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化学平衡熵和Gibbs函数习题
一、判断
1、只有当化学反应的反应商Q=1时,该反应才能处于平衡状态。( ) 2、对有气体参与的可逆反应,压力的改变不一定会引起平衡移动。( ) 3、对没有气体参与的可逆反应,压力的改变不一定会引起平衡移动。( ) 4、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标准平衡常数一定不改变。( ) 5、减少反应生成物的量,反应必定向正方向进行。( )
二、单选题
1、在一定条件下,反应A(g)+B(g)C(g)的K=10-10。当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时,( )。 (A)相同物质的量的A、B、C气体混合,平衡后,气体C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加; (B)由于反应逆向进行,气体C不存在;
(C)由于反应具有可逆性,在一定条件下气体混合物中,A、B、C物质的量一定能相等; (D)由于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很小,A、B、C气体平衡混合物中,C的物质的量相对较小。 2、已知298K时,反应Ag2O(s)→2Ag(s)+
1-1
O2(g)的△rS?m=66.7J·mol-1·K, 2-1
△fH? (AgO,s)=-31.1kJ·mol,则Ag2O的最低分解温度约为( )。 2m(A)740K; (B)466K; (C)233K; (D)194K。
3、1molA2和1molB2,在某温度下,于1L容器中建立下列平衡:A2(g)+B2(g)则系统中( )。
(A)c(AB)=2mol·L-1; (B)一定是c(AB)=c(A2); (C)c(A2) 2AB(g), 4、已知反应FeO(s)+C(s)→CO(g)+Fe(s)的△rH>0,△rS>0,(设△rH、△rS不随温度改变而改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态、低温下反应可自发进行,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 (B)标准态、高温下反应可自发进行,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 (C)标准态、任何温度下反应均不能自发进行; (D)标准态、任何温度下反应均能自发进行。 5、某温度下,在溶液中发生可逆反应:A(aq)+2B(aq)2C(aq),K=0.10,则当反应开始时c(A)=1.0mol·L-1,c(B)=0.50mol·L-1,c(C)=0.5mol·L-1,则达到平衡后( )。 (A)c(A)、c(B)增大,c(C)减小; (B)c(A)、c(C)减小,c(B)不变; (C)c(A)减小,c(B)、c(C)增大; (D)c(A)、c(B)、c(C)不变。 三、填空题 1、温度一定时,反应C(s)+2N2O(g)CO2(g)+2N2(g)的标准平衡常数K=4.0;则反应2C(s)+4N2O(g)2CO2(g)+4N2(g)的K=____________; 反应CO2(g)+2N2(g)C(s)+2N2O(g)的K=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反应的标准熵变(用<或>填空)。 2NaOH(s)+CO2(g)→Na2CO3(s)+H2O(l),△rS__________0; CaCO3(s)+2H+(aq)→Ca2+(aq)+H2O(l)+CO2(g),△rS__________0。 3、298K时,NaCl(s)的溶解度为36.2g/(100gH2O),在1.0L水中加入10.0gNaCl(s),则此溶解过程的△rSm________0,△rGm________0。 4、对某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化学反应,改变某一反应物的浓度,K__________,平衡 __________;改变温度,K__________,平衡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已知反应:SbCl3(g)+Cl2(g)SbCl5(g),在298K时,△fG(SbCl5,g)=-334.3kJ·mol-1,△fG(SbCl3,g)=-301.1kJ·mol-1。 (1)计算298K时该反应的K; (2)同温下;在1.0L容器中,n(SbCl3)=n(Cl2)=0.10mol,n(SbCl5)=2.00mol时,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2、在10.0L容器中,含有H2、I2和HI的混合气体。在698K时反应:H2(g)+I2(g)2HI(g)达到平衡,系统中有0.10molH2、0.10molI2和0.74molHI。若保持温度不变,再向容器中加入0.50molHI,重新达到平衡时H2、I2和HI的分压各是多少? 答案: 一、1、× 2、√ 3、× 4、× 5、√ 二、1、D 2、B 3、D 4、B 5、A 三、1、16;1/4 。 2、<,> 。 3、>;< 。 4、不 变; 移 动; 变 化; 移 动 。 四、1 解:SbCl3 (g) + Cl2 (g) 2.0 mol RT3 SbCl5 (g) (1) △rG= [-334.3 - (-301.0)] kJ·mol-1 = -33.3 kJ·mol-1 ln K ??33.3?10= 8.314?298 K= 6.87 ×105 Vp? (2) Q = 10 mol RT)2(0.?Vp2.0?1.0?1002 = (0.10)?8.314?298 = 8.1 < K 所 以 反 应 向 右 进 行。 2HI (g) 2 解: H2 (g) + I2 (g) 平 衡 (1) n / mol: 0.10 0.10 0.74 平 衡 (2) n / mol: 0.10 + x 0.10 + x 0.74 + 0.50 - x n(HI)RT2)Vp?n(H2)n(I2)(RT?)2VpK= ((0.74)2(.124-x)2(0.10)2 = (0.10?x)2 x = 0.078 (0.10+0.078)molp (H2 ) = p (I2 ) = ×8.314 J·K-1·mol-1 ×698 K 10.0L = 1.0 ×102 kPa (1.24-0.078)molp (HI) = ×8.314 J·K-1·mol-1 ×698 K 10.0L = 6.7 ×102 kP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