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系统角度,种系或动物演化过程的研究,广义的发展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 个体研究,个体的胚胎期开始一直到衰老死亡的全过程,个体心理如何从低级水平向高级水平变化发展的。
一.描述儿童发展的普遍行为模式 行为模式
个体在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现实的心理发展水平,既包括外显的行为特征又包括内隐的心理特征。 真正的心理发展模式
能反映生活在各种社会文化背景下儿童共同具有的发展过程。儿童的动作发展模式,语言获得模式,皮亚杰所描述的儿童思维发展模式,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
动作的发展遵循以下三个规律
从上到下:头部——躯干——脚,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 由远及近: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部位,动作发展越快
由粗到细:先学会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逐渐学会小肌肉的精细动作。
二.测量和解释个别差异
气质特点可以通过母亲的观察与感受,气质量表来加以评估。 智力测验
三.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机制的依据是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思维机制在本质上是有差别的。 感知动作阶段:思维离不开动作的参与,动作是思维的来源与过程 前运算阶段: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转化
具体运算阶段:获得了守恒的概念,具备了运算的性质,但对象只能停留在具体的对象 形式运算阶段:可摆脱具体的事物而进行抽象运演。
四.探究不同的外在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决定心理发展的因素是遗传与环境
遗传的作用在孩子出生时已经充分体现了
环境则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不断地施加影响看,其中几个影响最大的因素:
家庭:父母的养育方式,文化水平与职业状况,父母个性,亲子关系质量,家庭类型,物质生活条件(主要影响的因素)
学校: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班级凝聚力,教师的教学与管理方式
社区环境:邻里关系,社区文化娱乐设施,独生子女家庭,寄宿制,网络化社会。
五.提出帮助与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是为了帮助儿童顺利地度过每个发展阶段,帮助儿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或暂时的障碍。 儿童发展心理学则是从“纵剖面”研究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的序列特征。
第二节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形成
一. 西方早期的儿童观
古罗马社会:未来的公民,接受成人式的任务训练 旧约全书:被剥夺权利的,邪恶的人,需要严加管教 新约全书:天生是无罪的,是善良的。
文艺复兴活动:尊重保护儿童的却是明显。把儿童作为有个性的人来了解和抚爱。
二. 科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 自然主义教育运动的影响 进化论的影响
第三节 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活动不断得以改造,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是一个体现在个体内部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从开始到到成熟体现为
一是反映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演变
二是反映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转变 三是从认识客体的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演变 四是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演变。
连续性与阶段性
强调发展是由外部环境所决定的,认定发展只有量的积累即连续性的。行为主义者 强调发展主要由内部成熟或遗传所决定的,认为发展是有阶段的。皮亚杰,弗洛依德
方向性与不可逆性
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
不平衡性
第一个加速发展期:幼儿期 第二个加速发展期:青春期
然后平稳发展,倒了老年期开始下降
个别差异
关键期 基本特征: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此时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的更好发展。 语言习得关键期来自三方面:
儿童早期语言被剥夺,严重影响其语言行为 脑损伤与语言恢复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来自于第二语言学习的研究
发展的年龄特征
个体的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在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心理特征。
第四节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心理研究要达到以下目的: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应用
观察法
优点:被观察者的行为反应真实自然,研究者的操作简便易行。 缺点:容易受观察者能力和其他心理因素影响
有助于了解事实现象,而不能解释因果关系,同时不能主动控制心理行为的发生。
调查法
收集研究对象相关资料,对样本分析研究来推论总体情况 问卷调查,访谈调查
测验法
标准化题目,规定的程序,对个体心理的某一方面进行测量,结果与常模作出比较。 可靠性取决于测验本身的科学性以及测验者运用测验工具的规范性及其解释。
评估法
了解被评估者的发展现状,以及对将来发展进行预测(陌生情境测验)
临床法
自然主义的观察,测验和精神病学的临床诊断法的合并,包括对儿童的观察,谈话与实物操作。
心理生理学
认知情感反应的生理基础,生理过程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第五节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常用研究设计
相关设计
实验设计
横断设计
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规律或特点的研究设计
优点:短时间内收集到较多资料,有助于描述心理发展的趋势与规律,设计成本低 缺点:不能研究个体的发展趋势,年龄差异因受到世代效应而受到曲解(摇滚乐)
纵向设计
研究者对同组的被试在不同的年龄进行重复的研究 优点:可以对发展中和和早晚期的事件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中存在的共同模式和个体差异进行研究
缺点:与年龄有关的变化可能因为被试的流失和应试智慧,以及世代效应而遭到曲解
纵向时序设计
研究者选择两个或多个在不同年龄出生的被试群体,在他们不同年龄予以重复研究 优点:进行纵向研究和横断设计方面的比较,能够揭示世代效应的存在 缺点:可能存在纵向与横向的相同问题
微观发生设计
给儿童呈现一项新任务,并在一连串时间隔紧密的时间段中观察儿童从开始学习到稳定掌握该任务的情况。(错误理解晚于抑制技能) 优点:解释发展的特定过程与机制
缺点:被试转变所需要的时间难以预料,练习效应
跨文化研究
研究不同社会文化环境的人们的心理过程和特点有何异同,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 通过对样本的考察来对普遍结果进行推断,那样本是否具有足够的代表性 三种文化等值:
机能等值 对同一问题作出反应时产生的行为表现出基本相同的心理机制 概念等值 不同文化背景下个体对特定刺激物的意义有共同理解 测量等值 心理测量方式具有可比性。
青少年的狂飙期问题
第六节 儿童发展心理研究中的伦理道德
避免伤害 知情同意 保护隐私 告知结果 有益处理
第二章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成熟势力说
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是按照基因规定的顺序有股则,有次序地进行的,通过基因来指导发展过程的机制定义为成熟,成熟推动个体发展的主要动力(双生子爬楼梯研究) 年龄为心理发展的主要参照物 三个重要观点
(1) 发展是遗传因素的主要产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