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宪法学复习提纲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16:18:0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宪法学复习提要

题型与分值:单项选择[10×2,共20分] 名词解释[5×4,共20分] 简答[2×10,共20分] 论述[1×20,共20分] 事例分析[1×20,共20分]

以下仅供参考

一、名词解释 1、宪政 2、违宪审查 3、代议制度 4、选举制度 5、两院制 6、一院制 7、君主制 8、共和制 8、人民代表大会制 9、政党 10、国家元首 11、总统制 12、内阁制 13、基本权利 14、人身自由权 15、财产自由权 14、社会权利 15、表达自由权 16、结社自由权 17、社会保障权 20、特别行政区 21、民族自治地方 22、联邦制 23、单一制 24、国家结构形式

二、判断[也可能是选择题,仅供参考]

1、宪法发展的一般规律可概括为由“政治立宪”、“人权立宪”到“社会立宪”。 2、1791年法国宪法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3、英国宪法是不成文宪法,是由不同历史时期陆续颁发的宪法性法律和不同历史时期逐步形成的宪法惯例、宪法判例所构成。

4、从宪法的基本内容来看,可以分为两大块,即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

5、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法律是1912年孙中山的《中华

民国临时约法》。

6、资本主义国家宪法关于政府权力来源的规定是多元化的,既有规定政府权力来源于人民的,也有规定政府权力来源于君主的。

7、政权组织形式是指特定的政府与国家借以行使政府权力、组织政府机构所遵循的原则与制度,它主要是指根据政府权力的性质与特点,对政府权力构成各要素进行纵向的区分和归类。

8、公民权利是指在早期天赋权利观念指引下,个人不需国家干预的,并有助于国家维护治安及秩序等方面的权利。

9、采用两院制的国家一般是联邦制国家,如美国,以下议院代表人民,上议院代表各州。

10、在实行两院制的国家,下议院的组成,多与一院制下单独一院的组成相同,其议员均由选民以普遍、平等、直接和秘密的投票方法选举产生。

11、在实行内阁制的国家,内阁处于国家政治活动的中心,是最高权力机关,总揽一切行政权力,内阁不对国家元首负责。

12、在实行总统制的国家,总统独立于国会之外,不由国会(议会)产生,通常由公民直接选举产生,总统的选举与国会(议会)的选举分别进行,总统对选民负责,不对国会(议会)负责。

13、基本权利是针对公权力而设的公民在宪法上的权利,是公民要求国家不作为的权利。 14、一院制是指由民选的议员组成一个议会团体,单独行使国家最高立法权。 15、议会君主立宪制,又称议会君主制,是指议会实际掌握政府权力,世袭君主只是作为国家元首,在形式上作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而不享有实质性政府权力的政权组织形式。

16、议会共和制和议会君主制的区别在于:议会君主制以世袭君主为国家元首,而议会共和制则是以选举产生的总统为国家元首。

17、法国式总统制,由于其同时具有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的特点,故又称半总统制或议会总统制。

18、无记名投票,也称匿名投票、秘密投票原则,是指参加投票选举时,选民不在选票上署名,填写的选票不向他人公开,并由选民亲自将选票投入密封票箱。

19、根据我国选举法的规定,我国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原则,省级以及省级以下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实行直接选举,由选民直接投票产生,省级以上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实行间接选举,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20、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选举权的平等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表现为城市选民与农村选民在所投选票效力上并不是等值的。

21、两党制是指一个国家只允许存在两个政党,其政权通过竞选的方式由两者轮流执掌,从而交替组织政府的政党制度

22、根据国家元首所掌握和行使政府权力的状况,可以把各国元首分为个体元首和集体元首。

23、国务院是最高行政机关,总揽国家行政事务,负责国家行政管理,在整个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

24、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一国公民的唯一标准就是是否具有该国的国籍,除此,并无其它的资格限制。

25、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可以看成是消极国家观或自由国家观的体现,社会权利则可以

看成是积极国家观或福利国家观的产物。

26、作为基本权利的人格尊严权具有绝对性,而财产自由权和隐私安全权则具有相对性。 27、现行宪法所设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体系在结构上是开放式的,在表达方式上是综合式的。

