 电能产生磁 。
3.科学家按植物是否开花,把植物分成开花植物和_ 不开花植物_两大类;按动物有没有脊柱,把动物分成 脊椎动物 和 无脊椎动物 两大类。〈可调序〉 三.选择题(每空2点,共46点) 1.右图中的滑轮(滑轮组),能改变 用力方向的是( C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2.小杆秤的提绳相当于杠杆的( A )。
A.支点 B.阻力点 C.用力点
3.如下图,用同样的剪刀剪同样的纸,哪种剪法更省力?( A )
A.方法一 B.方法二
C.方法一和方法二一样
方法一 方法二
4.四个钩码的重量和测力计上显示的力
的大小相比,装置一中,( C ); 装置二中,( A )。 A.钩码的重量大 B.钩码的重量小
C.两者相等 5.哪一种螺丝钉拧起来更省力?( A )。
装置一
装置二
A.螺纹密的 B.螺纹疏的 C.都一样
6.如果自行车上的大齿轮的齿轮数是小齿轮的2倍,那么大齿轮转动1圈,小齿轮转动的圈数( C )。
A.少于1圈 B.等于1圈 C.多于1圈
7.在研究纸的形状是否会影响纸的抗弯曲能力时,应该改变的条件是( C )。
2
A.纸的长、宽 B.纸的厚度 C.纸的形状 8.下列框架( A )最不易变形。A .
9.同样的瓶子(A瓶装了水),放在平整的桌面上,最稳定的是( A )。
A. B, C.
10.圆顶形的安全帽,受压后,( B )产生向外推的力。
A.会 B.不会 C.可能会可能不会 11.电磁铁的磁性有无可以由( A )来控制。
A.通电或断电 B.吸大头针 C.电池方向和线圈方向 12.把电磁铁的钉尖和磁针的南极靠近,发现它们互相排斥,钉尖和钉帽的磁极分别是( A )。
A.南极、北极 B.北极、南极 C.无法判断 13.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关系时,要保持不变的条件 ( C )。 A.电池节数、线圈圈数 B.线圈圈数、铁芯大小 C.电池节数、铁芯大小
14.反复弯折铁丝的过程中,( A )。
A.动能转化为热能 B.热能转化为动能 C.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15.石油和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 C )经过复杂变化形成的。 A.植物 B.动物 C.生物
16.对生物分类首先要确定分类标准。小明将蝙蝠、猫、鱼归为一类,而将蝴蝶、河蚌、蚯蚓归为一类,他分类的标准是( B )。
A.生活环境(陆生或水生) B.有无脊椎 C.会不会飞 17.为了更好地( C ),海豹的四肢都退化成了蹼。
A.抵御寒冷 B.在冰面上跳跃 C.在海水中游泳 18.同一种动物,生活在越冷的地方,( A )。
A.个体愈大,体形越圆 B.个体愈大,体形越方 C.个体愈小,体形越圆
19.框架结构的塔与实心的塔相比,抗风能力( A )。
A.强 B.弱 C.一样 20.右图的轮轴中,轮上用几个钩码就可以
提起轴上的2个钩码?( A )
3
B. C.
A.小于2个 B.等于2个 C.大于2个
21.下图中,电磁铁( A )的磁力最弱。(电池、铁芯、导线都一样)
A.
B.
A.
22.不能改变电磁铁南北极的方法是( B )。
A. 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 B.改变电池的数量
C.改变电池连入电路的方向(正负极接法) 四.连线题(每线1点,共7点)
1.干电池 太阳能 2.螺丝刀 斜面 光电池 化学能 斧头的刀刃 省力杠杆 水力发电机 动能 自行车刹车 费力杠杆 筷子 轮轴 五、作图题
1.画对一个得1点,共2点
例:省力杠杆: 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费力的杠杆:
2.找出并注明下图杠杆的三个点 3.找出并注明下图中扳手的轮和轴
阻力点 轴 支点 轮 用力点
(写出一个得1点,共3点) ( 写出一个得1点,共2点) 六.分析题
1.桥的设计(如右图),应用了我们在《形状和结构》单元所学的科学原理。你能找到吗?(至少2点)
参考答案:框架结构、拱形、悬拉索……(写出一个得1点,共2点)
4
(注:学生能找到具体内容即可,不要求写出每条的道理所在。)
2.小强要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他拿来线圈缠绕圈数分别为50圈和100圈的外形相同的电磁铁,先后将它们接入电路中进行实验: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用一定的方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重复多次实验,记录如下:
50圈的电磁铁 100圈的电磁铁 实验顺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电路中的电流 0.8 1.2 1.5 0.8 1.2 2.0 吸起的大头针个数 5 8 10 10 16 25 (1)实验中小强是根据_吸起的大头针个数 来判断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的。(2点) (2)分析实验数据:
从①②③的比较中,发现圈数 (1点)相同时,电流越大 (1点)磁力越大。
从①和④(或②和⑤)的比较中(填实验顺序)(写出一对即可,2点),发现 电流 (1点)相同时,圈数越多(1点) 磁力越大。 总体评定标准:优秀:正确率≥90点
良好:正确率<90点,≥75点 合格:正确率<75点,≥60点 待评:正确率<60点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