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反思]使用AgNO3溶液是为了证明溶液中含氯离子,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KCl,则不需要证明含有Cl-,故无须使用AgNO3溶液。12.[提出猜想]Na2CO3[交流讨论]H2SO4+Na2CO3[进行实验]①溶液变红
②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浅绿色③Fe+H2SO4
FeSO4+H2↑
CaCO3↓+2NaOH(或CaCl2+Na2CO3
CaCO3↓+2NaCl)
Na2SO4+CO2↑+H2O
13. 活动一:Ca(OH)2+Na2CO3 活动二:H+(或氢离子)
[进行实验] 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静置,继续滴加CuSO4溶液(合理即可) ①产生白色沉淀②产生蓝色沉淀
[反思与评价] (1)溶液中有CO(2)Na+、 Cl-、OH-、CO3
2-2-3
(或Na2CO3)时也会使无色酚酞变红,无法判断是否含OH-(合理即可)
(或钠离子、氯离子、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
(3)稀硫酸(或稀盐酸或酸,合理即可)[解析]根据离子共存可知,CO
2-3
与Ca2+ 不能共存,所以方案中证明存在CO
2-3
,就一定没有Ca2+。
14. 探究一:(1)紫色石蕊溶液变红(2)Fe2O3+6HCl
2FeCl3+3H2O(或 Fe+2HCl
FeCl2+H2↑)
(3)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探究二:[猜想与假设] NaCl和Na2CO3 CaCl2 和 Ca(OH)2[进行实验] 除去废液中可能存在的碳酸钠[交流讨论] (1)abc (2)反应物是否过量15. [活动一](1)4 H2SO4+Ba(NO3)2
BaSO4↓+2HNO3(或H2SO4+2NaOH
Na2SO4+2H2O,合理即可)
(2)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活动二]白色沉淀部分溶解,有气泡生成
[活动三]①白色沉淀中含有碳酸钡,所以溶液中一定不含酸②玻璃棒、pH试纸、干燥洁净的玻璃片
③加入少量的盐酸会先与溶液中的氢氧化钠发生反应被消耗 取少量的待测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钡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则溶液中不含碳酸钠 NaOH、NaNO316.(1)Na2CO3+2HCl产生气泡
2NaCl+H2O+CO2↑
(2)①漏斗、玻璃棒
②亚铁离子、钠离子 氢离子
③硝酸银溶液可以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不能检验是否含有氢离子
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Na2CO3溶液,如果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溶液中含有H+,反之则不含H+(3)①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应该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②氢氧化钙 类型五
17.(1)能 过滤 小于 不可行;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降温过程中无法得到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2)BaCO3
(3)[作出猜想]NaCl、Na2CO3
[设计方案]稀硫酸 产生白色沉淀(4)[拓展提升]稀盐酸
18.[探究过程](1)取土壤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搅拌、静置,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上层清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2)Na2CO3+CaCl2方案二:碳酸钠溶液
方案三: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反思与评价](1)若溶液中含有氯化钙,滴加AgNO3溶液和稀硝酸,也会产生白色沉淀(合理即可) (2)在灌溉或雨水的作用下,碳酸钠和氯化钙会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总结与提升]ac
19.活动一: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BaCl2溶液(或BaCl2溶液和稀盐酸,合理即可)活动二:Ca(OH)2+CO2
CaCO3↓+H2O 可能含有不溶性有机物,它燃烧也会生成CO2(合理即可)CaCO3↓+2NaCl
活动三:Hg、Pd(或汞、铅) 集中供暖(或煤改电、煤改气,合理即可) 汽车尾气
[检查进度]霾中是否含有硝酸盐(或是否含有不溶性有机物或是否含有其他元素或雾霾的危害)
[解析]活动一:检验硫酸盐通常是检验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能与钡离子生成难溶于水、难溶于酸的白色沉淀硫酸钡,所以可向滤液中滴加试剂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滴加稀盐酸,若白色沉淀不溶解,则证明含有硫酸盐(合理即可);铵盐与碱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所以样品中加入熟石灰研磨,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说明有氨气生成,则原样品中含有铵盐。
活动二:由黑色残渣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知,残渣中含有碳元素,所以除了黑炭外,黑色残渣还可能是不溶性有机物,有机物在氧气中燃烧也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合理即可)。
活动三:Al、Na、Zn、Pb、Hg、Cd等金属元素中Na、Zn是人体必需的元素,Al是非必需的元素,Hg、Pb、Cd是有害元素。[能力发展]②烧散煤取暖易增大空气污染面积,如果采取集中供暖,可减少空气污染。③随着汽车量的增加,汽车尾气已成为污染空气的主要来源之一。
