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苏州拙政园导游词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1 12:17:0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框景”。园主想通过 这种手法,把来宾们的视线集中到最佳角度,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天泉阁”,矗立在一片翠绿的草坪上,攒尖戗角,重檐八面,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醒 百。相传,这里原来是元代大弘寺的遗址。筑园时,在寺并上造了 “天泉阁”。这座建筑物, 从外面看似乎是两层,在里边看却只有一层。欣赏苏州园林里的建筑物,高的楼阁要仰视。如 果您站在“天泉阁”的戗角下,凝视飘动的浮云,您似乎感到楼阁正在蓝天中翱翔。这就是苏 州园林建筑物上大都建有戗角的奥秘。这些戗角,除了有利于釆光和通风外,主要是增加了动感和美感,成了苏州建筑的地方特色之一。 “秫香馆”,顾名思义就是观赏稻麦飘香的地方。明代“归田园居”的主人在园林内造有 秫香楼,“楼可四望,每当夏秋之交,家田种秫,皆在望中。”现在见到的“秫香馆”,其主 体建筑是60年代重修拙政园时从东山搬迀而来,体型偏大,与原景略有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西南角樟树旁,有一处池岛假山小品。这座湖石假山上顶着一块大石头, 外形很像一只翻底待修的小木船。前面湖面开阔,四周灌木从生,不远处有几株芦苇,正像太 湖边上一个小小的港湾。古代苏州园林的园主,有的是朝廷大臣,有的是封疆大吏,有的是外 放州县,也曾经“安邦济世”,劳碌了一阵子,因为种种原因卸任还乡,在远离京都的苏州, 他们找到了安静的“港湾”。这里风俗清雅,物产丰富,既可以享

尽清福,又可以避开政敌, 成了达官贵人隐退后选择的最佳地点。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们对佛教的“空无学说”、道教 的“出世思想”、儒家的“隐逸主张”特别欣赏,就以“避世、淡泊”为主题,营造山林野趣, 想在独立的小天地里实现自己的人格理想。正所谓,“扁舟一叶,浪迹天涯,人迹罕至,方为 我家”。

拙政园东部和中部,是用一条长长的复廊隔开的。走廊的墙壁七开有25个漏窗,就像精 雕细作的剪纸图案,镶嵌在长长的画轴上面。人们信步走在游廊里,随着漏窗花纹的更换,园 内的景色也在不断地变幻。这种现象,称做“移步换景”。如果您再仔细看一看,漏窗上不同 的图案,所表现的都是水波纹和冰棱纹,池中欢快的涟漪叠印在窗上凝固的波纹上,更加渲染 了苏州水文化的氛围。

当我们打开复廊里的黑漆大门,就来到了中部花园。来宾们站在倚虹轩旁,向西眺望时, 大家的第一印象应该是,这里池面宽广,景色秀丽。细心的朋友们还可以发现,在亭台楼阁之 旁,在小桥流水之上,在古树花木之间,屹立着一座宝塔,给人以一种“庭院深深深几许”的 感觉。这一借景手法,运用得很成功,园主确实是费尽了心机。因为中部花园东西长,南北窄, 有一种压抑感,于是园主利用低洼的地势凿池叠山。用假山遮住两边的围墙,而池面上留出了 大量的空间,使人感到幵阔而深远。中部花圃里的建筑物,大小不同,形状各异,高低

错落, 疏密有致。每一个建筑物都是一个极佳的观景点,而每一个建筑物也都是景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拙政园的中部花园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景区。来宾们通过游览二个各貝特色的景区,游兴可 逐步达到高潮。

第一个景区,以池岛假山为主,包括假山山堍的“梧竹的居”,假山山顶的“待霜”亭和 “雪香云蔚”等景点。池岛假山,也称为水陆假山,是中部的主体假山。这“ 一池二岛”基本 上是苏州假山的传统格局,其要领是:“池岸曲折,水绕山转”。这座假山设计极佳,确实是 “大手笔”,完全符合我国山水画的传统技法。从东面看,--山高过一出;从南面看,一由连 接一山:从西面看,一山压倒众山。用绘画术语来讲,分别是“深远山水”、“平远山水'’、 “高远山水”,表达的是宋代苏东坡诗中“横看或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境。

下面,我们先来观赏“梧竹幽居”。“梧竹幽居”,俗称“月到风来亭”,位于中部花园 的最东面,同“倚虹亭”相邻。“倚虹亭”是因为靠在形似长虹的复廊上而得名。“梧竹幽居” 造型非常别致,四个大大的圆洞门使人马上联想起八月十五晚十的丨! \\化中“ !^ 1 外看,这四个圆洞门又恰似四个巨大的镜框,镶嵌着苏州园林^! ?. ~?” I 西面嫩荷吐尖,北面梧桐秋雨,东面梅花怒放,亭内有“梧竹釓、 ’ ‘^ ^ 品的树:翠竹.是刚柔忠义之物。《所谓;“家有梧桐树;何愁凤不至。”两旁有一副对联:“爽借淸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慢慢品

味,细细咀嚼,眼前似乎出现了两幅山水图画: 一幅是皓月当空,夜色朦胧,清风徐来,沁人肺腑;另一幅是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心动水动, 心静山静。用心琢磨一下园主此时此刻的心境,大概同张大千讲的“心似闲蛩无一事,细看贝 叶立多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果有的来宾读过孔子《论语》,看了这副对联,可能有另 外一种心得。孔了-讲:“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那么, 是否可以讲,这副对联的上联是用清风明月来描绘台然风光的无限美好,下联是用乐山乐水来 揭示旅游观光对陶冶情操的作用。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来宾们才会逐步领悟到苏州古典园林既 要模拟自然山水之美景,以达到“悦耳悦目”的艺术效果,更重要的是要创造诗情画意的韵味, 以追求“悦心悦意”的心理感觉,再升华到“悦志悦神”的精神享受。如果您体会到了这种韵 味,那么您就开始入门了。

当我们跨过九曲石板桥,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间小道缓步登山时,迎面见到的是“待霜”亭。 “待霜”出自唐代苏州刺史韦应物“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的诗句,字里行间透 出了 一股霜浓橘红的山野气息和泥土芳香。

我们穿过丛林,越过小溪,步上石阶,就来到了 “雪香云蔚亭”。它位于岛的中央制高点。 在这里向周围瞭望,觉得中部花园像一幅苍劲古朴画卷,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在这幅画轴上, 有高有低,有近有远,有大有小,有宽有窄,有疏有密,有闹有静。

搜索更多关于: 苏州拙政园导游词 的文档
苏州拙政园导游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wrxn9wr7444p5c1brko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