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进度安排
(一)准备阶段(2013年3月至2013年7月底) 1.确定课题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2.分解课题
课题涉及多层面的问题,根据课题的有关精神和要求,结合教师个人的兴趣和特长, 选取部分子课题加以研究,改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3.理论学习
了解素质教育的要义以及数学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明确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改革的重要意义。 4.制定方案
征求课题组成员意见,制定整体方案讨论稿,对方案进行研讨、修改、定稿。 5.开题报告
召开课题组成员和参与讨论课题活动的教师会议,邀请有关领导参加,对课题实施方案进行评审和修订。
(二)实施阶段(2013年8月至2013年12月) 1.教学实践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组织若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尝试。 2.案例分析
结合每学期课堂教学实际,开展若干次说课、听课和评课,探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3.交流小结
每学期都对教学实践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并相互交流。 4.撰写论文
每学期都根据研究专题撰写论文,并依次补充,初步完成专题论文。 (三)总结阶段(2014年1月至2015月3月)
1.论文交流
对已撰写的论文进行充实、完善和交流。 2.总结经验
探讨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总结经验,准备结题工作,并为后继研究做准备。 3.研究结题 召开课题结题报告会 4.成果展示
①书面材料:《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的研究方案、结题报告,参加课题研究教师的课例、案例集,以及经验总结和科研论文集等。 ②随堂听课,评价教学研究的教学效果。
③召开学生座谈会,评价教学研究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