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丁煌 《西方行政学说史》 第二版 武汉大学出版社 考研笔记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30 1:50: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 交流应尽可能直接短捷,减少中间层次; – 不得跳越; – 人员必须称职; – 交流线路不断中断; – 信息须有权威性;

3、管理人员的职能

(1)建立并维持一套信息传递系统 主要体现为建立一个管理人员组织;

–确定和阐明管理人员的职务(信息交流体系线路图—组织系统图); –找到合适的人员来担任这些职务(品质和能力方面);

(2)促使组织中的每个人都能作出重要贡献(提供服务);

①招募选聘,促使人们与组织建立协作关系;

②建立合理的激励监控机制,促使成员提供恰当数量质量的服务;

(3)阐明并确定本组织的目标

?以组织中各个部门的具体目标来阐明组织的共同目标;并使之相互协调;

4、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说 (1)非正式组织的含义:

一种无正式的组织结构、无自觉地共同目标,但具有通过与工作有关的接触而产生的习惯、规范和情感等特点的集合体; (2)非正式组织的两类后果;

A、使人们形成一定的态度、理解、风俗、习俗和习惯等; B、为正式组织的产生创造条件; (3)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影响; A、正面影响:

–可以从事正式组织所不便进行的沟通;

–培养组织成员的热诚,对权威的认同感,维持团结;

–借助它可避免正式控制过多,进而利于保持个人的自尊、人格完整和独立选择能力;

B、负面影响:在目标与工作方法上与正式组织对峙; (4)正确认识和利用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是客观和必然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管理者要善于识别非正式组织,并正确利用它来增进组织的健康发展。

5、组织平衡论(存续论)

(1)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关键在于使组织成员获得一种贡献与满足之间的平衡。

?贡献:指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所做的工作或付出的代价;

?组织成员的满足:来自于组织为成员提供的诱因,即能够满足成员的个人动机或需要的东西; ?贡献与诱因这二者要达到平衡,组织就可以生存和发展,否则就会衰弱或消亡。

(2)诱因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 经济的与非经济的

(3)组织的平衡是不稳定的:

? 外部环境恶化造成诱因来源不足;

? 组织成员的需求标准总在慢慢提高,由此破坏平衡; ? 组织必须通过不断地发展壮大来增加组织所掌握的诱因;

6、权威接受论

(1)权威取决于下级人员的接受命令:

①管理者的权威不是来自上级的授予,而是来自由下而上的认可;

②权威大小和指挥权力有无取决于下级人员接受命令的程度,单凭职权发号施令不足取,重要

的是取得下级的同意,支持与合作 (2)权威被接受的条件:

①命令明确;

②命令与组织目标一致; ③命令与个人利益一致;

④命令没有超出接受者的体力与精力之许可; (3)无差异范围;

?即服从(接受)范围,指一个人不按个人的价值观去衡量和检验指示、命令和建议的是非曲

直,就直接予以承认和执行;

?服从范围的大小取决于组织成员感到诱因超过自己贡献的程度以及组织成员所归属的团体的

态度;

(4)管理者强化正式权威的方法:

A、激励组织成员,从内心角度扩大成员的接受范围; B、设法培养良好的团体态度;

C、出以公心,以组织目标为准作出决策,对组织负责; D、建立和改善信息交流渠道,使之能准确、及时地传递信息; E、不要仅仅依赖职权,要把职权与才能、威信结合起来; (5)两种权威论:

?领导者与下级人员之间的权威关系有两种:职位权威与领导权威; ?职位权威由管理职位和等级制本身所决定; ?领导权威由领导者的才能、知识水平和威信所决定; ?此两种权威结合为一体,能极大扩展下属的接受范围。

7、组织决策论

(1)组织中的决策分为个人决策与组织决策两类

个人决策:个人出自于个人动机而参加组织的决定,是出自于个人人格的决策;

组织决策:指组织目标上考虑的有关组织活动的决定,一种出于组织意图的非人格的理性决策; (2)组织决策的两个客观因素:组织目标与环境

?组织目标是独立于个人动机的,具有客观性;

?环境是对实现组织目标起制约或推动作用的各种客观条件;

–战略因素:即实现目标的关键因素,组织决策的环境主要由战略因素所决定; –补充因素:战略因素之外的非关键的因素,

?决策的作用就是通过反复注意目标与环境,使两者越来越具体,最后确定实现目标的具体行

动。

?即决策就是要使目标和环境明朗化,在具体行动上达成一致;

(3)管理者决策工作有三个来源

①对上级指示的具体,做出适合本部门单位的决策; ②下级人员遇到困难纠纷时请求做出裁决;

③管理者独立地、创造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决策的方法与艺术:

①应积极、创造性地发现和处理职责范围内的决策问题;应仅仅去处理下级人员无法有效处理的决策问题;

②对现在不适当的问题不作决策;

③时机不成熟时不作决策;

④对不能有效实行的事不作决策; ⑤对应该由决策别人决定的事不作决策; (4)决策的思维过程:

?决策从本质上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有两类基本的思考过程:

①逻辑过程:即能够用语言或符号表达的自觉思考过程,也即推过程;

②非逻辑过程:不能用语言表达的判断过程,表现为快速的直觉反应,对决策工作也很重要;

三、对巴纳德组织理论的评价

1、贡献性: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巴纳德开创了现在组织管理和行政管理研究的许多重要途径,而且还提出了许多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的根本性概念和观点。被誉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1)独创性:创立系统组织理论:

?最早把系统理论和社会学知识应用于管理领域,提出系统组织观,创立了社会系统学派,对

后世影响深远;

