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文言实词推断八法(DOC)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9 6:39:3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冯梦龙《古今谭概》)

理解: 弄璋 弄瓦 析:可以联系上下文,寻找有效信息:“我夫人有娠”(娠:怀孕);“果双生一男一女”;“璋也弄,瓦也弄” 弄璋:生男;弄瓦:生女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 学以致用:

解释加横线字词的意思

1.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 ( 欺骗 )

2.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 褒义,顽皮 ) 3、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 ( 武士 ) 4. 武帝伐齐,齐将独孤永业守金墉城,擒(韩擒虎)说下之。( 使……投降 ) 5.岁中旱,募人就功,厚与直,给其食。 ( 报酬 ) 6.民贫自鬻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 ( 卖身为奴 ) 选出划横线句子的正确翻译

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 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 ( )

A.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述他说:“这是一个狡猾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 B.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赞他说:“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 析:从“生而聪慧”“笃爱之”等词语可见“黠儿”为褒义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12新课标) ( )

淳熙二年,进起居郎。先是,察官阙,朝论多属燧,以未历县,遂除左司谏。 A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 属:托付 B.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 怀:衔恨。

C.就院易一员往漕闱 易:更换 D.察官阙,朝论多属燧 阙:失职。

析:根据文意“阙”在此处应当理解为:缺失,空缺 五.迁移联想法

(一) 课内迁移法

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如:

1.张苍罢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曰:“恐天下以吾私广国。” 析:联想: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可见“私”即“偏爱、偏私” 2. 岁凶,汝旁县多盗。 ( ) 析:《寡人之于国也》 “河内凶,移其民于河东”的“凶”为“庄稼收成不好,饥荒”可知其意. 高考链接

1、乃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11全国卷) ( )

析: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 秋毫:比喻细小的东西。译文:他于是杜绝交游,对各种馈赠,一点也不收受。 2、素与郭善,登门造访。(11年广东卷) ( )

析:素善留侯张良 《鸿门宴》 善: 友好、与… …交好 3.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 ) 析: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 适:出嫁。刚出嫁不久被休回娘家。 学以致用:

1.城之不拔者二耳。 ( ) 2.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 ( ) 析:拔:被攻取。其后秦伐赵,拔石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爽:差错。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诗·卫风·氓》

3. 齐人未附。 ( 附:归附。 ) 4.使老弱女子乘城。 ( ) 析:乘彼垝垣,以望复关。《诗·卫风·氓》乘:登上、驾车、乘船、凭借、计算、量词乘(shèng)

5. 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 嘱咐 )

(二) 成语联想法

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如:

1.赵奢之伦制其兵 类(不伦不类) 2.夫晋,何厌之有 餍 满足(贪得无厌) 3.使弈秋诲二人弈 教导(诲人不倦) 4.因遗策 沿袭(因循守旧) 高考链接:

1、 湖南之为邦,北枕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 (湖南卷)

析:日薄西山 薄:迫近。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答案:接近

2、 帝善其不挠,迁均司隶校尉。(全国卷I) 析:不屈不挠 挠 : 屈服。 学以致用:

① 孙膑期曰:暮见火举而齐发 ( ) ②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 ) ③ 登高而呼,声非加疾也 ( ) ④ 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 ) ⑤ 势拔五岳掩赤城 ( ) ⑥ 在官清恪,未尝闻私 ( ) ⑦ 吾亦望汝副其心 ( ) ⑧ 召医而尤其故 ( ) ⑨ 斯言虽小,可以喻大 ( ) ⑩ 今姑贷汝 ( ) ? 析:不期而遇 约定);(不速之客,招致,招引 );(疾风知劲草,强 );(求全责备,

寻求,寻找 );(出类拔萃,超出);(恪守不渝,谨慎而恭敬 );(名副其实,符合) ;(怨天尤人,责问);成语“家喻户晓”、“不言而喻”——明白,通晓;成语“严惩不贷”,——宽恕、饶恕。 六.合体拆分法

