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1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冲刺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8:50:1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1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冲刺试题及答案3

一、单选题

1.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C ) A.教育哲学 B.教育心理学C.教育学 D.教学论 2.\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D ) A.《大学》 B.《中庸》C.《论语》 D.《春秋》

3.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C )

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 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

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4.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B )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5.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 C)

A.观察力 B.想像力C.思维力 D.判断力 6.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 A)

A.地方 B.中央C.社会力量 D.学生家长 7.\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D ) A.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 D.主体性、示范性

8.\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D )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的原则 D.巩固性原则

9.\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 C)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0.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B )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1.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C )

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C.实质教育论 D.现代课程论

12.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A )

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13.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D ) A.主体性 B.创造性C.间接性 D.示范法 二、填空题

1

14.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真正科学化的道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理论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曾发生过重大影响。 15.\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的教育方式的错误就在于不顾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违背了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16.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途径。 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 1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三、简答题 19.教育学的发展历经了哪几个阶段?标志着第二阶段起始的是哪位教育家的哪部著作? 教育学的发展历经如下阶段:萌芽阶段;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捷克教育家亨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 20.课程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的知识?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

课程内容包括: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关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关于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的知识经验。 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

21.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①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②创办业余党校;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④建立教育基地。 四、论述题 22.为什么说教育和社会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试加以论述。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①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目的的确定;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③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④生产力水平还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③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一、判断题

新课标提倡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不提倡关注获得知识结果。(X)

2、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

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 (V)

不管这法那法只要能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就是好法。 (X)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

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V) 【以三步为主】 5、《纲要》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9、《新课程标准》对“基本理念”进行了很大的修改,这一培养目标很有必要,不仅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去的基本理念说:“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课中培养,在数学课上也应该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心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理素质。 展。 ”, 现在的《新课标》改为: .“ 人人都能获得良 (V) 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教育中得到不同的6、教师即课程。( X) 发展。 7、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 10、什么叫良好的数学教育? 的实质是交往。(V) 就是不仅懂得了知识,还懂得了基本思想,在学习8、教学过程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而过程中得到磨练。 不应当对课程做出任何变革。(X) 11.旧的标准理念中,为了突破过去的东西,写的9、教师无权更动课程,也无须思考问题,教师的时候有一些偏重,非常强调学生的独立学习,强调任务是教学。 (X) 学生活动,《新课标》则强调:. 除了传授知识外,10、从横向角度看,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要还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既素具有层次递进性。(V) 要培养习惯,又要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11、从纵向角度看,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要12.《新课标》强调“从双基到四基”的转变,四基是素具有相对贸易独立性。(V) 指:.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12、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说,转变学习方式要以经验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 (V) 13.《新课标》强调“从两能到四能”的转变,“四能”13、课程改革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是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基本途径是教学。(V) 问题的能力。 14、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三、填空题 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____基础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X) ___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15..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展需要二者间的关系. (V) 2、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____思想16.素质教育就是把灌输式与启发式的教学策略相__、__方法_____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辅相成. (X) 分。 17.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3、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____现实___的、有教育. (X) 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18.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使师生致力于改变教与4、学生是数学学习的__主人____,教师是数学学学的方式,有更多的精力投入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习的组织者、__引导_____者与__合作_____者。 活动中去. (V) 5、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19.新课程评价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旨在促进进学生__全面_._持续、和谐地发展。 学生全面发展. (V) 6、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主动的和___富有个性_______的过程。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7、数学教学是数学___活动____的教学,是师生之展】 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2、教学的三维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8、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 ____改进___教师的教3、初中数学课程为课标中规定的第几学段【第三】 学。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本次课程改革明确9、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获了方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共强调了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几个改变 【 6个 】 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____活动经验5、课标中要求“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简单的二元________)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一次方程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技能。 这里要求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 【 两个 】 10、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6、对“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_____充分___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的概念和性质”,课标中知识技能的目标要求是 11、抽象数学概念的教学,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 掌握】 与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克服机械___记忆____概念7、七年级上册第七章《可能性》属于下面哪一部的学习方式。 分内容 【 统计与概率 】 12、教学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8、课标中要求“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足____多样化_______的学习需求。 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这里的运算步骤要 13、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是动手实践、___自

2

主探究_与___合作交流____。

14、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__创造力________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15、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___知识经验_________基础之上。

16、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_________情感与态度_______,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17、在积累了一定的活动经验与一定的图形性质的基础上,从而体会证明的必要性,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掌握用___综合____法证明的格式,初步感受公理化思想。

18、初中阶段《课标》中“数与代数”主要包括数与式、___方程与不等式___和__函数__三部分。 19.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 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20. 《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

21.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22.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23. 按照《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的发展包括了(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 24.(数与代数)是小学数学学科中最庞大的领域。 25.《标准》提出在(第二 )学段引入计算器。 26. 《标准》提倡采取(开放)的原则,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留出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27.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8.改革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2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0.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1.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教与学的方式) 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2.新数学课程标准的结构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实施建议) 。

3

33.《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3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

35.新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 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36.课程改革将改变以往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7.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 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38.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3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始终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

40.高考制度改革是推进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要改变\一次考试定终生\的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

4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42.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内容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43.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扬民主,成为学生学习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44.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依据是〈基础教育改革课程纲要〉

45.制定《课标》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是中国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研究。

46、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47、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8、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49、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50、《新课标》的总目标包括四个方面,即: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四、简答题:

1、课堂教学应树立哪四个基本观念? 答:(1)全面发展的质量观。(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3)民主合作的教学观。 (4)优质高效的效益观。

2、课堂教学应遵循哪四项基本原则? 答:(1)目标导向性原则。(2)主体性原则。 (3)面向全体的原则。 (4)知情并重原则。 (5)开放性原则。

2011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冲刺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wwcd3bf1481m9t3zguy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