[检查进度]霾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可溶性硫酸盐、硝酸盐、铵盐、不溶性有机物、黑炭、金属元素和其他元素等,上述实验中小组同学没有进行的探究项目是霾中是否含有硝酸盐(或是否含有不溶性有机物或是否含有其他元素或雾霾的危害)。20.(1)5 1%
(2)氯化物能加快铁钉生锈的速率(3)CuCl2+Fe
FeCl2+Cu
(4)稀盐酸(或稀硫酸)
(5)检验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铜(6)Cu和Fe2O3
(7)当氯化物能与铁钉反应(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金属)时,更能加快铁钉生锈速率(合理即可)21.[猜想与假设]NaCl、Na2CO3[设计与实验]气泡 3 NaCl+AgNO3
AgCl↓+NaNO3
[反思与交流](1)滴加硝酸银溶液,先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稀硝酸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2)氢氧化钙溶液(或硝酸钙溶液、硝酸钡溶液、氢氧化钡溶液、稀硫酸、稀盐酸、无色酚酞,合理即可)(3)稀盐酸中含有Cl-,无法证明土碱中是否含有氯化钠(4)H+和CO
2-3
22.(1)钾元素 (2)过滤 BCD
(3)当硫酸铜含量太低时,河水也几乎为无色
[进行实验]①河水中不含碳酸钾 ②硝酸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河水中含有硫酸铜 ③继续向上述烧杯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23.[实验探究](1)过滤
(3)水中的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的氢氧化镁也是白色沉淀(4)产生气泡 硝酸钡 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反思与评价]①AgNO3+NaCl
AgCl↓+NaNO3(合理即可)
②取少量水样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搅拌,观察现象[总结与提升]含有SO
2-4
的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24.(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没有氮元素,故不可能生成氮气
(2)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
(3)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4)2Al+2NaOH+2H2O(5)147∶40(6)2NaOH + CO2(7)延展 4Al+3O2
Na2CO3+H2O2Al2O3
2NaAlO2+3H2↑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会发生改变,反应物中没有氮元素,故不可能生成氮气。(2)猜想一错误,说明不是氧气,故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3)氢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4)根据反应物是水、氢氧化钠、铝,生成物是偏铝酸钠和氢气,写出方程式,配平为2Al+2NaOH+2H2O
2NaAlO2+3H2↑。
(4)铝分别与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若生成等质量的氢气,假设为6 g,设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硫酸的质量为y。2Al+2NaOH+2H2O
80 x80x
6=6 g x=80 g
2NaAlO2+3H2↑
6 6 g
2Al+3H2SO4
294 yAl2(SO4)3+3H2↑
66 g
294y
6=6 g y=294 g
故硫酸和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294∶80=147∶40。
(6)若本实验所用的试液是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则观察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其原因是氢氧化钠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变质为碳酸钠,即2NaOH + CO2
Na2CO3 + H2O。
(7)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延展性。铝在空气中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薄膜,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该氧化膜为氧化铝,反应方程式为4Al+3O225.(1)化学
(2)反应物浓硫酸中含有硫元素和氧元素(3)6 (4)15 (5)65、88、0(6)浓硫酸的体积和水的滴数
2Al2O3。
[解析](1)蔗糖和浓硫酸反应炭化变黑,生成了新物质,发生的是化学变化。(2)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有硫元素和氧元素,则生成物中可能有二氧化硫气体。(3)对比实验需要控制变量,因此,实验6中a应为
6 mL。(4)根据表2推断,“黑面包”实验最好选择5 g冰糖、5 mL浓硫酸、15滴水和50 ℃。(5)22 ℃对应的均值是51.0,计算该值所依据的3个数据分别是65、88、0。(6)实验3的效果得分比实验4高的因素有浓硫酸的体积和水的滴数。26.[查阅资料]4Al+3O2[对比实验](1)甲(2)2Al+3CuSO4
3Cu+Al2(SO4)3 强
2Al2O3
(3)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水不能破坏氧化铝薄膜[猜测与探究](1)Cl- (2)无明显现象[结论与反思]正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