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安徽省铜陵五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全科10套)安徽省铜陵五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政治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 8:52:5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试题分析:上述材料要求分析说明崔进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二选项A强调的是效率的原因,故排除;选项B说法错误,因为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故排除;选项C说法错误,错在了“同时富裕”。选项D说法科学合理,故答案选D。

考点:本题考查了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知识。 9、【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水平,编织一张覆盖全省的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扩大社会保障范围,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故选项B正确;选项A错在了抑制通货膨胀;选项呢C错在了调节过高收入、选项D错在了增加社会总供给;故答案选B。 考点:本题考查了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知识。 10、【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我国颁布《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社会救助体系,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该办法的出台为我国社会救助事业长远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选A。材料中社会救助主要涉及再分配,③不合题意;该救助会加大管理支出,并且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无关,④不选。

考点:本题考查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 11、B 【解析】

试题分析: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藩篱,缩小城乡差距,促进人口城乡流动,推动城镇化进程,B说法正确;养老保险,是再分配注重公平的举措,A说法错误;改革养老保险,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保障人民生活的作用,C说法错误;D“大幅度增加”说法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12.C试题分析: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其所得额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因此计算可以得出,该企业的应税所得额为10万元*50%=5万元,税率为20%,因此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额为5万元*20%=1万元;答案C正确。。

13.C试题分析:题中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以来,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有所下降,说明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发展能力,因此答案C正确;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和实现社会公平没有关系,因此A不符合题意;B增加财政收入的说法错误;D缩小征税范围的说法错误。 1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宏观调控的作用,遵循“企业自主、政府引导、分类实施、适时推进”的原则,积极引导企业实施主辅分离。根据所学知识,图中a、b、c处应依次填入②相关企业税负减轻、生产经营成本下降,③企业利润增加、商品价格下降,①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本题正确答案为D。 15、C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的关键是理解什么是逆回购。逆回购是中国人民银行(也就是央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还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就是获得质押的债券,把钱借给商业银行。目的主要是向市场释放流动性,当然,同时可以获得回购的利息收入。操作就是央行把钱借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把债券质押给央行,到期的时候,商业银行还钱,债券回到商业银行账户上。C说法正确;ABD与逆回购的目的及操作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宏观调控与货币政策。 16、D 【解析】

试题分析:“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通过家庭经营方式的升级, 使分散的小农经营发展为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故D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而家庭经营方式的升级属于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故A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加快发展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根本途径,故B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并未改变我国农村集体所有制性质,故C项表述错误,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

考点:本题考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知识。 17、B 【解析】

试题分析: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为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可以采取措施,国家加大对农业投资,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单位亩产粮食产量增加,粮食供给增加。第二种,国家加大对农业的财政补贴,农民收入增加,提高粮食生产积极性,这样粮食供给增加。目前是转基因技术,涉及到粮食安全问题,带来的也不应是谷物生产能力增加,因此,这种措施不妥,从降低人民币汇率的措施上,增加粮食供应,也不妥。因此本题选B。 考点: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18、B 【解析】

试题分析:上述图示看不出来全球经济发展萎靡,为了规避风险,我国对外开放脚步放缓和财政的支出过多,导致经济过热故排除①③;上述图示能够看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同时说明要转变对外发展的方式,故题肢②④正确。

考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二、简答题

19、

20、【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2008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提高,但城乡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且差距有扩大趋势。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是实现收入倍增的根本措施;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收入倍增提供制度保障;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社会保障水平;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国家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企业持续发展的同时不忽视提高居民收入。(每点2分,答对五点即满分。)

【解析】(1)材料反映的信息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二是农民人均纯收入也是逐年增加,三是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有增大趋势。

(2)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如何实现收入倍增目标,即要求回答实现收入增长的措施。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从经济生活角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组织答案,根本措施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稳步增长,增加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等。 21、企业: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生产适销对路的文化创意产品。理由:战略定位准确才能加快发展。②依靠科技创新,继承和发扬传统陶瓷工艺,培养创新型人才。理由: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③通过兼并重组,扩大优势陶瓷企业的规模。理由:价值规律的作用。 政府:①发挥陶瓷文化优势,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理由: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②大力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理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③加强宏观调控,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理由: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措施每条2分,理由每条3分,任答三条)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行为主体企业或政府,题目类型措施类、原因类。此类题目要针对材料信息筛选所用知识点,针对题中问题如果从企业角度,就可以转化成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关于企业的

经营和发展,教材有相关理论,针对材料进行有针对性使用,即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生产适销对路的文化创意产品。如果是政府角度,可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宏观调控两个方面进行解读,即发挥陶瓷文化优势,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考点:本题考查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家的宏观调控等知识

安徽省铜陵五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全科10套)安徽省铜陵五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政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xrua2r1ez3uh255c6he20sz532aec00ce8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