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10 推出结构
第五章 注射机的校核
5.1最大注塑量的校核
根据生产经验,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是其额定注射量的80%。所以,一个周期内所需的塑料溶体的总量必须在注射机的额定注射量的80%以内。
V实 =34.833cm3
V公=60 mm3(见注塑机参数表)
V公380%=6030.8=48cm3> V实,校验合格。
5.2锁模力的校核
在确定了型腔压力和分型面面积之后,可以按下式校核注塑机的额定锁模力:
F>F型=K A分2P型
A分=5954㎜2; P型=30MPa; K安全系数,通常取1.1~1.2,取K=1.2。
20
F型=K A分2P型=1.235954330=214.344KN 可知F=600KN,所以F> F型,锁模力满足要求。
5.3模具外形尺寸校核
注塑模外形尺寸应小于注塑机工作台面的有效尺寸。模具长宽方向的尺寸要与注塑机拉杆间距相适应,模具至少有一个方向的尺寸能穿过拉杆间的空间装在注塑机的工作台面上。由表3-2可得注塑机的拉杆间距为3203520mm,而模板Z座的尺寸为2503450mm,故满足要求。
5.4模具厚度校核
模具厚度必须满足下式:
Hmin? Hm ?Hmax
150?270?350 满足要求。 式中 Hm——所设计的模具厚度 270 mm; Hmin——注塑机所允许的最小模具厚度150 mm; Hmax——注塑机所允许的最大模具厚度350mm;
5.5模具安装尺寸校核
注塑机的动模板,定模板台面上有许多不同间距的螺钉孔或“T”形槽,用于安装固定模具。模具固定安装方法有两种:螺钉固定,压板固定。采用螺钉直接固定时(大型模具常用这种方法),模具动,定模板上的螺孔及其间距,必须与注塑机模板台面上对应的螺孔一致;采用压板固定时(中,小模具多用这种方法),只要在模具的固定板附近有螺孔就行,有较大的灵活性。该模具外形尺寸为2003200属小型模具,所以采用压板固定法。
21
5.6开模行程校核
所选注塑机为全液压式锁模机构,最大开模行程受模具厚度影响。此时最大开模行程S开等于注塑机移动、固定模板台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减去模具厚度。
S≧H+H+(5~10)mm
开12300≧20+104+10
300≧134 满足要求。
式中 S开——注塑机移模行程300 mm; H——推出距离20 mm;
H——流道凝料与塑件高度104 mm。
2
122
第六章 模具总装设计
6.1模具装配及加工要求
模具精度是影响塑料成型件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保证模具精度,塑料模具制造时应达到以下技术要求:
a、组成塑料模具的所有零件,在材料加工精度和热处理质量等方面均应符合相应图样的要求。
b、组成模架的零件应达到规定的加工要求,装配成套的模架应活动自如,并达到规定的平行度和垂直度要求
c、模具的功能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d、为了鉴别塑料成型件的质量,装配好的模具必须在生产条件下试模,并根据试模存在问题进行修整,直至试出合格的成型件为止。
6.1.1 加工要求
1)模具分型面及组合件的结合面应很好贴合,局部间隙不大于0.02mm 2)模具成型表面的内外锐角、尖边、图样上未注明圆角时允许不大于0.5mm圆角(分型面及结合面除外)。当不允许有圆角时,应在图样上注明。
3)图样中未注明公差的一般尺寸其极限偏差按GB1804标准即孔按H13,轴按h13,长度按J14来加工。
4)模具中各承压板(模板)的两承压面的平行度公差按GB1184附录一的5级。
5)导柱、导套孔对模板平面的垂直度公差按GB1184附录一的4级。导柱、导套之间的配合按H8/f8。
6)模具中安装镙钉(镙栓)之螺纹孔及其通孔的位置公差不大于2mm,或相应各孔配作。
7)导柱(直导柱、台肩导柱)其配合部位的大径与小径的同轴度公差t按GB1184附录一的5级。
8)导套(直导套、带头导套)外圆与内孔的同轴度公差t按GB1184附录一的5级。
9)主流道衬套的中心锥孔应研磨抛光,不得有影响脱浇口的各种缺
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