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心肌损伤指标动态监测在AMI再灌注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8 17:07:2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心肌损伤指标动态监测在AMI再灌注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刘长凯 杨 平 方机成

【摘 要】摘要 目的 探讨心肌损伤指标动态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87例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2 h内ST段抬高型AMI患者,根据患者均予以再灌注治疗,对于患者再灌注前、治疗后2 h、6 h、12 h、24 h、36 h、48 h、3 d、7 d等进行心肌损伤标志物动态检测,包括蛋白肽类标志物人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cTn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时检测酶学类标志物,包括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谷草转氨酶(AST)水平。结果AMI患者再灌注前各指标含量明显升高,显著高于治疗后7 d,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蛋白肽类标志物MYO、cTnl、hs-CRP再灌注治疗24 h内升高幅度均显著高于酶学类标志物CK-MB、LDH、AST,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的心肌损伤指标在不同治疗之间达到峰值不一,其中MYO、cTnl在治疗12~24 h即可到达峰值,hs-CRP、CK-MB在治疗24~36 h到达峰值,LDH峰值在治疗48 h~3 d,AST为治疗后36~48 h。结论 蛋白肽类标志物和酶学类标志物均可作为急性AMI患者再灌注治疗的病情监测指标,其中蛋白肽类标志物更快速,有效反应病情变化,临床可采用多种心肌监测指标观察疾病进展。 【期刊名称】哈尔滨医药 【年(卷),期】2017(037)005 【总页数】2

【关键词】关键词 心肌损伤指标;AMI再灌注损伤;动态监测

急性心肌梗死(AMI)因机体冠脉闭塞,血流中断,导致该处血管供应的心肌

心肌损伤指标动态监测在AMI再灌注治疗中的应用价值.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y9q18vslx47le14lopx1jxus0hl5300vsy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