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1.(2016·贵州贵阳调研)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前提,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 B )
A.探究SO2和Na2O2反应可能有Na2SO4生成 B.探究Na与水的反应生成的气体可能是O2
C.探究浓硫酸与铜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的黑色物质可能是CuO
D.探究向滴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通入Cl2,酚酞溶液红色褪去的现象是溶液的酸碱性改变所致,还是HClO的漂白性所致
解析:A项,Na2O2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强还原性的SO2,生成Na2SO4;B项,钠没有氧化性,不可能氧化-2价的氧;C项,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Cu,且CuO是黑色的;D项,Cl2+H2O性,可以漂白。
2.(2016·甘肃兰州一中模拟)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有“催化转化器”,使有毒的CO和NO反应生成N2和CO2 B.向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使煤燃烧产生的SO2最终生成CaSO3,可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C.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D.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废气中含CO2、SO2,从而使雨水的pH=即形成酸雨 解析: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使煤燃烧产生的SO2转化为CaSO3,再氧化生成CaSO4,B项错误;制作光导纤维的是二氧化硅,C项错误;雨水的pH<才形成酸雨,D项错误。
3.(2016·浙江舟山模拟)下表中的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或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D ) 选项 A B 实验操作 向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气体 取少量KClO3晶体溶于适量的蒸馏水,再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 向某溶液中滴加Ba( NO3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消失 将混有Ca(OH)2杂质的Mg(OH)2 样品,放入水中D 搅拌成浆状后,加入足量饱和氯化镁溶液充分搅拌、过滤,沉淀用蒸馏水洗涤 解析:向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气体生成硅酸沉淀,说明H2SiO3的酸性除去Mg(OH)2样品中的Ca(OH)2 实验目的或结论 H2SiO3的酸性比H2CO3的酸性强 检验KClO3中的氯元素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或SO3 2-2-HCl+HClO,生成物可以中和NaOH使碱性减弱,且HClO具有强氧化
C 1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弱,A项错误;取少量KClO3晶体溶于适量的蒸馏水,再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无现象,因KClO3中氯元素是以ClO3的形式存在,不是以Cl形式存在,不能检验其中的氯元素,B项错误;向某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消失,说明原溶液中一定不含SO3,因为H、NO3具有强氧化性,将亚硫酸钡氧化为硫酸钡,沉淀不消失,C项错误;根据沉淀转化的原理知,上述操作可除去氢氧化镁中的氢氧化钙,D项正确。
4.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
丁
甲――→乙
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C ) 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 B.若甲为SO2,则丁可能是氨水 C.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盐酸 D.若甲为NaOH溶液,则丁可能是CO2
解析:C在O2中不完全燃烧生成CO,CO继续燃烧生成CO2,CO2与C在高温下能生成CO,A项可以实现上述转化;根据反应SO2+NH3·H2O===NH4HSO3,NH4HSO3+NH3·H2O===(NH4)2SO3+H2O、(NH4)2SO3+SO2+H2O===2NH4HSO3,B项可以实现上述转化;铁与盐酸反应只能生成FeCl2,C项无法实现上述转化;根据反应CO2+2NaOH===Na2CO3+H2O、Na2CO3+H2O+CO2===2NaHCO3、NaHCO3+NaOH===Na2CO3+H2O,D项可以实现上述转化。
5.(2016·河南洛阳八校联考)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欲探究铜和浓硝酸的反应是否有一氧化氮产生,如果有,什么浓度的硝酸才会产生NO(假设硝酸和铜反应只可能产生NO或NO2,题中所涉及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的数据,且忽略反应中溶液体积的变化)
丁
甲
丙
2-
+
--
-
试回答下列问题:
(1)C装置中将铜粉分散在石棉绒中的原因是铜粉分散在石棉绒中,能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除去空气中的氧气;B装置的作用为既能干燥气体,防止加热时仪器炸裂,同时直立于水面的玻璃管平衡内外气压,能显示实验过程中是否存在堵塞,防止发生危险。
(2)在铜和浓硝酸反应前,挤压打气球鼓入空气,经A、B、C反应后,进入D中的气体主要是N2(填化学式),通入该气体的目的是赶尽装置中的空气(氧气),防止可能生成的NO
2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与O2反应而影响实验结论;进行此步操作时应关闭k3,打开k1、k2(填“k1”“k2”或“k3”)。
(3)关闭k1,k2,打开k3,由分液漏斗向装有一定量铜片的D中滴加14 mol·L浓硝酸1000 mL。待Cu和浓硝酸反应结束后,再通过分液漏斗向D中加入CCl4至满。你认为这样操作的目的是将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赶出,使其与E中水完全反应。
(4)若E中发生倒吸,可采取的应急操作是及时关闭k3(或将F中的量气管向下移动,但不能让其中的水溢出)。
(5)从E装置所得溶液中取出 mL,加2~3滴酚酞试液,用 0 mol·L的NaOH溶液滴定,当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 mL;若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常温,准确测得F装置实验前后量气管的读数差值为 mL。根据上述所得数据进行计算、分析,试判断能(“能”或“不能”)完成实验的探究目的;上述铜与浓硝酸反应中铜片不足(填“过量”“不足”或“恰好”)。