有些词在文言文中使用,在现代汉语中也使用,但词义已发生变化,有的扩大或缩小了,有的已发生了转移,翻译的时候就要使用拆分对译。针对古今异义词。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妻子”在这里就要拆分成“妻子儿女”。 迁移练习:

1、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 )

适当:恰好挡住

2、重法不用,而民自治 ( ) 自治:自然得太平

3、至于成立 ( ) 成立:成人自立

4、臣之辛苦 ( ) 辛苦:辛酸悲苦 七.通假推断法:

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根据通假音同或音近的原则,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来推断词义。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 通“背”,背叛 ) 2.风吹草低见牛羊 ( 通“现”,出现 ) 3.张良出,要项伯 ( 通“邀”,邀请 ) 学以致用:

1、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 (“顾”通“雇”,雇佣 ) 2、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翼”通“翌”,第二天) 3、昌宗从旁趣说(人名),使速言。 (“趣”通“促”,催促 ) 4、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环绕着。) 5、众皆伏泰之义 ( )

析:加点字“伏”,中学里虽没见过,但从各种关系来看,“伏”通“服”是顺理成章的。 八、代入检验法(还原法)

即将题目中的解释当作正确的用法,看它在句中和文中是否都通顺。

1、(全国卷Ⅱ)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季布匿(于)濮阳周氏。 匿:隐瞒 B.意季布匿其所。 意:料想 C.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 拜:授官。 D.诸将皆阿吕后意。 阿:迎合。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於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布匿濮阳周氏。”

A. 隐藏

2 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致能歌者 致:使…到来 B.徒行见公曰 徒:步行 C.兼于途而不能逮 逮:赶上

D.委之百姓 委:任命

“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重,唯夫子之令。”

答案:D 交给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湖南卷) ( )

A.而考亭先生尝病其俗 病:批评 B.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 拔:拔除 C.远绍绝学,流风未远 绍:继承 D.不又加于古人一等乎 加:超过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实词在文中意思的理解。注意语境代入法。“拔”解释为“拔除”

明显不通。联系成语“出类拔萃”,此处“拔”应是“超出”之义。势拔五岳掩赤城

小结:代入法运用于选择题中 总结:

实战演练 :阅读答题:

1.绩曰:“是固有罪,然皆饥羸病乏,不足胜杖,姑涅臂以戒,亦可已。”使者怒,欲并劾绩,绩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 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足胜杖,姑涅臂以戒 胜:能承受 B.绩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 夺:强迫 析: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鸿门宴》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陈情表》 夺:改变。选B。

2.然世未有见虎而不惧者……然曩余闻云安多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觝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

庶几:差不多 你认为这种解释正确吗? 析:结合上下文,寻找有效信息:“虎熟视久之,至以首觝触”“而儿痴,竟不知怪” “……其一惧”庶几:希望 3.薛潭学讴①

薛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释:①唱歌 析:穷:学尽 ; 尽:学完 ; 衢:大路;天下云集响应 (回声)声音; 浪遏飞舟,阻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认错,道歉;反:“返”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自己以为学完了,于是告辞离开。秦青没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那歌声使树木振动了,使空中的飞云停住了。 薛谭(听了后)便(向秦青)道歉并请求能回去(继续学习唱歌),一辈子不敢再说回去的事了。

温馨提示:

1、教材积累是前提

高考题中,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文言字词都出自于教材,复习好教材,就能为答好文言考题奠定基础。每当我们阅读课外文言选段时,要想到自己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类似这样的字词和句式,当然,还要再看一看情况是否相同。总之,教材是本,课外选文是末,所以说牢固的基础是很重要的,建议同学们把各册教材梳理一下,掌握课下注释中重点的实词虚词。

搜索更多关于: 文言实词推断八法(DOC) 的文档
文言实词推断八法(DOC).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yfkj8gk4220sz532alg3gznb0gsy200bo3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