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一定要成为一代枭雄或者一定要成为一个政治豪杰,所以好像吞吐天地之志,你感觉离我们挺遥远,当然我倒觉得你也未必,你的这种志向高远一定要表现在这个气吞山河上,但是它表明了一个什么呢?就是高度,作为理想,作为一个人人生当中设立的一个目标,你一定要高一些,起点要高一些,如果你的起点高一些,就能激励,你付出更多的努力,花费更多的心血,这样也有可能,就让你的潜能得到更大的发掘,当然,仍然可能达不到这个目标,但是即使达不到这个目标的话,你得到的也比那个标准很低的人他达到的目标,你要比他得到的要多的多,所以志存高远的高远当中第一“高”纵向来看目标要高一些,当然这是高远当中的第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何为“远”呢?我们看看毛泽东的故事,有一个电视剧叫《恰同学少年》,讲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据说毛泽东在湖南师范读书期间,他和他的同学们之间有一个约定,就是咱们之间进行交流,有三种话题最好不要扯,特别在卧谈会里不要扯,你知道毛泽东的三不谈是什么么?第一不谈男女之间的事,第二不谈金钱,第三不谈家庭琐事,同学们一看,如果这些都不谈,我就没的可谈了,在宿舍里面,特别是男生宿舍,晚上睡前谈的最多的莫过于美女与金钱,还有家庭的一些琐事啊,这些谈的都挺多的,你说毛泽东,他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他怎么就不谈这些呢?咱们同学怎么就不谈这些就没话可说呢?他怎么就可以不谈这些呢?其实我觉得毛泽东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人,只是在他的注意力在他的精力当中,他投入更多的不是这个,投入更多的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些东西谈多了以后,人的精力、能力是有限的,你在这方面投入的很多,你那个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像毛泽东这样具有吞吐天地之志的人,对不对,那就肯定会影响到他的志向,所以从理想的高远,我们讲的“远“指的是视野要开阔,我倒觉得同学们也未必不谈这些东西,但是你在给自己制定人生的理想,特别是终极理想的时
候,我觉得你的视野要开阔,开阔是指的什么意思?开阔指的是要能够超越个人的、利益的、方寸的利益。那么有的同学会说“毛泽东不谈,和他最终从一个农民的孩子成为影响中国命运的这样的一个人,有关系吗? 你看“赢”字是怎么写的,亡,中间一个口,亡口是讲的什么,不说,不说什么呀?月,是什么?风花雪月;贝是什么?钱;凡是什么?繁琐小事;你这样你就赢了,你说这是一个偶然的巧合么?我觉得它反映了一定的规律,就是刚才我们讲的,人的能量是有限的,你要有一个更大的抱负的话,你太计较个人眼前的这些利益的话,就会羁绊住你前进的脚步,所以同学们要在立志当中,要超越个人的方寸天地,你想想看,一个人的本质就是体现在他的社会性当中,你实现个人的理想,一定要有一个社会基础,如果你个人的理想与这个社会的理想格格不入,你把个人的意志凌驾在其他的人、社会、甚至国家的意志之上,能行的通么?肯定行不通对不对,你得不到支持,搞不好还要身败名裂、累及家人。最近有不少高官落马,其中不乏有人有远大的志向,他是原广东的一个公安局局长,他给自己有一个人生目标,儿子2000万,女儿2000万,自己和老伴2000万留着养老,所以这个贪官被称为理想最远大的贪官,最后的结果呢?进去了,还累及家人!其实一个人,我们不可能没有个人的利益的关注,不追求个人利益的得失,但是如果你的眼睛当中只关注你个人的利益,甚至你凌驾与其他或者社会利益之上,其他的人或者我们的社会都变成实现你的利益你理想的一种工具的话,你就什么都得不到,所以在建立你个人的理想的时候,我觉得你可以视野开阔一点,要有一个社会兴趣,社会兴趣一词是谁提出的呢?是阿德勒,这个人名字同学们不一定熟悉,但是他的师傅大家应该都听过,他是佛洛依德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佛洛依德有两大最得意的弟子,一个是荣格一个就是阿德勒,阿德勒作为一个心理学家,他研究的是一个人的视野和一个人心理健康的