解析:(2)气球中的空气成分主要是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通过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C装置用于除掉空气中的氧气,所以进入D装置的气体主要是氮气;通入氮气的目的是把试管中的空气排尽,避免生成的一氧化氮气体被氧气氧化为二氧化氮,无法验证铜和浓硝酸反应产物中有一氧化氮气体生成;依据气体流向,关闭k3,打开k1、k2,让氮气把试管中的空气赶尽。
(3)关闭k1,、k2,打开k3,由分液漏斗向D中滴加浓硝酸,Cu和浓硝酸反应结束后,通过分液漏斗向D中加入CCl4至满,因为氮气和氮氧化物不溶于四氯化碳,可把氮气和生成的气体全部排入E装置。
(4)若E中发生倒吸,可以调节F中量气管的液面高度改变压强,向下调节量气管,使E中的压强减少,防止液体发生倒吸,或直接关闭k3,不让液体进入D装置。
(5)E装置所得溶液为100 mL,取出 mL,用 0 mol·L的NaOH溶液滴定,当滴定完成后消耗NaOH溶液 mL,设硝酸浓度为c,则 mL×c= mL× 0 mol·L,c= mol·L,E装置中生成的硝酸溶液体积为100 mL,浓度为 mol·L,所以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mol,根据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生成的一氧化氮的气体物质的量为 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mol×22.4 L/mol=0.224 L=224 mL,加上原来试管中的氮气50 mL,共计274 mL,小于题干中实验测得的气体体积 mL。说明铜和浓硝酸反应的过程中生成二氧化氮气体和一氧化氮气体,而实验目的是探究铜和浓硝酸的反应是否有一氧化氮产生,所以能完成实验的探究目的。根据分析,铜和浓硝酸反应涉及: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利用两种气体的量通过化学方程式关系计386-274算消耗的硝酸的总物质的量为×4+ mol×3×2= mol,实验加入硝酸的物质
22 400 mL/mol的量为14 mol·L×0.01 L= mol,所以硝酸未完全反应,说明加的铜片不足。
6.(2016·山东济南二模)二氧化硫为重要的含硫化合物,是形成酸雨的重要污染物之
-1
-1
-1
-1
-1
-1
-1
3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一。
(1)在实验室中,若用70%的硫酸溶液和亚硫酸钠粉末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并要求方便控制反应速率,可选用如图所示气体发生装置中的a(填序号)。
(2)SO2经催化氧化可生成SO3,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SO2(g)+O2(g)
2SO3(g) ΔH=a kJ·mol
-1
在T1 ℃时,将2 mol SO2、1 mol O2充入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A中,充分反应并达到平衡,此过程中放出热量 kJ,测得SO2的平衡转化率为50%,则a=-,T1 ℃时,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1=4L·mol。若将初始温度为T1 ℃的2 mol SO2和1 mol O2充入容积为2 L的绝热密闭容器B中,充分反应,在T2 ℃时达到平衡,在此温度时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1
K2。则K1>K2(填“>”“<”或“=”)。
(3)某热电厂上空大气中所含二氧化硫严重超标,现对该区域雨水样品进行探究。首先用pH试纸测定雨水样品的pH,操作方法为取一条试纸放在干燥洁净的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雨水样品并点在试纸上,待变色后立即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测得样品pH约为3;为进一步探究由SO2所形成酸雨的性质,将一定量的SO2通入蒸馏水中,配成pH为3的溶液,然后将溶液分为A、B两份,向A中加入适量的NaOH固体,使溶液恰好呈中性(不考虑氧化性物质和其他酸性物质的影响),则此中性溶液中离子的浓度间存在的关系式为c(Na)=2c(SO3)+c(HSO3);将溶液B久置于空气中,与久置前相比,久置后的溶液B中水的电离程度将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工业上常用如图所示的流程处理工业尾气中的SO2。
+
2-
-
上述流程中有一种物质可以再生循环利用,该物质再生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Ca(OH)2===CaSO3↓+2NaOH。
解析:(1)在实验室中,若用70%的硫酸溶液和亚硫酸钠粉末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并要求方便控制反应速率,可选用a图所示气体发生装置。
(2)根据题意知,在T1 ℃时,将2 mol SO2、1 mol O2充入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A中,充分反应并达到平衡,此过程中放出热量 kJ,测得SO2的平衡转化率为50%,即1 mol SO2参加反应放出热量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
-1
2SO3(g) ΔH=-
-1
kJ·mol;T1 ℃时,反应达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SO2)= mol·L、c(O2)= mol·L4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
、c(SO3)= mol·L,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计算,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1=4 L·mol。
-1-1
若将初始温度为T1 ℃的2 mol SO2和1 mol O2充入容积为2 L的绝热密闭容器B中,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T2>T1,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则K1>K2。
(3)向二氧化硫水溶液中加氢氧化钠固体使溶液恰好呈中性,所得溶液为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的混合液,根据电荷守恒知c(H)+c(Na)=2c(SO3)+c(HSO3)+c(OH),又因
--
c(H+)=c(OH-),则此中性溶液中离子浓度间存在的关系式为:c(Na+)=2c(SO23)+c(HSO3);
+
+
2-
-
-
将二氧化硫水溶液久置于空气中发生反应2H2SO3+O2===2H2SO4,溶液的酸性增强,水的电离程度将减小。
(4)可以再生循环利用的物质为氢氧化钠,Ca(OH)2===CaSO3↓+2NaOH。
5
再生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