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259.2万元。
5.4仓储建设
仓储建设主要用于鲜切花、农药、化肥、园林建设器具、园林建设用品和装饰用品的储藏。建设面积600平方米,预计投资18万元。
5.5水电管网建设
电力供给是苗木花卉标准基地建设的生命线。基地发展在该区原有水电设施的基础上需架设电网12公里,每公里投资5.3万元,总投资63.6万元。
5.6水利设施建设
机井20眼 每眼1万元,总投资20万元 5.7技术培训及附属工程
人员技术培训60元每人/次。每年4次,共400人。投资9.6万元
5.9西北苗木互惠花卉交易中心市场建设
本项目是西安市市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西北苗木花卉中心并加强其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苗木花卉生产力度和科学培育研究,使周至县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和发展,解决客商投资交易环境。因此项目建设具有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总投资4926.72万元,
第六章 工程投资估算
6.1估算的依据
6.1.1《林业局总体设计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定额》
17
6.1.2 国家电力网线建设标准 6.1.3其它有关定额参照现行市场价格 6.1.4 建筑设计标准 6.2主要经济指标
1.道路工程建设:20万元/公里 2.苗木花卉生产区建设补助:100元/亩 3.电网建设: 5.3万元/平方米 4.仓储建设:300元/平方米 5.技术培训: 60元/人/次 6.水井建设补助: 10000元/眼 7日光温室建设200元/平方米 6.3投资估算
项目投资包涵道路工程建设.苗木花卉生产区建设补助:.电网建设.仓储建设.技术培训.水井建设补助,日光温室建设和苗木花卉交易市场建设
其他费用包括建设单位管理费、勘察设计费和预备费。 项目总投资6017.65万元,按投资项目和所占投资比例分,道路工程建设投资 420 万元,占工程投资的 7 %苗木花卉生产区建设补助投资120 万元,占工程投资的2 %:.电网建设投资63.6 万元,占工程投资的1%.仓储建设投资 18 万元,占工程投资的0.3%.技术培训投资9.6万元,占工程投资的0.2 %.水井建设补助投资 20 万元,占工程投资的 0.3 %,日光温室建设投资259.2 万元,占工程投资的 4.3 %;苗木花卉交易市场建设投资4926.72 万元,占工程投资的 81.9 %
18
其他费用包括建设单位管理费、勘察设计费和预备费投资180.53万元,占工程投资的 3 %。
6.4资金筹措
苗木花卉生产标准化基地建设,采用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资金来源以国家基本建设拨款为主,地方配套为辅,共同投资的方法筹措资金,同时,也可争取民间友好人士的捐资赠款。
第七章 效益分析
本项目属国家投资的经营性基本建设项目,它所产生的效益主要体现在繁衍植物物种、造福人类社会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中心的建设可为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从而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并探索其经营规律,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推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条件。该项目实施后,其效益主要体现在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方面。
7.1生态效益
在该项目所处的周至县现有各类苗木花卉160000多亩,种苗种类极多,现有品种80余类1600多种,是全国最大的苗木培植基地,在多年的努力下,形成了亚热带植物引种园、西部景观园等从事花卉苗木研究种植的科研机构。除了对本土常规植物进行品质改良外,还对从南方至周边国家的特有植物进行引进和培育改良,为促进西北地区植物多样性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近
19
几年来有该项目地销售的苗木花卉,遍布全国各地,大大提高了绿化面积,使林木覆盖率明显提高,项目的实施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7.2社会效益
项目的实施将会对项目区内带来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将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促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对促进农业产业向基地化和规模化发展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将极大地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有利于提高项目区农产品科技含量与档次,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可持 续发展。周至县裕盛苗木花卉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建立能使当地多年生产方式得以正规化,提高国家税收。影响和带动周围地区群众,大力发展苗木花卉产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人民增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7.3项目和技术的示范及推广意义
建立12000亩苗木花卉标准化示范基地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示范点后续发展问题,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对周至县两带五基地建设的远景规划,服务于我县渭河沿线生态观光旅游业的发展。解决渭河防护林带建设的后续发展,对促进和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发展步伐,改善生态环境,推动旅游开发,实现农业增
效、农民增收,都将起到积极的试验示范作用
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