关系,他就发现有好多心理不健康的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这个自我为中心不是单纯的心理学家讲的自我为中心,不是单纯的占便宜,物质当中,我看的比天都高的人,不光是这样的人,也有的人他可能表现在道德当中,物质利益当中他并没有这么贪心,但是他特别关注自己的形象,整天像安了一个扫描仪一样,光在那扫描自己,过于关注自己,这样的人也叫以自我为中心;做了这么多年的学生工作,我个人也有一种体会,是什么呢,你看在咱们生活当中,因为一些小事就与别人发生很大冲突的人,哪些喜欢苛求自己与别人的人,就拿着完美主义来捆绑自己和约束别人的人,哪些总处于紧张的状态,担心会被别人耻笑的人,无不都是高度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比如下了课,你要去吃饭了,走在教学楼的时候,发现有个同学看了你一眼,你心里很不爽,他为什么要看我一眼,走到食堂门口,你看你班的同学,你看着他,他连看都没看你,你心中又很不爽,他为什么连看都不看我一眼呢?有的人,整天都会有一些负面的情绪,就是浑身好像安了很多的按键,所有的按键都有可能导致他不良情绪的发生,什么原因呢?高度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人,也许有远大的理想,在生活当中也许想做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但是,他每天都在忙着处理他的这些消极的情绪,他哪里还能再顾得上做他应该做的事情呢?所以,有的时候一个人的视野不但影响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会影响到志向的达成,同学们,这是我们谈的第二个内容,如何立志!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的是志存高远,今天我们仍然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当然我们今天对志存高远的理解和今天的现实相吻合。 三、如何达志
第三个问题,我觉得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你的理想。青春年少,谁没有对未来的憧憬呢?其实在座的各位同学,我觉得我们的区别不是没有理
想,而往往是你如何对待你的理想,在大学校园里面,这些莘莘学子们也经常发出一种感叹,这种感叹我觉得带有一种伤感的成分,就是理想与我渐行渐远,特别是到大三大四,要离开校园的时候,想当年,我背着行囊来到大陶院的时候,我是一个热血青年,可是现在,我哪些梦呢?我的哪些向往呢?如有有人再问你,你曾经不是特别想这样,特别想那样吗?怎么样了?你会很不堪的摆摆手说“别提了,这个东西太难了,做不到,这叫理想与我渐行渐远,为什么会理想与我渐行渐远,我觉得有2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你那个理想压根儿不叫理想,叫空想、幻想,就是你小时候,你曾经想过的你要成为这个、你要拥有那个,其实他没有一个现实的基础,最后命运必然是不了了之。所以你看我们,我们现在要让大家回答“你小时候的理想是什么?你现在的理想是什么?有没有什么不同?”很多的同学会有一些不同,就是在你不断的成熟长大之后,你会修正自己原来的向往,这是第一个,为什么你的理想渐行渐远,就是因为你原来的理想就不叫理想,那叫空想,没有现实基础。但是还有第二个原因,就是画面上这种情况:你的理想是没有问题的,但你只是在想而已。你只是在想而已,抱着头想,你为它做出了什么?很少。有一个词叫“敏于思而拙于行”,我觉得可以形容这样的同学。就是你想得太多,但是你付出却很少,甚至没有付出,结果必然是理想与你渐行渐远。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的同学,把理想其实就等同于一种念头:“我有一种向往、我有一种想法”,出现了这个念头。所谓念头往往是一闪而过,甚至它也可能在你的脑海里面徜徉良久,但是只是徜徉而已。你拿不出任何的行动来执行它,所以这样的同学的结果就是耽于幻想。“梦里走了许多路,醒来还是在床上。”那么最后的结果,你躺在床上只是做梦,你不但是等待的东西遥遥无期而且你已经拥有的东西,比如:你的青春、你的热情、你的智慧,还有你对自己的信任、你对自己的尊重,随着你这种惰性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