28、作为基本权利的思想与信仰自由权是指个人的思想与信仰自由不受侵犯,任何人、任何机关不得以任何理由和任何形式非法限制或剥夺公民的思想自由与信仰自由权。

29、劳动权包含了平等就业权、选择职业权、获得报酬权等权项。 三、简答

1、简述宪法的特征 2、简述宪法的形式分类 3、简述违宪审查的基本模式 4、简述政权组织形式的基本分类 6、简述我国的选举原则 6、简述选举制度的特征与功能 7、简述代议制度的类型与特征 8、简述政党制度的基本分类 9、简述违宪责任的形式 10、简述基本权利的特征与类型 11、简述公民基本权利的表达形式 12、简述表达自由权的含义及范围 14、简述隐私安全权的含义及范围。 15、简述政治平等权的基本含义 16、简述知情权与表达自由权的关系。 17、简述劳动权、休息权与罢工权的关系 18、简述社会保障权的涵义及影响 19、简述政权组织形式的基本分类 20、简述现代立法机关的职权范围 21、简述议会共和制的特征 23、简述我国国务院的性质和地位 25、简述单一制的涵义及特征 26、简述联邦制的涵义及特征 28、简述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地位

29、简述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的涵义及特征 四、论述

1、论宪法的基本原则。 2、论法治原则的基本内容。 3、论宪法修改

4、论违宪审查制度的模式与范围 5、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基本含义。 6、论公民基本权利的分类。 7、论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特征。

五、事例分析[过往范例,仅供参阅]

1、某市政府为了整顿城市道路交通秩序的混乱状况,在多方的建议下,欲出台关于限行摩托车的规定。公民甲某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认为出台这样的规定不合理、不合法,于是联合了近百人冲到市政府门前游行示威,要求市政府不要做限行摩托车的规定。

请根据宪法基本原理以及相关制度规范分析:(1)限行摩托车的规定是否损害了公民的基本权利?(5分)在政府权力与个人权利之间,何者优先?(5分)(2)当公民对政府行为持异议时,能否/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10分)

2、刘某系某乡女村民,已生育三个女儿,现在又怀上了第四胎。乡、村两级干部决心把她作典型处理。于是,在某日一大早便破门而入,将还在睡梦中未及穿戴整齐的刘某强行带到村委会以禁闭、示众等形式教育了一整天,并决定取消其读小学三年级的女儿“三好学生”的称号。

根据宪法基本原理和相关制度规范分析:

(1)乡村干部的行为是否有侵犯公民基本权利?(5分)现行宪法如何设定相应的救济途经?(5分)

(2)以上述事件为例,阐明公民基本权利与政府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10分)

3、203年3月17日,来自湖北的大学毕业生孙志刚因未带有效证件,在广州街头被无端收容,期间惨遭殴打,20日凌晨不幸死于收容站。这件事情曝光后,引起社会各界的愤慨和思考。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俞江等三博士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建议书,希望对国务院于1982年制定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进行违宪审查。

以“孙志刚事件”为例,分析并说明我国重建违宪审查制度的必要性及发展前景。

4、2003年6月4日中午,家住成都市青白江区的李桂芳把三岁的女儿李思怡锁在家中,在金堂县红旗超市偷窃两瓶洗发水时被保安抓获,随后被金堂县城郊派出所警察带回派出所。在确认李桂芳吸毒之后,城郊派出所决定依法对李桂芳实施强制戒毒。在此期间,李桂芳曾多次提出其三岁女儿被锁在家中,要求先把女儿安顿好,再接受强制戒毒,但是无人理睬。在去戒毒所的路上,在她寻死觅活用头连续猛撞押解她的警车车门的情况下,警察终于按照她提供的号码给她的姐姐打了电话,但是电话无人接听,警察也没有再打电话。押解李桂芳的警车两次经过她的家门,但是没有停留。办案警察也没有按规定给李桂芳的家属、单位和居住地派出所送达《强制戒毒通知书》。知道李桂芳被强制戒毒,也知道她的孩子被锁在家里的青白江区团结村派出所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就这样一个孤零零的小生命被遗忘在房门紧锁的家中。2003年6月21日晚,17天后,在李桂芳的家中发现了小女孩的尸体。小思怡在饥饿中慢慢死去,匆匆走过了短促的人生。

以“李思怡事件”为例,分析并说明:1、公民基本权利与政府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2、社会保障权的性属与功能。

搜索更多关于: 宪法学复习提纲 的文档
宪法学复习提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x84t1mu2l5uqa87qs1b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