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为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以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幼儿园要组织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知道常见的传染病种类,做到人人重视,加强预防。各班每天要进行晨检,班主任对早晨到园的每个幼儿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幼儿健康状况。对因病缺勤的幼儿,班主任要追查病因并进行登记。
1、法定传染病
(1)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等。
(2)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伤寒、乙脑等。
(3)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肺结核、麻风等。
2、在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幼儿(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史时,教师应及时报告疫情报告人,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应当在30分钟内报告园长。
个别幼儿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1小时内向中心校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出相关信息。
二、幼儿园成立预防传染病应急处理小组负责幼儿园内传染病疫
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收集、汇总和报告工作。 (一)成立预防传染病应急处理小组:
组长:和丽清 联系电话:13398882225 副组长:张蓉婷 联系电话:15108897352 成员:各班班主任 疫情报告人:鲍和平 (二)工作任务
(1) 严把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2) 做到五早: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治疗。
三、严格疫情报告工作 1、报告方式
当幼儿园出现传染病疫情时,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向中心校报告。
2、一旦发生传染病事件,疫情报告人应及时向园领导汇报,召集传染病应急小组成员,做好专册登记,统计人数。(患者名单、发病日期、班级分布、主要症状、目前状况、接触史等)
报告顺序:班主任(10分钟内)→园领导(30分钟内)组织排查→疫情报告人(1小时内)→中心校(2小时内)→当地疾控中心和县教育局。
3、重大疫情由疫情报告人于1小时内上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教育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