?系统观的价值:改变了人们描述和分析组织各个部分的做法,将注意力从组织的各个部分转

移到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转移到整体,强调不能孤立地看待和处理各个问题,而应当认识到它们的相互影响。

(2)动态的分析方法: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将管理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3)开创性:

①首先对“沟通”,“动机”,“决策”,“目标”和“组织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专题研究; ②其提出 “非正式组织”,“决策”,权威,信息沟通等概念或范畴,后来均成为管理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③其权威接受论对权威提出的全新看法,颇具启发性; 2、理论的不完善性:

(1)没有提出切实可靠的衡量诱因与贡献平衡的尺度,易陷入循环论;

(2)组织决策论对决策要领的分析不够深刻,轻视了高层管理者面向外部环境的决策任务;

第十一讲:西蒙的行为主义行政学说

生平与著述

美国人,大学教授,公职人员,管理顾问,行为主义学派的中坚力量; 研究领域: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 著述丰富:

代表作:《行政行为——行政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

其它:《管理决策新科学》,《公共行政》,《经济学与行为科学中的决策理论》,《人的模式——关于社会背景下人类理性行为的社会及理性——数学论文集》;

二、西蒙行政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行政谚语:对传统行政学理论的批判

(1)传统的行政原则并非科学原则,而是行政谚语;

(2)行政学必须在研究方法上寻找新的途径,只有提出新的研究方法才能建立真正的行政原则;

(二)、行政学研究方法论 (1)事实与价值的区分 A、理论的区分:

–价值命题是关于偏好的表达,应然问题,规范性陈述,;

–事实命题是关于客观世界上可观察的事物及其运作方式的陈述,是然问题,描述性陈述;

B、实践的辨别

–之一:手段与目的的区别;

–之二:可供选择的行为与行为的后果的区别;

C、以事实与价值的区分来区分政策问题与行政问题,从而界定行政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政策问题:价值因素居重; –行政问题:事实居重; (2)操作定义:

凡用于科学研究的名词定义必须是操作性的,即名词的定义是与实证观察的事实和情况相一致的;

?法定权威的操作定义: ?心理权威的操作定义: (3)概念工具:

?行政学研究首先要建立的是一系列的概念,作为建立这一学科的理论和原则的工

具;

?分析单位:复杂的整体现象包含了各种具体的特殊的层次,每一个层次都有一些基本的分析单位,一个分析单位也就是一个概念; ?西蒙在行政行为的研究上即是以“决策”为基本概念; –“ 决定” 是分析的基本单位, –“ 决定前提” 是最小的分析单位;

–“ 决策” 是目前行政行为研究上最流行的概念工具; (三)、行政决策论

1、行政学研究应以决策研究作为重点

?决策理论的目的即在于为行政学构造一个概念框架体系; ?以决策行为去研究行政的理由:

– 传统行政学讨论都只注意“ 执行” ,即“ 行动” 和“ 做” ,而不注意“ 行动” 或做之前的“ 决策” ;

– 组织中的操作人员非操作人员对组织目标的实现都很重要,都需要做决策; – 传统行政学对组织的说明过于简化、肤浅而且不切合实际,过分重视权力因素而忽略其他同样重要的因素,而对一个组织状况科学恰当的描述,应是对组织中每一个人做什么以及做决策受到何种影响的描述;

– 所谓好的或正确的行政行为在本质上就是指有效率的行政行为,而决定效率程度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看行政组织每一个人决策的理性程度; – 决策(行政)程序对于完成行政工作十分重要; 2、有限理性与决策准则 (1)、理性的含义:

–理性的一般含义:指非感情的一种计算、思考的心智方法。

–西蒙的理性:用“理性”一词来指一种决策行为方式,即“理性“的决策; (2)、西蒙的有限理性——行政人假设

a, 传统的客观理性——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

?理性原则:多方案、明确的结果、充分的信息、确定的偏好顺序;

b, 西蒙对客观理性的反驳:

?知识的不完备性,预见未来的困难性以及备选行为范围的有限性,决定了“客观理性”在实际行动中是不存在的;

c, 有限理性与行政人(管理人)假设

?人类行为是介于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 ?应以以”有限理性“为基础的”行政人“取代”经济人“;

?行政人是心理人(有个人的目的、动机、怪癖)与经济人两者的结合,具有有限理性;

(3)、西蒙的行政决策准则:令人满意原则

–由于人是有限理性的行政人,因此,应该用”令人满意的“准则取代”最优化“准则; –令人满意的准则:在决策时决定一套标准用来说明什么是令人满意的最低程度的备选方案,如果拟选用的备选方案满足了或者超过了所有这些标准,那么这个方案就是令人满意的。

–当按照原定标准寻找不到任何令人满意的备选方案时,就有必要考虑改变原定的标准;

3、行政决策过程

(1 )、关于决策的含义:

广义的理解:管理就是决策;包含了决定前的调查分析,作决定以及决定作出后的评价等一系列过程;

(2 )、决策过程的四个阶段:

a. 情报阶段:探查环境,寻求决策条件;

b. 设计活动: 设计、制定和分析可能采取的备选行动方案;

c. 抉择活动:从可供选择的备选方案中选出一个适用的行动方案; d. 审查活动:对已经作出的抉择进行评价; 4、决策的类型与技术: (1)、决策类型:

A、程序化决策:用于处理重复出现的例行活动;

B、非程序化决策:处理非重复出现不能以常规处之而又比较重要的非例行问题; (2)决策技术: A、程序化决策技术:

?传统的:习惯、及标准化操作程序;

丁煌 《西方行政学说史》 第二版 武汉大学出版社 考研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xckr0do4o6m3qp9y5ph_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