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平禹煤电公司白庙煤矿位于河南省禹州市西27km文殊镇境内,原为禹州市管辖
的地方国营煤矿,2004年3月被平煤集团兼并。矿井东距许昌市60km,南至平顶山市48km。本区交通方便,从禹州市有柏油路达文殊镇矿井通过5km的公路与文殊镇相连,北通登封、洛阳东经禹州市可达许昌,向南经神后镇可至郏县、平顶山等地。 另外有许昌禹州窄规铁路及平禹准规铁路为在区煤炭外运提高良好条件。 井田范围,白庙井田位于云盖山矿区的东北端,东西长2.24km南北宽2km面积4.9km2
北起二1煤层露头,南至下白谷断层,东以竹园沟断层和文殊断层为界,西北部云盖山断层以上部分以第123勘探线以西300m为界,云盖山断层以下部分以第123勘探线以东275m为界。
第二章 地 层
4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本井田属于云盖山煤田一部分,通过1/5000地质填图和钻探揭露的地层从老到新分述如下:
寒武系(∈)
分布云盖山井田北侧,构成二叠系含煤地层的沉积基底。精查阶段,少数水文地质钻孔控制该 层30-50m。多数钻孔至即停钻,仅水源详勘基准孔19-1揭露寒武地层达500m以上,据此配合地表工作对其划分如下:
(一) 中寒武统(∈2) 1、毛庄组(∈2m)
下部紫色和绿色泥岩夹薄层状浅灰色泥岩,上部为中厚层状鲕状灰岩间夹薄层状暗紫色泥岩和浅灰色薄层状灰岩互层。厚度揭露不全,大于57m,产三叶虫,馒头裸壳虫。
2、徐庄组(∈2X)
下部为紫色砂质泥岩夹粉砂岩及透镜状灰岩,与下部地层整合接触。上部为灰,深灰色厚层条带状灰岩,间夹绿色泥岩,鲕状灰岩,致密灰岩及含海绿石砂岩全厚139.60m,有河南盾壳虫,小东北虫,登封虫,毛孔野生虫,圆货贝。
3、张夏组(∈2zh)
下部为粗鲕状亮晶灰岩,生物碎屑---砾屑灰岩,富含腕足,棘皮,软舌螺三叶虫动物化石碎片。往下泥质条带增多,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角。上部为细鲕状细晶灰岩,变鲕微晶微岩,镜下可见团球粒变余残影,厚岩可能为鲕粒亮晶灰岩,全组厚度171m。 (二)上寒武统崮山组(∈3g)
岩性为灰白色中厚层状白云质灰岩,具有不明显鲕状结构,顶部风化后呈灰黑色为其特征,厚115.40m,这一个存在与否有争议的地层,暂予保留,有待进一步确定。 (三)上石炭统太厚组(C3t)
底界以铝土层与下伏上寒武统崮山组白云质炭岩呈平行假整合接角,上界止于本组L11灰岩顶面或L11灰岩之上的海相泥岩顶面。厚44.2—101.60m,平均64.05m。本组由一套含煤层的砂岩,泥岩和灰岩组成,称为一段煤。共含灰岩11层,常见者8层;含水量煤10余层,多为薄煤层或煤线;仅一4煤偶尔达到可采厚度。绝大多当选情况下,灰岩构造煤层的顶板,岩性均为生物碎屑灰岩。该组按岩性组合分为四段。
1) 底部铝土泥岩段:浅灰色,灰色铝土泥岩。下部含赤铁矿,为紫红色,局部夹砂质泥岩及不稳定煤线和灰岩透镜体,中部大都具豆状,鲕状结构,富含黄铁矿,
5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上部为致密块状。全段厚2.17-29.38m平均7.37m。此段局部硫铁矿富集,价值不大,铝土泥岩品位较差,仅在地表附近品位较高,系风化富集所致。
2) 下部灰岩段:由L1-L4深灰色生物碎屑灰岩,砂泥岩和五层薄煤层组成。该层厚度7.28-36.15m,平均18.72m。L1灰岩底部及顶部有薄层灰岩,砾径3-4mm;L2灰岩顶部有一层厚0.3-0.5m的硅质海绵岩,灰岩中含较多燧石结构;L3灰岩直接在一
4
煤之上;L4灰岩不稳定,局部相变为黑色泥岩。一2、一3、一4、一5煤层较稳定,其中仅一4煤层稍厚,偶尔可采。灰岩中化石以蜒科为主珊瑚,腕足类、海百合、苔藓虫、有孔虫次之。
