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2:06:1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6.3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6.3.3 设计计算步骤⑼.溢流口计算在天沟末端山墙上设溢流口,溢流口宽取0.35m,堰上水头取0.15m,溢流口排水量Qy?mb2gh323?385?0.352?9.81?0.152?34.67?L/S?溢流口排水量大于雨水设计流量,即使雨水斗和雨落水管被全部堵塞,也能满足溢流要求,不会造成屋面水淹现象。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6.3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6.3.3 设计计算步骤3. 重力流和重力半有压流内排水系统重力流和重力半有压流内排水设计计算的内容包括选择布置雨水斗,布置并计算确定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出管和埋地管的管径。其中,合理选择雨水斗的规格,确定雨水斗的具体位置和数量十分重要。为了简化计算,迅速确定雨水斗的规格和数量,将雨水斗的最大允许泄流量换算成不同小时降雨厚度h5情况下最大允许汇水面积。由(6-2)式可得:3600F?Q?h5(6-18)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6.3.3 设计计算步骤径流系数ψ=0.9,将表6-1的雨水斗最大允许泄流量带入上式,可得雨水斗最大允许汇水面积表,见附录6-6。重力流和重力半有压流内排水系统具体的设计步骤为:

⑴根据建筑物内部墙、梁、柱的位置,屋面的构造和坡度划分为几个系统,确定立管的数量和位置;⑵根据各个系统的汇水面积,查附录6-6确定雨水斗的规格和数量;⑶确定连接管管径,连接管管径与雨水斗出水管管径相同。对于单斗系统,悬吊管、立管、排出横管的管径均与连接管管径相同;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6.3.3 设计计算步骤⑷计算悬吊管连接的各雨水斗流量之和,确定(重力流)或计算(重力有压流)水力坡度,查附录6-1或附录6-2,确定悬吊管的管径,悬吊管的管径宜保持不变。⑸计算立管连接的雨水斗泄流量之和,查立管最大允许泄流量表确定立管管径,当立管只连接一根悬吊管时,因立管管径不得小于悬吊管管径,所以立管管径与悬吊管管径相同。⑹排出管管径一般与立管管径相同,如果为了改善整个雨水排水系统的泄水能力,排出管也可以比立管放大1级管径。⑺计算埋地干管的设计排水量,确定(重力流)或计算(重力有压流)水力坡度,为保障排水通畅,埋地管坡度应不小于0.003,查附录6-3确定埋地横干管的管径。回到本章目录回到总目录

搜索更多关于: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 图文 的文档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yd0u18se55uqa87qs4i_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