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依法负责项目审批或核准的机关不得批准或核准建设 B.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C.已经建成的,不得投入生产、使用
D.已经使用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3、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评估和审查,是确保从源头上消除能源浪费,( )的必要手段。
A.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B.优化能源结构
C.遏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
D.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 54、国务院统计部门会同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定期向社会公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主要耗能行业的( )等信息。
A.能源消费 B.节能情况 C.能源利用状况
D.主要耗能产品的单位产品能耗 55、国家鼓励行业协会在( )等方面发挥作用。
A.行业节能规划、节能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B.节能技术推广 C.能源消费统计
D.节能宣传培训和信息咨询
17
56、用能单位应当按照合理用能的原则,加强节能管理,制定并实施( ),降低能耗标准。
A.节能计划 B.节能标准 C.节能技术措施
D.节能条例 57、能源消费统计的目的是( )。
A.在能源计量的基础上获得真实、准确、完整的能源消费汇总数据。
B.在能源计量的基础上获得真实、准确、完整的能源节约汇总数据。
C.为用能单位的生产经营决策和制定节能计划、采取节能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D.为用能单位的节能责任考核和制定节能计划、采取节能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58、下列哪项属于节能技术( )。
A.能源资源优化开发利用应用技术
B.单项节能改造技术与节能技术的系统集成 C.节能型的生产工艺和用能设备
D.节约能源、提高用能效率的管理技术 59、国家鼓励企业采用的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包括( )。
18
A.热电联产技术 B.余热余压利用技术 C.洁净煤技术
D.先进的用能监测和控制技术 60、建筑工程的( )应当遵守建筑节能标准。
A.建设单位 B.设计单位 C.监理单位
D.施工单位 61、新建建筑或者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应当按照规定安装( )。
A.用热计量装置 B.室内温度调控装置 C.供热系统调控装置
D.余热储存装置 62、制定《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的目的是( )。
A.为了推动公共机构节能 B.提高公共机构能源利用效率
C.发挥公共机构在全社会节能中的表率作用
D.促进办公设备更新换代
19
63、公共机构的节能工作实行( ),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应当作为对公共机构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A.目标责任制 B.累计积分制 C.考核评价制度
D.民主评分制 64、公共机构节能规划应当包括( )节能目标和指标、实施主体等方面的内容。
A.指导思想和原则 B.用能现状和问题 C.节能重点环节
D.保障措施 65、公共机构应当实行能源消费计量制度,区分用能种类、用能系统实行能源消费( ),并对能源消耗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纠正用能浪费现象。
A.分户计量 B.分类计量 C.分时段计量
D.分项计量
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