3) 中部砂泥岩段:由灰色——深灰色砂质泥岩,中粒砂岩,两三层不稳定生物碎屑灰岩L5-L7及3-4层不稳定薄煤层组成。该段厚14.58-32.84m,平均22.56m。砂岩中含许多白云母碎片,砂质岩中常含水量有较完整的植物化石。
4) 上部灰岩段:由深灰色生物碎屑泥晶灰岩,泥晶灰岩,砂质泥岩,细粒石英砂岩及2-3层不稳定薄煤层组成,厚度5.26-25.59m,平均15.40m。L8、L9灰岩常不稳定,局部相变为砂质泥岩。
在白庙井田123-125勘探线附近1Km地段内,上部灰岩被中粒石英砂岩替代,硅质钙质胶结,底部粗粒并含石英细砾石。
三、二叠系(P) (1)下统(P1) 2)山西组(P11)
主要由浅灰色、深灰色—中粒石英碎屑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和煤层组成,称为二煤段。含煤2-4层,其中二1煤层为本区主要可采煤层,厚0-10m,平均5.56m。二2煤层不稳定,偶尔达到可采厚度。根据含煤特征本组可分为:黄煤段、大占砂眼段及香炭段。香炭段顶部泥岩具有紫斑和鲕状结构,俗称小紫。全组厚度64-88.70m,平均80.25m。
2)下石河子组( p1-2)
根据岩性组合和含煤特征分为三、四、五煤段。
a 三煤段:主要岩性为浅灰色、灰绿色,细-中粒石英砂岩、粉沙岩、泥岩及煤层组成。含煤12层,其中三9煤局部可采,其他均为薄煤层或炭质泥岩
以 三2、三11、三
14煤层的层位较稳定。由井田东北至南煤层层位增多,底界砂
锅窑砂岩为中-粗粒长石岩屑石英砂岩,石英砂岩。其上为大紫泥岩段。此段顶部泥岩
6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大多可见紫斑,以此与其他煤段相区别。本段厚度96-160.60m,平均127.50m
b 四煤段:由灰色、深灰色砂质泥岩 、粉沙岩和灰白色-细粒石英砂岩和煤层组成。含煤约9层,其中四4煤层偶尔达到可采厚度。本段底部紫斑,普遍含鲕粒。顶界至于K6砂岩底, 厚度79.90-105.35m,平均93m。
c 五煤段:由灰色、深灰色砂质泥岩、泥岩和浅灰色细中粒长石石英岩屑 岩屑石英砂岩和煤层组成。含煤1-2层,其中五2煤层较发育,本区120线以西大部分可采,以东至白庙井田变为炭质泥岩以至尖灭,层位比较稳定。该煤段上下部泥岩较多,常见紫斑,普遍含鲕粒。本段厚度70.4-109.4m,平均87.24m。
2)上统(P2) 上石河子组(p2-1)
根据岩性组合和含煤特征分为六、七、八煤段。
a 六煤段:由灰色、深灰色砂质泥岩和浅灰色长石岩屑石英砂岩和煤层组成,含煤6层,一般常见六2、六3、六4、煤,其中六4煤层较发育,在白庙井田以东局部可采,本段底部的大部分砂质泥岩具有紫斑和鲕粒结构。底界K8沙岩,顶界至于六、七煤段的分界砂岩。本段厚度62.4-19.7m,平均39m。
b 七煤段:由灰色细——粗粒长石岩屑砂岩、长石岩屑石英砂岩和深灰色、灰色砂质泥岩及煤层组成。含煤六层,大部分为炭质泥岩,常见七5、七3煤层。顶界大都发育紫斑泥岩 ,局部含鲕粒。本段含10余层硅质泥岩,七5、七3煤附近的硅质泥岩较高,含有大量硅质海绵骨针,又称海绵岩。本段厚度为59.40——89.00m,平均69.30m.
c 八煤段:由灰色、深灰色砂质泥岩和灰色、绿色细——中粒岩屑石英砂岩、粉砂岩及极不稳定的2-5层薄煤层组成。该煤段多处具紫斑,局部含鲕粒。底部大风口沙岩灰色、绿色细-粗粒岩屑长石石英砂岩,泥岩胶结,较疏松,具断续波状层理,大型板状交错层理,大部分含砾,岩性和厚度稳定性差。本段厚度为76.8m-119m,平均97m。
上石子组总厚度198.59-293.59m,平均245.24m。 石千峰组(P22 )
a 石千峰一段(平顶山砂岩段P22-1 ):分布在云盖山、牛头岭、跑马岭山顶及东南坡,因岩性坚硬,风化后形成独特的单面山地貌形态。岩性浅灰色-灰色,
略呈肉红色,中粗-巨粒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间夹细纱岩,砂质泥岩薄层,
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